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異域作浮鷗:翁文灝的漫漫回國路

翁文灝(1889-1971),字永年,號泳霓、愨士,1956年加入民革,歷任民革第三屆中央委員,第四屆中央常委。

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兵臨南京城下,在隆隆的炮聲中,翁文灝前往上海,此後輾轉在臺灣、香港、法國等地,度過了近兩年的播遷生涯。他為何離去,又為何返回祖國呢?這一切都要從這個享譽世界的科學家從政說起。

翁文灝1889年 7月26日(清光緒十五年六月二十九)生於浙江鄞縣,是中國地質學的奠基人,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中國第一本《地質學》講義的編寫者、中國礦物學第本專著《中國礦產志略》的作者、中國第一張彩色中國地質測量圖的編制者、中國第一位考查地震災害並出版專著的作者之一、中國第一部《中國礦業紀要》的創辦者之一;也是中國科學社、中國工程師學會、中國地質學會等學術團體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擔任過國際地質學大會副主席,是民國時期中國最具國際影響的科學家之一。“九·一八事變”,為了保衛國家民族,翁文灝棄學從政,成為國民政府戰時經濟的最高負責人。戰前,他對國民政府的戰時經濟建設方針和經濟政策做出了一系列規劃。戰時,他組織建設大後方工礦企業,為堅持抗戰提供了可靠的物質支持。1949年,為實現國內和平努力奔走。國共和談破裂後他拒絕去臺灣,赴歐暫避。1951年3月迴歸祖國。

書生從政顯才華

不留異域作浮鷗:翁文灝的漫漫回國路

翁文灝出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正式踏入仕途

翁文灝於1908年留學比利時魯汶大學,獲地學博士學位。1912年回國後,在北京地質研究所任職,後兼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及地質調查所所長等職。翁文灝崇尚科學,對事認真負責,對人溫和厚道。翁的好友兼上級丁文江曾這樣評價他,翁是個性極強的人但主張溫和,是極明察的人但待人很厚道,是極清廉的人但處世很平易。

如果沒有抗日戰爭的影響,或許翁只是科學家。但時代的洪流把他和許多一樣愛國的知識分子捲入了進來。翁文灝曾說過,他原是一個毫無大志的小百姓,家裡省吃儉用,只想在自己範圍內盡一些力,做一些於自己興趣相合,於社會無害的小工作便算了。然而,現實並沒有按照翁文灝自己的期冀往下發展、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隊於東北發動柳條湖事變,正式開啟侵華戰爭的序幕。1932年春天,由蔣介石秘書錢昌照推薦,翁文灝作為若干專家學者之一,赴廬山為蔣介石講學。

翁文灝和蔣介石都是寧波人,他們一見如故。翁對蔣從地質學的角度,講中國的資源,講國家的建設。據錢士湘(錢昌照之子)回憶,蔣介石對翁文灝大意說:我要成立國防設計委員會,我兼委員長,你當秘書長行不行。翁文灝說,我在地質所有那麼些同事,他們生活和經費都很困難,你讓我來當官我心不忍。蔣介石說沒問題,給你五萬塊錢,給地質調查所五萬塊錢。翁不願做官,但蔣就一再請他務必來,最後他很勉強地來兼,而且說地質調查所所長的職務還不能辭,還做這個所長,兼南京這個國防設計委員會這個秘書長。

1934年春節,翁文灝從浙江武康境內調查開採石油一事,不料遭遇車禍,正是這件事讓翁文灝的人生髮生了巨大的逆轉。據張英(翁文灝外孫)回憶,蔣介石就找了很多好的醫生,包括派了德國專家和協和醫院最棒的大夫,去搶救他。因著車禍中蔣介石的救命之恩,此時,翁文灝決意從北平搬遷到南京,正式坐鎮資源委員會。

1935年10月,翁文灝擔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自此中斷了地質科學的研究工作。抗日戰爭期間,他任經濟部部長兼資源委員會主任委員、工礦調整處處長,主持廠礦內遷西南、西北恢復生產,並在贛、湘、川、貴、甘、陝等地開發礦藏、興辦工廠,為抗戰軍需和後方工業的發展作了大量工作。

翁出任南京政府行政院秘書長後,胡適特意將丁文江的遺詩:“紅黃樹草爭秋豔,碧綠琉璃照晚晴;為語麻姑橋下水,出山要比在山清。”抄錄給老友翁文灝,並表示:“絕對相信你們出山要比在山清”,但更希望翁文灝作一個敢於“面折廷爭的諍友諍臣”,“以賓師自處,遇事要敢言,不得已時以去就爭之”。

翁文灝憂心國家命運,鼓勵愛子英勇殺敵,做一名保家衛國的英雄。兒子犧牲後,翁文灝悲從中來。他賦詩一首寄慰英靈:“人生自古皆有死,死為邦家亦足榮。痛惜土兵少年志,能捐生命自豪英。傷心最切兆民苦,哀苦驚看大廈傾。兒已喪亡衛國土,千均重責史誰擎?”其憂國之情溢於言表。

願卜和平萬載長

翁文灝渴望國家長治久安。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表示願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消息傳來,翁文灝悲喜交集、感慨萬千,揮筆賦詩一首:“百戰關山意氣揚,同盟白馬徵扶桑。盧溝明月三更火,滬讀金戈八載霜。難得蝦夷終掃蕩,要收鴨綠入封疆。逢迎風浪今安定,願卜和平萬載長。”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之情。

1946年初,翁文灝厭倦了宦海浮沉的生涯,五次上書蔣介石,申明自己“原為對日抗戰而參加政府工作,自當為抗戰勝利而告退”,堅決請求辭去經濟部、資源委員會職務,欲往歐美遊歷,考察科學技術狀況。然而蔣介石捨不得這樣一位才華出眾而又忠於職守的能臣,雖然勉強同意他卸去經濟部部長、資源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職務,卻不許他辭去行政院副院長的職務。

1948年12月26日,《解放日報》,刊印了這樣一條消息,中共領導在陝北發表談話,列蔣介石等43人為頭等戰爭罪犯,其中翁文灝排第12位。蔣介石著手安排撤逃臺灣事宜,命令政府官員家眷先行撤退,翁文灝不得不將家小送往臺灣,而幾個兒子仍然留在大陸。此時的翁文灝內心徘徊不已。赴臺,他不願離去,留下,戰犯身份又令他有顧忌。

1949年1月14日,毛澤東發表的《關於時局的聲明》表示中國共產黨願意與國民黨政府舉行和談,以免國民生靈塗炭之苦。翁文灝受李宗仁之邀,任總統府秘書長,曾為國共和談辛勤奔走。他曾說“只要有利於國共和談,我什麼事都願意幹”。然而國民黨當局拒絕在和平協議上簽字。翁文灝的希望徹底破滅後,辭去總統府秘書長職務,準備赴臺。

不留異域作浮鷗

不留異域作浮鷗:翁文灝的漫漫回國路

歸國後的翁文灝

上海解放後第三天,陳毅視察資源委員會大樓,資委會的老員工趁機打聽消息,說錢昌照孫越崎現在都留在大陸了,翁文灝還在海外,有沒有回來的可能性。陳毅表示:“翁文灝是書生,不懂政治,即使他留在國內,我們也不會為難他。”不久,這些話就通過其子翁心源傳到了身在香港的翁文灝。

1949年8月10日,翁文灝在香港給翁心源的信中寫道:“我內心常記念內地,極想早有機會至滬上,與你們重行相見。我的希望是,第一步俟有安全旅行的機會,託人陪祖父與娘先返上海,託你們先為照看,以後我自身深盼亦能平安返國,做一個安定守法的人民。”表達了期盼返回祖國的想法。

這份表明心跡的來信經翁心源遞交有關部門。9月下旬,華東工業部部長汪道涵和副部長孫冶方告訴翁心源,中央指示:同意翁回國,回國時應發表聲明。10月25日翁心源抵達香港,將中央指示面告父親。翁文灝寫了兩份自白書,其中表示:“北伐告成。建立新政權又一機會。復因國民黨要員貪汙昏亂。自搖政局。以致失敗。此時共產黨偕民主團體。樹立人民政府,實行新民主主義以漸進於社會主義。精神振奮,生活樸實,實為民族前進宏開極大機會。餘原治學術,因對日抗戰而勉參中樞,誠意盼於國計民生有所貢獻。但迫於環境,實際結果輒違初願,因此屢求引退。追計從政時期因政界積習相因,動輒得咎,備嘗艱苦,且深愧悔。亦因此艱苦經驗,更深信非有徹底革新,不易實行改善。今幸得此改善之機會,凡屬中國人民皆有一體參加共同努力之任務。餘雖年逾六旬,亦當勉力追隨,不敢自外。至餘本身志願,本非從政之才,更無從政之願。以前求學範圍,地質之外,兼重地理。歷年經行所及涉獵尚多。甚願得有餘時,閱讀記錄,為此新時代之一良民。倘能如願,實所企盼。”

一份交孫越崎帶去,一份讓翁心源攜帶並和祖父和母親回大陸。為免被特務所害,翁自己先往法國巴黎暫避。

1949年12月21日,寓居巴黎的翁文灝又致函邵力子,表示想歸國做以平民。對新政權表示:“此時時局革新,政權轉變,所倡反封建、反官僚及反帝國主義各要義,按之過往事實,誠為對症發藥,深得要領。”並表示“生為華人,自應早歸本國。身少餘款,不宜久客他邦”的心願。

1950年4月,周恩來告知邵力子:中央允許翁文灝先行由瑞士轉蘇聯回國,回國後再商定發表聲明。邵力子4月29日寫信給翁,其中說:“可徑到北京,傾誠相談,再定稿發表。”

在法國的翁文灝正彷徨歧路之間。一面是大陸的親友勸其返國團聚,一面是臺灣和海外的朋友邀其赴臺、赴美。1950年6月初,翁文灝接到老朋友和老部下張茲闓自美國來函,告知已託張彭春為其聯繫在檀香山大學教書。10月,美國駐法國大使館秘書也登門拜訪,面邀翁文灝赴美。在此前後,美國雷諾公司也曾送來信函,約請翁文灝出任該公司顧問。美國地質調查所及美國礦業工程學會、美國機械工程學會也均致函翁文灝,邀他們這位名譽會員赴美,並稱將開大會歡迎。據說,當時在美國的胡適聽說翁文灝將赴美,高興地逢人便說:“翁先生來美,我定在紐約歡迎他。”不久,胡適得到消息:翁文灝已於朝鮮戰爭的炮火聲中返回了中國大陸。

1951年2月28日,翁文灝終於得飛抵香港,並於3月7日輾轉抵達北京,翁心源夫婦和孫越崎到車站迎接了翁文灝。

在京期間,翁文灝寫了一首《孤吟》詩,其中有兩句:“願以平民歸祖國,不留異域作浮鷗”。此前,翁文灝已託長子將老夫和妻子接到家裡,這首詩表達了其思念家國之情。

1954年12月,翁文灝寫的《尚在臺灣的人應快棄暗投明,響應解放臺灣》《宣告拒絕美國學術團體的名譽聯繫,以抗議美帝在臺灣的狂妄行為》在《人民日報》發表。經周總理提名,翁文灝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並在大會上發言講述“歸國的思想歷程”。會議期間,他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會見,毛主席與他握手說:“翁先生回來了,好啊,好啊。”

翁文灝回國後,積極投入到政協工作中去,表現出很強的議政能力,受到有關部門的好評。1956年2月,經邵力子推薦,翁文灝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並當選為中央委員,隨即被推選為中央常委。1956年,毛澤東主席在《論十大關係》中特意提及,像“翁文灝這樣有愛國心的國民黨軍政人員,我們應當繼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此後,翁文灝積極參加新中國建設,為社會主義事業和祖國統一大業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1971年1月27日翁文灝溘然長逝,享年82歲。遵照他的遺囑,家屬將其全部存款、財產和書籍捐獻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