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內鄉縣:“雲上”茶園致富忙

近日,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赤眉鎮貧困戶馬春英每天早上6點,腰掛採茶的小籮篼,穿梭在茶林間,手指翻飛中,片片新芽綠了小籮篼。這裡是朱陳村琴溪湖茶葉基地,層層疊疊的曲線裡,採茶人或聚或散,歡聲笑語喚醒了陽光。

“茶友們,現在給大家展示一下新鮮的‘雨前茶’,4萬根茶芽才能炒出一斤成品茶。”評茶員謝欣正在直播。

南陽市內鄉縣:“雲上”茶園致富忙

受疫情影響,如何才能讓茶香“飄”千里?“內鄉縣正積極引導各大茶葉基地加強線上銷售,微信、抖音、淘寶直播等全面開花。”該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薛榮志說,線上營銷不僅賣出更多茶,而且通過茶園直播把好山好水秀出來,有利於打響內鄉茶品牌。

“茶園春色‘雲上’見,方寸之間溢茶香。茶友們通過屏幕體驗採茶、製茶、購茶樂趣,品嚐到琴溪湖春天的味道。”基地負責人謝建鋒笑道,線上銷量遠超線下。

南陽市內鄉縣:“雲上”茶園致富忙

家門口務工的馬春英已採茶20多天,每天有100到120元的收入。目前,5000多畝茶園裡,200多名採茶工每日採茶忙,帶動了19戶67名貧困戶脫貧。

山,因茶而美;人,靠茶而富。一簸箕攤晾過的茶青倒入炒茶機,伴著隆隆聲,茶香四溢。在乍曲鎮雙堰村永青山茶葉種植基地,“網紅”脫貧戶鄭銀勝正直播炒制新茶。“一片葉改變俺的生活。2016年來基地務工,俺學會了採茶、炒茶的手藝,一年能掙一萬多元,2018年我光榮脫貧。現在是因茶致富奔小康。”鄭銀勝滿心喜悅地告訴網友。

南陽市內鄉縣:“雲上”茶園致富忙

在雙堰村人眼裡,最美不過這方山水。“山下蓄水,山上植綠,空氣好得很。一下雨,漫山遍野全是霧,像在仙境裡。”採茶人劉小慧正在直播採茶。

20世紀70年代,雙堰村引進茶樹開始試種,留存下來的老茶園面積達280餘畝。2012年以來,乍曲鎮招商的宛西茶業,經過數年努力,荒坡已是連綿茶園,面積達到6000餘畝。

近年來,內鄉縣緊緊圍繞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招引24家農業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流轉荒坡地栽茶,眼下,已發展4萬餘畝茶葉,近3萬人受益,貧困戶佔比近10%,實現了保護生態與農民增收共贏。(文/圖 樊迪 編輯 週年鈞 校對 嶽弘彬 審核 王小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