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補貼獲客落伍!頭條們將用戶變“員工”,拉新百萬卻獲利上億

如果你要問一個有若干年經驗的老運營人員,如何花錢獲客,他大概可以滔滔不絕地給你講一天時間,包括線上、線下的各種市場推廣方式,儘可能提高覆蓋面,重點客戶甚至可以內部協調資源,一家一家銷售地推,只要最終能達成目標。

他講的都是對的,也是很多人都會做的,是彈藥充足的正規軍打法。

純補貼獲客落伍!頭條們將用戶變“員工”,拉新百萬卻獲利上億

但當一個企業處於滿負荷的市場競爭、處於剛剛起步小米加步槍的階段、處於人才匱乏沒有牛逼銷售支持的境遇下,又該怎麼做呢?

獲客的兩個核心要素:成本和效率,從傳統意義角度是相互違背的。也就是說,要想短時間內快速獲得客戶,就要付出大量成本;沒有太多成本付出,獲客效率就不可能提高。運營人員如同武林高手,大家比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錢獲得最好的效果,但是武林裡如果突然出現一個掃地僧,跟所有人都不在一個段位,你運營花錢,人家運營獲客還能賺錢,這擂臺還能搭得起來麼?

這些邊獲客邊賺錢的神奇企業,到底是哪些位?

純補貼獲客落伍!頭條們將用戶變“員工”,拉新百萬卻獲利上億

掃地僧一:今日頭條

網傳今日頭條的估值已經達到750億美元,單從資本角度,跟已經上市的美團不相伯仲,也是國內前五的科技企業。

今日頭條成立於2012年3月,8月份出了第一款產品。當時BAT巨頭已經頗具規模,門戶網站還能縱橫江湖,移動平臺上UC、迅雷們也是虎踞龍盤,為啥突然跑出來一個做信息平臺的今日頭條?

純補貼獲客落伍!頭條們將用戶變“員工”,拉新百萬卻獲利上億

今天頭條有個親兄弟是叫“今日頭條極速版”,賬號可以互通。極速版邀請好友可以獲得少量現金,每天閱讀文章、觀看視頻、搜索名詞、看小說、玩小遊戲、好友互掃、走路、睡覺打卡等等一系列行為都可以價值化,可以獲得金幣,金幣與人民幣之間是有兌換比率的,大概是20000:1(樣本小可能有偏差)吧,當然你邀請的好友獲得金幣的同時你也可以獲得“邀請紅利”。可以提現麼?可以,提現設置為15元、30元兩檔。如果每天很努力停留在頭條上,同時邀請了一定數量的好友,大概可以每天獲得1-2元吧。抖音與抖音極速版也是同理。

純補貼獲客落伍!頭條們將用戶變“員工”,拉新百萬卻獲利上億

有人說,這麼無聊,每天這麼少的錢,誰去玩?

別急,這只是入門,我想大多數有些收入的人群都不會為了這1塊幾毛的小錢天天當一個舔狗。

在剛開始新鮮勁還沒有過的15天,反正時間也是花了,不如看看內容吧。

一看不得了,怎麼這麼多像自己一樣的普通人,在頭條上秀出自己的生活,播放量還這麼高,然後還月收入過萬?!當然也有一些深度的內容,但是對芸芸眾生來說,不同普通人的平凡生活遠遠比晦澀難懂的科學研究或商業管理更容易接受。

沒事,刷刷試試,一刷不得了,4個小時過去了。

除了一下午沒幹正事的愧疚外,你還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好像這錢我也能掙。

於是乎隨便錄了一個視頻放上去,可能有些流量,賺了小錢,很開心,繼續弄、換著花樣弄,越賺錢越開心。圖文閱讀量與人民幣的兌換比例約為10000:1(樣本小可能有偏差),視頻播放量與人民幣的兌換比例約為8000:1(樣本小可能有偏差)。也就是說你製作了一份視頻內容,為頭條帶來了8000個視頻播放量,也就意味著帶來8000個廣告曝光的機會,如果有1%的轉化,即80個點擊,產生的價值可以至少達到40元。然後這中間大概有一元錢可以給到你,其他錢歸屬於平臺。從廣告或者消費意義上講,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與一線城市的大學教授,資本價值差別真的不大,所以規則只要符合追求足夠多的用戶量就夠了。

純補貼獲客落伍!頭條們將用戶變“員工”,拉新百萬卻獲利上億

那麼平臺就巧妙地把如何獲得並留住用戶變成:我和用戶是朋友,我要做好工具和平臺激勵規則幫用戶掙錢,用戶掙到了錢,一定願意在平臺上多多停留,畢竟自己做的內容,如此獲得關注也是很爽的。如此正向循環。反正有廣告商掏廣告費,而投放廣告的企業,因為大範圍的曝光,還真有可能帶來不錯的營收機會。即使營收沒有上去,你敢不投麼?競對在投廣告,你只能防禦。

讀到這裡,我們終於明白了一句話:三流企業做生意,二流企業做事業,一流企業做規則。

信息創造價值,這句話不是白說的。


純補貼獲客落伍!頭條們將用戶變“員工”,拉新百萬卻獲利上億

掃地僧二:友邦保險

頭條的玩法,其實在傳統的保險行業早就被驗證和踐行過。其中玩的比較牛逼的就屬友邦保險。

一般保險招聘保險代理人,會給提供免費的培訓、師傅、辦公、洽談等等一切可能需要的商務場景,唯獨沒有基本薪資,但是極高的提成制度對於代理人誘惑極大,也會有相當一批願意從事保險行業的人前赴後繼。

但是,保險代理人的影響始終是有限的:

一是保險本質上就是一個信任生意,一個人的圈子終究是有限的,銷售理論一直告訴我們開拓一個新客戶的成本大概是維護一個老客戶的6倍;

二是之前十年保險代理人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雖然在不停提高,但依然不能所有民眾心平氣和接受的職業,綜合背景比較好的那批人不是輕易能夠觸碰到的;

三是民眾對於保險產品的接受,是一個逐漸的過程,同時也伴有僥倖心理,所以配置保險的行為充滿了隨機性,需要做大量、長時間的覆蓋才有可能轉化。

純補貼獲客落伍!頭條們將用戶變“員工”,拉新百萬卻獲利上億

大概在2015年前後,友邦保險為了大規模拓展在國內的份額,啟動了精英計劃,可以給一些教育或工作背景極好的從業者責任底薪(即需要達到對應業績),最高可達數萬元。

前面我講了代理人之困境,友邦為什麼還敢這麼明目張膽的砸錢去招募代理人?無底薪還可以理解,畢竟人員成本較低,責任底薪難道不是虧大了?

哈哈,高手始終是高手。

招募代理人難道真的是招募員工?其實是用招募的方法做大客戶銷售。

一旦一個背景還不錯的人當上代理人,他自己、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一定都會逐漸成為保險公司的客戶;同時因為他對自己要求較高,對產品比較瞭解,人品可能也不錯的,新拓展的朋友也越來越認可他,為保險公司帶看源源不斷的生意;他賺的錢越來越多,也會佈道拉團隊,拉的人也越來越多;以此正向循環。

掃地僧三:微商、安利

是不是似曾相識。你大概不知道的是,安利原名“美國之路”。

純補貼獲客落伍!頭條們將用戶變“員工”,拉新百萬卻獲利上億

純補貼獲客,抱歉,客戶永遠不會有忠誠度!一旦你的競對開始更大力度的補貼,客戶毫不猶豫地投入對方懷抱。強硬銷售更是無法成就一家偉大公司。

只有設計一套機制,讓你的客戶成為你生意的一份子,他們在其中付出地很辛苦但是獲得了收益,才肯為這個圈子持續賣命,精神也處於“付出就有回報”的道德高地,以此正向循環。

細思極恐!

想想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螻蟻感倍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