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曹操寫下的"袞雪"二字,如何學到書法的矛盾關係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魏帝,名氣很大,但在書法方面他應當是一位高手,而歷史上卻很少留下了他的書法作品,唯一的一幅作品也就兩個字:"袞雪"。這兩個字現位於陝西褒河一塊大石上,是當年曹操在西征漢中時所寫,凡去那裡旅遊的人都能看到它的刻石原作。

對於書法來說,都要講究書法中的矛盾關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小、正側、方圓、粗細等各種各樣的筆法所帶來的字內的矛盾關係。就曹操所書的"袞雪"來說,這其中所蘊藏的矛盾關係,是人們學習書法最好的教材。

通過曹操寫下的

點畫中的矛盾關係

書法中的點畫,不僅僅是橫平豎直的問題,它還要照顧點畫之間的書寫關係。"袞"字中的第一筆並沒有寫成傳統意義上的點,而是寫成了一個橫畫,與第二筆所橫畫形成了一個矛盾體,一長一短,一平正一側彎,筆筆中鋒,顯得渾厚飽滿。

下面兩個點的姿態也有矛盾關係,左邊的像是一個短圓點,起筆較右邊的位置較淺(位置是根據上面的橫線來判斷的),顯得小些,短線,而右邊的起筆在上面的橫畫更深的部分開始,這一個點更長些,就這兩個點來說,一短一長,一深一淺,表現出了曹操在把握和處理書寫矛盾關係時的能力。

通過曹操寫下的

再下面的一撇一捺,一長一短,一高一低,一曲一折,按照隸書的書寫標準來考察的話,也有一波三折的藝術性,從作品整體上來說,"袞"字靈動多變,主要是靠著這個字的這兩個筆畫的書寫來完成的,正好與"雪"字的沉穩、含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說"袞雪"二字之所以精彩絕倫,就是因為"袞"字寫得十分成功,這個成功的根源就在於作品中正確的矛盾關係處理得非常好。

通過曹操寫下的

"雪"字雖然是一個橫畫非常多的字,其中的橫畫多達6個之多,因為是樣書,照顧到將來在刻石時的難度,因此在書寫時將"雪"字中"雨"字頭中的四個點用了一個橫畫來代替,想必就是為了方便刻石簡單的原因吧。但第一個橫畫與這四個點的橫畫相比較,第一筆的橫畫厚重,第二筆的橫畫較輕並且稍短,在向背上,二者也成矛盾體,如此處理方顯書寫者的書法水平是相當高超的。

通過曹操寫下的

"雪"字中"雨"字頭兩邊的兩個豎畫也很講究,左邊的向外弓起,飽滿、粗重,右邊的並沒有處理成向外弓起,而是直接寫成了一個短豎,即使如此,兩邊的豎畫也有矛盾體,左邊沒有與上面的橫畫相連接,而右邊卻緊緊相連,使得它們是一個整體,不可拆散的。另外,"彐"字中三個橫畫的粗細也是有變化的,儘管它們在姿態上好像顯得都是一致的,但這是隸書的顯著特點,由於粗細的變化,這種姿態的相向性就被有所削弱了。

通過曹操寫下的

字形中的矛盾關係

"袞雪"二字之所以寫得十分精彩,這是由於它在字形上的矛盾關係所致,這個矛盾關係表現在二字的靈動與沉穩、輕盈與含蓄、俏巧與收斂上,"袞"字第一眼看上去是長方形的,儘管左右兩邊的撇與捺佔用了相當的位置,但總體上仍然是長方形的,這種處理非常高明,具體方法是採用了筆畫中的"細筆"來弱化了字形佔用的面積。

通過曹操寫下的

而"雪"字之所以沉穩、含蓄,就是因為它的橫畫較多,並且筆畫較粗,故而成為"正方形"的形態,與"袞"字的長方形正好形成了一個矛盾體,並沒有相統一的全為長方形或全為正方形,兩個字還有一個略低、一個略高的位置經營,這又是曹操書法作品的高超水平。

通過曹操寫下的

總之,從曹操所寫的這兩個字與書法意義綜合分析,它們中間包含了無盡的書法含義,蘊藏著書法藝術性的無數哲理,學習臨摹前人作品,這些矛盾關係都可以作為一種學習上的思維方法,如果在創作時,按著這種方法來思考、創作,都會收到不匪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