你真的有为自己生活吗?

问问自己,多久没有好好吃顿饭了?多久没有好好看会书了?多久没有让自己静下心来了?

忙着忙着就忘记自己忙啥了,时间似乎安排得很满,这个充实是不是个假象?有想过吗?

你真的有为自己生活吗?

倾听自己的声音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写过一本书叫《去19号房间》。

书中的主角是一位妻子,过着看似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人人称羡

有一天,她和丈夫提出想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丈夫答应了。但好景不长,这个原来属于妻子的小房间,慢慢被孩子、亲人所侵占.......

后来,妻子只好瞒着丈夫在附近的酒店里又找了一个房间,即使简陋破旧,但她却觉得每天只要有几个小时能呆在这个19号房间里,就算什么也不干,都是一种幸福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位妻子奇怪,但你可以理解吗?

生活中,忙着照顾家人,讨好同事,迁就朋友,常常为别人着想,为家庭奉献,却忘记照顾自己的感受。每当有不同的意见出现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愿意配合、退让,不愿意为难对方。

可是,牺牲奉献,掏空自己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任劳任怨却成了替罪羊,付出却被视为理所当然,不断地加码提出更多要求,逐渐失去自我,疲惫不堪.......

你真的有为自己生活吗?

回到你身上,问问自己,是不是也经历着同样的问题?

你有多久没有拥有过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看书写字的下午茶时间了?你有多久没有属于自己一个人的自由时间了?你悉心照料身边所有人,那你好好照顾自己了吗?

其实,不仅在婚姻中,在任何一段人际关系里,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个“19号房间”,一个保持适当距离、疲惫时放空自己,独处时陈列心事的私人空间。

而这个“19号房间”,它可能是偶尔一次的小旅行,周末给自己的一天自由时间,也可以是带着小锁的日记本,又或者是社交平台上偷偷记录心事的文字。

留一个房间给自己,留一个房间给别人,更要留段合适的距离给彼此。

你忙着让别人快乐,也要记得让自己快乐。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别人的家人、别人的爱人,别人的朋友。

你真的有为自己生活吗?

允许自己能够拒绝别人,不需要隐忍退让

哈佛公开心理课《幸福课》里说:

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之前,你可能要先成为一个更“坏”的人,因为那更真实。同样在保持长久的亲密之间,你可能要先学会独立和分离。

因此,在保持舒服的距离感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拒绝。

敢于说不,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行使的权力。

生活中,为了避免制造尴尬和冲突,很多时候就算面对不喜欢的事情,也干脆什么都不说,默默承受下来,不敢拒绝。

可是,现实是,如果你害怕拒绝别人,伤害更深的反而是自己。

正如作家苏芩说的那样:“人情归人情,事情归事情。人情事情混为一谈的人,做不了大事情。”

任何人都免不了社交,但也要保持自己的尺度,站稳立场,允许自己可以拒绝别人,应该负责的一个都不逃,不应该自己做的一个都不扛。

不高估人性,也不委屈自己。

你真的有为自己生活吗?

时间精力可视化,你的善良要留给值得的人

生活中,遇到需要我们帮忙的事,我们常常这样想:

这应该花不了太多时间,顺手帮一下忙,应该还好吧!

辛苦一点,熬夜帮忙做一下,应该是可以忙完的吧!

多跑几趟腿,应该这件事就能帮忙搞定了吧。

于是,时间就这样东扣西减,变得破碎、零散,一天天下来,似乎都在忙别人的事情,难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最后自己的事情没有做到多少。

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心理咨询师杨嘉玲老师所著《心理界限》一书中提到一个“时间可视化”的方法值得大家参考。

顾名思义,就是做好时间管理,把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记下来,习惯性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反思自己使用时间的状况,慢慢把焦点收回自己身上,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更值得的地方。

你真的有为自己生活吗?

  • 方式1:记录时间账
  • 很多时候,人们总以为是自己在“过日子”,殊不知是在“被日子过”,好像每天都很忙,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做。

    时间账,就是做好每日计划,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和行程写下来,做好一件事就划掉或者打个勾,记录在手机备忘录或者笔记本上都可以。

    如果能坚持下来,甚至可以给自己制定周计划和月计划,明确自己每周、每天、每个小时如何使用,从而养成一个好习惯。

    你真的有为自己生活吗?


    方式2:时间管理四象限

    有了具体的时间数据之后,可以按照紧急度和重要性,区分为四个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

    你真的有为自己生活吗?

    事情很多的时候,我们常常像无头苍蝇一样,即使你认为已经尽心尽力,但仍然瞎忙一场。

    按照轻重缓急决定自己的处理方式之后,效率更高,也更方便。

  • 方式3:情绪日记
  • 写作这件事现在被我们过度解读了,很多人认为是作家的事情。其实写作没有那么复杂。

    《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一书中,就提到一个观点:其实写作可以帮助梳理自己的想法,更好的看清自己,写作过程中情绪也会慢慢平复下来,最后得以疗愈。

    所以,不管是在社交平台还是笔记本,甚至是手机的备忘录,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抒发情绪的“日记本”。

    当你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时候,都可以把你的情绪和奇奇怪怪的想法、灵感通通写下来,不用写太多,也不需要太规矩,但一定要心里的真实想法。
    一个人文字的表达就是潜意识里的情绪,相信我,很多时候,你写着写着,气就会消了,或者写着写着自己就找到解决办法了。

    等过段时间,你再去翻看那些你用情绪填满的笔记时,你会回想到当时的场景,用更成熟的角度去看你的经历,你一定会觉得过去的自己是可爱的。

    你真的有为自己生活吗?

    时间、精力、情绪可视化,其实就是一个帮助理清自己的方式。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有多少时间和资源,知道自己真实需要的时候,他自然不会太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面对要求,有余力就多帮忙,没有的话,也不过度勉强自己。

    清楚地知道自己才是自己小宇宙的中心,自主控制每段感情的距离和付出。

    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方得始终。


    共勉,嘻嘻,小编也只做到了第三点:情绪日记,我们一起进步哈。记得在下方留下你们的看法,分享你们的感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