纓佩香之,囊作羅帶裳:香囊的歷史

《青玉案·元夕》中描寫盛裝麗人的有兩句:“寶馬雕車香滿路”,“笑語盈盈暗香去”,古代女子所過之處,往往有幽幽暗香隨風而來,而這瀰漫的香氣來源大部分便是香囊。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香球也叫荷包,用絲線纏成,多種香味濃烈中草藥細末裝入袋中。

商周時期:據《禮記•內則》記載:“男女未冠笄者,鹹盥、漱、櫛、縰、拂髦、總角、衿纓, 皆佩容臭。”東漢鄭玄注曰:“容臭,香物也。以纓佩之,為迫尊者,給小使也。”文意就是說未成年的男女在拜見父母長輩時需佩戴香囊以示敬意。

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這樣描述:“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其中的江籬、辟芷、秋蘭均為香草,佩在這裡既指香囊,也含佩帶之意。《廣韻平支》雲:“縭,婦人香纓,古者香纓以五彩絲為之,女子許嫁後系諸身,雲有系屬。”這種風俗是後世女子系香囊的淵源。

纓佩香之,囊作羅帶裳:香囊的歷史

南北朝時期:佩囊已成為一種制度,並出現了絲織物做成的荷囊,官員們身上佩帶荷包的主要功能是用來表示品級地位。《隋書·禮儀志六》記載著“(北朝)囊,二品以上金縷,三品金銀縷,四品銀縷,五品、六品彩縷,七、八、九品彩縷,獸爪。官無印綬者,並不合佩囊及爪。”

唐代: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佩戴香囊的習慣。且將放官印、魚符(龜符)的佩袋與裝細物的佩囊分開使用,而這也成了荷包存放珍貴佩飾物的契機。據《朝野僉載》記載:“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礪等袋,彩為魚形,結帛作之,取魚之象,強之兆也。”

宋代:“荷包”這一名稱,出現在宋代以後。《通俗編·服飾》說:“《能改齋漫錄》載劉偉明詩‘西清直寓荷為橐’,歐陽修啟以‘紫荷垂橐’對‘紅藥翻階’,皆讀之為芰荷之荷。今名小夾囊曰荷包,亦得綴袍外以見尊上,或者即因於紫荷?”這是將宋代紫荷疑為荷包。

纓佩香之,囊作羅帶裳:香囊的歷史

明朝:端午佩戴香囊不僅有避邪驅瘟之意,還有襟頭點綴之風。李夢陽《汴中元夕》詩云:“玉館朱城柳陌斜,宋京燈月散煙火,門外香車若流水,不知青鳥向誰家。”一輛輛馬車馳聘而過,留下陣陣薰香。

香囊的形態很多,香囊質地種類很多,古代香囊不僅有精美的絲製品,還有用金銀等貴重金屬精心打造的,一般製成圓形、方形、橢圓形等,頂端有便於懸掛的絲絛,下端繫有結出百結的繫繩絲線彩絛或珠寶流蘇,百結諧音百吉,蘊含著美好的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