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直播“遍地開花”北京故宮首場直播流量破億

每日商報訊 從西華門進宮,路過武英殿,重溫智擒鰲拜的典故,再走幾步,就到了文華殿,殿前海棠成林,滿眼都是粉色花海……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市民肖雯體驗了一場特別的故宮探春之旅。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場旅行是在直播間進行的。

清明小長假期間,閉館72天的故宮博物院聯合多家網絡平臺開啟了“雲遊”模式。據瞭解,在4月5日上午首場直播中,僅央視新聞的短視頻賬號在線觀看人數已超過1億。通過直播鏡頭,網友在手機上就可以體驗三條不同的路線,探尋故宮的美好春日。而根據4月7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2020年清明節假日旅遊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清明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4325.4萬人次,同比減少61.4%;實現旅遊收入82.6億元,同比減少80.7%。

這個清明假期,除了出門踏春賞花,有不少消費者選擇宅在家裡“雲賞春”。

今年清明節不少景區不開放

部分消費者選擇宅在家裡“雲賞春”

報告顯示,隨著各地山嶽型景區、開放型景區、城市公園、郊野公園等室外旅遊場所的陸續開放,浙江、濟南、深圳、廣州等全國多地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有序開放。清明節前一週,攜程旅遊的國內門票銷量環比增長114%。黃山兩次啟動限流分遊措施,南嶽衡山等景區恢復到往年同期水準,周莊古鎮、千島湖景區遊客達到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

不過,受疫情等影響,今年清明節也有不少景區不開放,如北京的故宮、雍和宮、八大處、古北水鎮,上海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中心三大高樓觀光廳等。北京故宮今年第一次採用了線上直播的方式,供遊客“雲旅遊”。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今年2月開始,陸續有布達拉宮、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等幾十家國內著名景點景區和博物館舉辦了“雲遊”等直播活動,與消費者互動。

清明假期,部分視頻網站也加入景區直播方陣。比如優酷視頻開通“少出門!來雲旅遊看祖國大美風光”欄目,24小時直播各大景區動態。浙江烏鎮、南京玄武湖、張家界風光……網友們還可以投票,選出疫情結束後最想去的旅遊景點,北京黃花城水長城、杭州千島湖、安徽黃山、福建鼓浪嶼等景點榜上有名。

文旅直播“遍地開花”

最缺的或許還是內容

以“雲遊覽”“雲直播”為代表的數字文旅,為疫情期間艱難度日的文化旅遊業打開了一扇窗。

各大OTA平臺也紛紛在“雲”上刷起了存在感。近日,湖州市邀請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進行直播,預售當地酒店住宿,一小時在線銷售額高達2691萬元。同程藝龍文旅事業部則推出了“山河無恙直播節”活動。記者在微信小程序及快手直播平臺看到天目湖南山竹海、橫店影視城、淹城春秋樂園等熱門景區直播特惠活動。

雖然文旅直播“遍地開花”,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還是有許多故事可講。浙江光大明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曉風坦言,直播平臺現在最缺的還是內容。“疫情期間,我也‘雲刷館’了十來家,通觀下來,多數文博機構還是將常規的線下講解搬到了線上。有部分內容是大眾所熟知的,加上比較嚴肅和互動較少,有時候看著看著會失去耐性。”胡曉風同時也提出,與普通消費品相比,博物館、景區的文創內容豐富、故事多,這仍是潛在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