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公費醫療,diss看不起百萬醫療,沒毛病吧

問:你買過百萬醫療險了嗎?

答:單位有“公費醫療”,所以不用買。

體制內的朋友們已經可以這麼為所欲為嗎?

先說一個例子:一位朋友的岳父年輕時功勳卓著,所以現在的醫療待遇那是相當不錯,住高幹病房,除了年底那個月可能因為醫院醫保預算超支時不太容易住上院,其他時間的費用都是100%報銷的。

或許,這也是大家心目中的“公費醫療”待遇吧。

我有公費醫療,diss看不起百萬醫療,沒毛病吧

然而實際情況是,現在很多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公費醫療是分級別的,不同級別的待遇不一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公費醫療的含金量是沒那麼高的。

公費醫療對去哪看病、看什麼病、開什麼藥都有所限制,還有嚴格的轉診制度,並不像大家所想的啥都能報,而且很多單位現在也逐漸在向社保轉軌。

比如,有病了,需要先去指定的醫院看病,如果這個醫院看不好給你開轉診單,你才能去更高級別或者專業性更強的醫院看,如果拿不到轉診單,自己去非指定醫院看病,一毛錢都不給報銷。

一個朋友的牙不好,在指定醫院搞了幾次,都沒弄好,大夫說給他拔了,他又不想拔牙,然後按照規定又不能給開轉診,陷入死循環,最後無奈之下只能自費出去看。

我有公費醫療,diss看不起百萬醫療,沒毛病吧

而且現在持醫保卡看病都是直接結算,不用事後報銷,公費醫療還是需要先墊付再憑票報銷。貼票、審批、蓋章等等,等待的時間很長,手續也繁瑣。甚至很多朋友對這個也頗有微詞,說盼著單位快點公費醫療改醫保。

當然,也有一些老年朋友覺得公費醫療好,因為相比來說,有些老年人的基礎疾病、慢性病公費醫療報的多,開藥受限制少。

總的來說,公費醫療已經不是早年間的“頂級醫保”了,雖然整體待遇還不錯,但除非是“塔頂”部分,大部分人群面臨災難醫療支出時依然和醫保一樣,難以負擔全部費用支出。

我有公費醫療,diss看不起百萬醫療,沒毛病吧

所以,不管是有醫保還是有公費醫療,如果身體健康情況允許,商業醫療險真的是必要的!

百萬醫療險是為了一旦面對大額醫療支出所提前做的準備。

社保也好,公費醫療也好,面向的是最廣大民眾,解決的是基本的就醫需求。

我有公費醫療,diss看不起百萬醫療,沒毛病吧

而少數人群,得了大病、重病,或者想得到效果更好的治療,就要用到一些非社保基礎用藥、檢查,像用進口藥,用靶向藥,做昂貴的PET-CT檢查,進入ICU治療等。

癌症患者,第一次化療,基本都是先用一線藥物,然後再用二線藥物……,一線藥物基本都納入醫保,醫保報銷比例很高,但是如果一線藥物無法起效,後面的藥物就會越用越貴,社保報銷比例也會大幅降低,二者之間的自費差距是極大的,一次化療從自費兩三千到兩萬,可能只是隔了一個月。

我有公費醫療,diss看不起百萬醫療,沒毛病吧

這部分費用為啥不報,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價格實在是高昂,一個病人就會從所有人的社保費用蛋糕中切去一大塊。

錢是大家交的,國家的補貼福利也是希望覆蓋更多的人,所以為了公平起見,社保的覆蓋其實不能面面俱到。比如將靶向藥納入醫保,其實是有反對聲音的,認為過於昂貴有失公平。

所以,雖然百萬醫療險有一萬的免賠,使得絕大部分小病住院費用都不能得到報銷,或者報銷金額比較低,但正因為如此,才讓它敢保社保外的項目,比如進口藥品、自費藥品、自費檢查項目等,而且能做到價格實惠,小小投入換來萬一不幸時的大額保障。

不管是擁有新農合、居民醫保、職工社保還是公費醫療。如果從防範風險的角度出發,都應該將百萬醫療險納入到自己的家庭保障計劃中。

你說是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