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和“百無一用是書生”對嗎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和“百無一用是書生”都存在著片面性。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出自北宋著名的學者汪洙一篇影響廣泛的啟蒙讀物《神童詩》裡面的詩句。這句話本身就存在著爭議:

一,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當時封建統治者鼓勵讀書人博取功名的一句話,有貶低其他職業的意思。古代把老百姓被分為四民:“士農工商”,所謂的“士農工商”就是讀書的、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士”為“四民”之首,士就是專門讀書的,他們是官僚的預備隊。 要想獲得高的待遇以及榮譽,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

二,還有這樣一種意見就是認為這句詩的意思是:“若不善於學習,無論做任何事情,都不會做得好,只有善於讀書,加強學習,在前人的經驗和理論的指導下才能把事情做好。”即“唯有讀書才能將萬般下品變成上品”。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和“百無一用是書生”對嗎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第二種解釋,必竟這世上並不是每一個人一出生就是高高在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這世上有各類人:貧窮的、富有的、有文化的、沒文化的、有修養的、沒修養的……所以生出來的後代也是各類人,甚至還有的人出生就天生有殘疾。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必須通過讀書才能改變,因為只有通過讀書才能讓你擁有知識、掌握技能、視野開闊,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一條正確的路。古代比如:戰國的蘇秦,頭懸樑,錐刺股,成為合縱的政治家,最風光的時候是掛六國的相印;東漢的匡衡,鑿壁讀書,終於成為有名的學者;宋代的歐陽修,少年貧寒 ,發奮讀書後,中了科舉,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現代,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他原本家境貧寒,只能去給人家當學徒,他一邊當學徒一邊自學數學,後來在清華大學旁聽,以至後來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美國的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就一歲半時即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她在家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盲文,學習說話,通過自己不屈不撓的奮鬥,最後成了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是一句詩,出自出自於清朝詩人黃景仁的《雜感》,原詩是這樣: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黃景仁由於他自己懷才不遇,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不會做生意,也不會種莊稼,想要生存下去,那麼只能是去教書。所以作了這首詩。這隻能代表了他一個人,並不能以偏概全。五四運動不都是年輕的知識分子發動起來的嗎?當然這句詩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還是體現了它本來的意思的。特別是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人都知道,在那個年代,有文化的人被稱為“臭老九”,這是因為知識分子排在了“地、富、反、壞、右、叛徒、特務、走資派”之後的第九位,加上當時公認知識分子愛擺“臭架子”,所以就把知識分子稱為“臭老九”了。很多知識分子因為這個臭名受到了空前鎮壓,甚至丟到了性命。你看,在那個年代,書生不是最沒用嗎?

現在我們這個現代化的年代對“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和“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兩句話要正確的理解:認真而又努力的讀書,將萬般下品變成上品。文化大革命的歷史不會重演,不要誤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中華民族的文化需要知識分子傳承下去,高技術的產品需要知識分子去研究,綜合國力需要高科技來做強大的後盾……這些,有哪一項離的開知識分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