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卓越銀行有哪些特徵看農商銀行的轉型之路

從卓越銀行有哪些特徵看農商銀行的轉型之路

—— 導語 ——

當前世界商業發展紛繁複雜,想要在殘酷競爭中存活下來,每一家企業都必須練就一手獨門絕技。金融行業尤是如此,一些銀行曾盛極一時,但無法在多變的環境中保持良好勢頭,進而逐漸沉寂。反之,那些擁有核心競爭力並且能適應來自各方挑戰的銀行,才是真正的卓越銀行。

麥肯錫研究團隊通過對全球領先銀行市值與市盈率表現的跟蹤分析,總結了過去22年間,始終佔據世界前100強的銀行企業,其中包括美國合眾銀行、富國銀行、摩根大通、第一資本、聖保羅銀行、桑坦德銀行、澳聯邦銀行等。這些銀行企業始終走在變革的前列,緊跟不同時代的步伐,在同業機構中脫穎而出。

麥肯錫將這些銀行的成功總結為六大特徵,分別是:持續創造股東回報、具備清晰的願景和戰略佈局、注重風險管控和資產質量、關注員工滿意度和組織健康、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提升客戶體驗、具備良好的經營效率。

從卓越銀行有哪些特徵看農商銀行的轉型之路

—— 華益觀點 ——

從上述6大特徵來看,卓越銀行的特徵不外乎是戰略、業務、管理、風控四方面,但卻包羅了銀行業的方方面面,是支撐銀行發展的核心問題。中小銀行本就在弱肉強食的競爭市場中處於劣勢地位,因此在對標行業巨頭時,不應單純做業務模式的模仿,更應該在實踐中針對上述問題有明確的解決思路。

01 戰略佈局是導向

從實際來看,幾乎每家銀行都有自己的戰略定位和資源優勢,但困擾中小銀行最大的問題不是缺乏明確的願景,而是缺乏科學的定位;不是缺乏戰略導向,而是缺乏清晰的規劃;不是缺乏上層的決策,而是缺乏全體的共識。因此,中小銀行發展首要明確的就是要制定一個科學的、具有中長期規劃的、可以落實到日常工作內容的、能在全體參與者內部達成共識的戰略規劃。

卓越的銀行往往能基於自身清晰的戰略規劃及資源佈局,提升現有業務的市場份額與滲透度,建立起核心競爭優勢從而實現業績增長。他們通過前瞻性的戰略規劃與佈局,充分的發掘市場機會,有效對資源進行分配與投入,從而提升其優勢業務的市場份額及滲透度。同時,他們把五到十年的戰略目標分解到具體執行的條線部門和年度行動計劃,徹底將規劃落實到位。再者,還針對細分市場創新業務形式,建立起新業務領域的競爭基礎,並由此獲得長期收益及預期價值。

02 業務流量是核心

業務是銀行的核心內容,卓越的銀行不僅具有高水平的ROE(股東權益回報率),而且還保持了高效的經營效率。他們往往能聚焦客戶體驗,不斷提高業務服務水平;具備精準營銷體系,提高客戶挖掘及盈利能力;能夠結合新技術的發展以及銀行商業模式的重塑,不斷探索提升效率的路徑。

中小銀行要發揮靈活快捷的現實優勢,充分結合IT技術的運用,藉助大數據與高級分析,精準判斷客戶需求類型,提高銷售、服務效率,深挖客戶價值。利用雲技術,打造數字化的流程銀行業務,為銀行提供更低成本、高效率的財務和運營管理支持。不斷以客戶為中心,明確全方位改善客戶體驗的核心要務,維護經營屬於自己的客戶群體。

03 管理體系是基石

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企業的發展和人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卓越的銀行必然有一套行之有效、切合實際的管理體系,從員工培訓到幹部競選,從績效考核到薪酬框架,從法人治理到組織管控。而中小銀行常常因公司規模和資金實力的問題,導致部門間職責不清、員工發展體系不明、薪酬獎罰制度混亂。

一流的員工滿意度能夠帶來一流的客戶滿意度,並最終產生一流的股東價值回報。統計顯示,員工滿意度會從流動率、工作效率及團隊凝聚力三方面影響企業績效。中小銀行首先要有科學的綜合治理體系,各業務工作流程及傳導機制要明確,界定流程節點,落實崗位職責,明確制度約束。其次,通過人力資源日常流程梳理優化、員工日常正負向行為積分體系設計及員工職業生涯軌跡視圖設計,結合大數據分析,形成對員工的全生命週期管理。再者,建立以價值貢獻為導向的崗位、能力和業績三位一體的薪酬管理機制,激發隊伍內生動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積極性,充分發揮薪酬的激勵作用。

04 風險管控是命門

在宏觀經濟本就不利的背景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案件風險、股東風險、聲譽風險等多類風險相互疊加又給中小銀行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我國中小銀行又面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起步相對較晚,精細化程度不高,風險管理手段不科學的問題。而卓越銀行始終將風險管理嵌入到核心的業務決策環節中,確保業務增長與風險管控的平衡。

因此,要在預警機制、管理手段和風險預測等方面拿出有效解決辦法,通過梳理業務內核與對應程環節,藉助於流程銀行IT系統,形成合規庫、風險庫及流程庫管理規劃,最終形成風險自我優化機制。

總而言之,時代不斷在變化,把握時代動向,不斷變革、不斷轉型,是一家企業永葆生命力的重要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