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應用項目(48):專業的質量品牌公共服務生態圈

信息技術應用項目(48):專業的質量品牌公共服務生態圈

完成單位:廣州賽寶認證中心服務有限公司

項目關鍵詞:質量·品牌·公共服務平臺

項目介紹:

該項目針對我國質量品牌服務能力弱、市場化不足,資源利用不充分等現狀,緊扣企業轉型升級目標和目前發展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和障礙,打造了一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先進質量品牌管理方法、創建質量品牌公共服務生態圈和質量品牌大數據庫等的“製造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平臺以先進的雲計算和大數據為支撐,以彙集全國質量品牌資源為重點,構建起服務全國和麵向所有工業企業的集成化、共享化服務平臺,為增強企業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能力,全面推進質量和品牌建設,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保障。平臺以創新、開放、專業、共享為建設理念,為中國質量品牌發展大業中的五種重要力量(政府、企業、從業人員、行業協會、服務機構)提供“質量品牌需求一站式解決方案”。

圍繞質量品牌公共服務平臺構建中的服務模式創新、服務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等關鍵點,通過開展模式研究、應用示範,優化質量品牌服務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服務能力、創新服務平臺運行機制、服務於各類用戶,引導和完善質量品牌領域的發展。

項目採用“服務生態圈”模式,與各相關方共同建設和運營平臺。平臺與質量品牌相關的各級政府部門、服務機構、協會、專家和企業等主體資源整合成為了一個互融互通的服務整體,通過統一的服務對接渠道、服務實施渠道和服務管理機制等方法,使眾多的機構和部門擁有統一的運作規則和靈活的分工方法,實現了質量品牌多機構間的有效整合。

平臺打破質量品牌服務線上線下壁壘,在互聯網平臺上為企業提供質量品牌培訓、評價與診斷、項目申報、改善與提升等一條完整的服務鏈條,統一了線上線下服務資源,實現了用戶移動碎片化學習、自我提升與能力鑑定、企業質量品牌管理水平自我評價和自我診斷等等功能。線上服務項目以眾包模式進行,服務機構和個人以威客的身份提供服務,通過網上評價和市場機制,實現線上服務機構的優化和迭代,使平臺自我造血,自我升級,自我優化。

1.技術創新

①填補國內空白,體系最完整、適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強的知識圖譜和人員能力測評系統

通過廣泛收集和研究我國曆年來的職稱資格考試大綱、資料,職業教育和大專院校專業設置和課程大綱等,以國家級質量人員資格評定製度研究項目為依託,結合質量管理專業的發展趨勢和質量工具和方法的應用狀況,確定了質量專業通用知識(A)+行業專業知識(B)的知識體系架構,並以電子和軟件行業質量專業人員為突破口,確定了應掌握的知識體系,並與崗位模型進行了對應的匹配,最終形成了以知識/崗位映射矩陣為展示形式的質量管理知識圖譜。該圖譜包含了質量管理通用知識及行業專業知識的1000餘個知識點,既是質量人員應掌握的知識架構,同時也是對人員能力進行評測的一套客觀標準。經行業專家評價,屬於國內首創。

②診斷系統——診斷針對性強、評價最客觀、系統:

目前平臺集成了3套質量管理成熟度診斷系統、1套品牌競爭力評價系統、1套雲端數據治理成熟度診斷系統、1套企業社會責任治理水平評測系統。6套系統均基於賽寶60餘年的技術研發和企業服務經驗,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屬於國內首創。各診斷系統在多維度評價的基礎上,使用客觀、可靠的行業對標數據進行比對,自動生成診斷報告。對標數據以大數據和行業調研方式獲取的行業平均水平及標杆水平進行設置,並可隨著企業診斷數據的增加智能化調整。

2.功能和模式創新:

是目前國內唯一專業化、功能和服務鏈最為完整的質量品牌需求一站式解決互聯網平臺,集合了國內規模最大、質量水平最高的服務資源和知識資源,打造國內首個基於O2O的質量品牌服務生態圈,以完整而高效的生態鏈模式持續為各類用戶提供精準、高效、優質的服務。

——來源:《2019年電子信息行業自主創新成果推廣目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