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期為什麼感覺沒有人才呢?

天地玄黃日月盈


看過三國的朋友都知道,東漢末期天下動盪,劉備三次拜訪茅廬請來諸葛亮協助他。諸葛亮憑藉著自己的智謀,使得蜀國勢力與日俱增,和魏吳兩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當時蜀漢的實力很強,人才也是很多。但是到了蜀漢後期的時候,謀士以及武將紛紛凋零使得蜀國後期人才短缺,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折損了大量的人才,比如張南、馬良等人,而這些人都是劉備入川前後提拔起來的人才。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武將雖然沒有戰死,但是也都迫於形勢投靠了魏和吳。而蜀漢的新一代也都死的比較早,例如關興和張苞等人,都是英年早逝,而這些對於剛建立起來的蜀漢來說都是雪上加霜。

  第二,蜀漢內部的派系鬥爭也是非常的激烈,荊州派和益州派的矛盾由來很久,只要一方有抬頭的機會,另外的一方就會對其實行打壓。這些內部的鬥爭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還算有一個緩衝的餘地,但是諸葛亮一死,兩方的鬥爭就變的現象化了比如楊儀就先發難除掉了魏延,之後代表荊州幫的蔣琬又除掉了楊儀。之後的日子裡兩派明爭暗鬥就沒停止過,這就嚴重影響了蜀漢人才的發現和提拔,你有才,行啊,但是說不定哪天就被幫派鬥爭把你給弄死了。

  第三,蜀國位置偏遠,雖然處於天府之國,但是當時仍然是蠻夷之地,比起地處中原地區的魏國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就好像現在我們都去大城市發展而不去偏遠地區一樣。而魏國所處的北方,可以說是當時經濟非常高的一代,因此很多的人才都往北方一代發展。





迷人史


蜀漢滅亡時,人口九十四萬,官吏就有四萬多人,官吏佔比在魏蜀吳三國中是最高的,有如此龐大的官僚體系,應該說是有人才基礎的,不應該缺乏人才。

但給人的感覺的確是人才匱乏,無多少人可用。

這個局面,完全是諸葛亮一手造成的。在用人方面,諸葛亮比劉備遜色不少。



人才需要培養,需要給他機會鍛鍊。

諸葛亮只顧成就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名聲,嚴重限制了人才的使用和發揮,這是蜀漢後期人才嚴重不足的根本原因。


魏氏春秋曰:亮使至,問其寢食及其事之煩簡,不問戎事。使對曰:"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數升。"宣王曰:"亮將死矣。"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派遣使者到司馬懿營中,司馬懿不問軍事,只問諸葛亮的飲食及其政務的煩簡。

來使回覆道:“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的事,就親自處理,而且每天所食不過數升。”

司馬懿聽了以後,說:“諸葛亮快要死了。”

沒過多久,諸葛亮就病逝五丈原。




不可否認,諸葛亮做事認真,兢兢業業,但事必躬親,啥事都自己做,最後累死也就算了。

罰二十,有的理解為打二十杖,有解釋為罰二十斛,總之都是很小的罪過。

儘管一個益州牧被劉備弄成了帝國,但地盤還是那麼大。諸葛亮號為丞相,再不濟要處理的事遠比益州牧要多得多,就算再能幹,但不是這個套路吧。


別人也需要成就名聲,也需要實現自己的價值,也就需要機會。你諸葛亮啥事都自己做,不給別人機會,不僅不能培養人才,而且會產生牴觸情緒。


固執的堅持自己的用人理念,都說馬謖小子不行,特別是劉備還專門交代,但諸葛亮還是一意孤行,招致了街亭之敗。

這不僅僅是看人不準的問題,深層次來說,還是一個信任的問題。


用人的方法上也存在缺陷,楊儀與魏延一向不和,諸葛亮採取制衡的手段,控制使用,這沒有問題。

但一旦諸葛亮不在了,那就必然會出現火拼,魏延被殺,這也是蜀漢後期很大的事件,雖不是致命的,但也是相當嚴重的。


但就蜀漢的困窘而言,也不能完全由諸葛亮承擔這一切。

作為人臣,諸葛亮應該近乎完美,再強求什麼似乎不現實。

但諸葛亮不能放手,給更多的人才提供機會,這是最大的問題,其中的道理也沒必要過細的分析。


一個團隊,不僅僅是看領頭大哥能做多少事,而更應該看能把多少人才集聚起來發揮能量。



豹眼看歷史


第一培養機制問題。諸葛亮凡事事必躬親,導致蜀國嚴重缺乏獨當一面的內政高手和軍事將領。

第二蜀漢自己內部鬥爭問題。蜀國雖小,但內部矛盾相當激烈,外來勢力和本土勢力鬥爭從沒停止,導致益州本土勢力長期持不合作態度,人才的發掘愈加困難。

第三是諸葛亮凡事親躬,下屬得不到應有的經驗。當前期的人才老去後,後期的人才卻得不到培訓,自然就沒有人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