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忘了簡樸生活

我們忘了簡樸的生活。

什麼是簡樸的生活?40年前大夥皆自然而然都在過的,只是近二十年來一下子富出一絲假象,便霎時忘記了。

譬如家裡用空的玻璃瓶,洗淨,留著裝酸梅;或只是留著不丟,當和朋友同乘火車出遊時,你從袋中掏出此種有蓋的瓶罐,擱茶葉,倒熱水,便是一杯好茶矣。

喝過的茶葉渣,曬乾了,包入紗布,置冰箱,可除臭。亦可置衣櫥,除味又吸潮。更有放進枕頭裡的,據說可除煩助眠。至於茶葉水,洗碗盤亦能除油膩,可取代化學洗潔精。更了不起的是,以之擦拭塗上新油漆的門板、窗框等,可除去惱人的油漆味。

衣服穿舊了,取來縫縫補補。真破的嚴重了,將鈕釦除下備用,再將袖子、領子等各部分解。有些片面大而方正的,可縫成包飯盒的方巾;有些細長成條的,可多縫幾層,將之製成布袋的提手。有些質地柔軟如汗衫者,可製成嬰兒的床布。最不濟的,才取來做抹布用。

以上所說這些,不是談省錢秘訣,也不是談“簡樸的生活”,而是談生活本身。現在的人,不是不會過簡樸生活,而是不會生活。

把破舊衣服轉用成別物,不只是圖省錢,亦不是追求簡樸,實因它就是生活原就該是的情態。假如你真正在過日子,茶葉、空瓶空罐、紙張與破衣服,必然會呈現真實活用的狀況。

我們的問題,其實就是不會生活。

為了逃避生活,我們索性消費。桌上灑出幾滴水,堂倌會抽出幾張面紙擦拭它,而不是以抹布來擦。椅腳有些鬆動,我們不修它、釘它,而是想換一張新的。刀鈍了,竟然不磨,只想弄一把新的。鞋底有一點脫膠了,不去修鞋攤粘一下,卻道:“該換新鞋了吧。”

我們不會生活,故而發展出許多“交換”的價值法則。

就像花一點錢,使我們離開現下的不滿狀態;花一點錢,離開舊衣舊鞋包遮著的舊日之我;花一點錢,令我的家變新。君不見,現代人已成為最喜歡裝潢的人。

曾經聽過一則很高明的家事心得:極重的硬木櫃子,主婦無法搬得動,並將破舊未丟的託鞋,墊在櫃子的四隻腳下,如此來拖,便能移位,她也就可以打掃了。這個故事,和前述的例子一樣,說的是生活智慧,而不是省錢。

錢少了,固然苦惱,但若只是取錢來完成形式上的一種空泛人生,那麼,即使連柴米油鹽這種真實的切身感受也將得不到,豈不悲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