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訴!上市公司夢碎,碳纖維帝國或被肢解

碳纖維業務曾被*ST康得新實際控制人稱為“看在眼裡”的戰略性業務,是支撐其未來3000億市值的重要板塊。不過,隨著上市公司15億債券實質性違約,證監會一紙事先通知書揭露其連續四年業務造假,虛增利潤總額119億,包括碳纖維帝國在內的康得商業版圖,突然分崩離析,令人歎為觀止。

2020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網公開了中安信與康得集團等之間的擔保效力民事裁定書,全部駁回中安信關於擔保無效的訴求,至此,中安信被肢解的命運,或許很難改變。

敗訴!上市公司夢碎,碳纖維帝國或被肢解

一、擔保有效,中安信深陷債務泥潭

此次被駁回的擔保無效訴求,共涉及四項質押借款保證擔保。其中,借款人是康得投資集團,出借人是中信建投(背後真正的資金方或為民生銀行),質押物為康得新股票,四個借款涉及本金分別為1.7億元、1.32億元、2.34億元、2.13億元,合計為7.49億元,質押申請時間為2017年6月至8月,登合計質押康得新股票6800萬股,彼時康得新的股價在19.8至21.03元之間,質押率為50%-60%。

2018年以來,康得新股價持續大幅下跌,截至2019年7月5日停牌,股價僅剩下3.52元,中信建投所持有的6800萬股質押股票,價值只剩下2.39億元,遠遠不能覆蓋7.49億元的借款本金,且由於康得集團無力償還,不得不讓康得集團拉旗下的中安信、康得復材出來墊背,提供保證擔保。

敗訴!上市公司夢碎,碳纖維帝國或被肢解

此前,據中安信透露,由於為康得集團擔保形成的債務達到80多億,這其中就包括此次涉案的7.49億元。

二、前路兇險,中安信或將很快被肢解

敗訴!上市公司夢碎,碳纖維帝國或被肢解

2019年12月,中信建投基於中安信的擔保責任,請求法院拍賣中安信的三宗土地使用權,起拍價為2.2億元。後因中安信新管理層提起本文中的申請撤銷認定其承擔保證擔保責任的仲裁書,該拍賣被中信建投撤回。

此次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再次經民事裁定書的形式,全部駁回了中安信關於擔保無效的請求,可以預見,中信建投將盡快提起該三宗土地使用權的司法拍賣,失去土地使用權的中安信,其命運或只能被肢解清算。

敗訴!上市公司夢碎,碳纖維帝國或被肢解

當然,要想避免核心資產被拍賣,中安信或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提起破產重整。

2019年底,與中安信同樣命運的康得復材,其土地和全部設備,也曾被債權人提起司法拍賣,不過,公司很快向法院提起了破產重整,並被法院批准,從而中止了司法拍賣。

不過,破產重整並一定能夠成為中安信、康得復材重生上岸的護身符。能否破產重整,實現重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自身債務規模、資產質量,而迷一般的碳纖維資產,在當下的投資環境中,或許並不受資青睞。以康得復材為例,其破產管理人公開發布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後,因無人報名,已經二度延期。如果不能重整,公司將不得不轉向破產清算。

三、昔日產業帝國,如今泥菩薩過河

康得集團一手打造的產業帝國,包括膜材料(上市公司康得新)、碳纖維(中安信、康得復材、康得碳谷)。曾幾何時,上市公司是碳纖維的現金奶牛,碳纖維是上市公司的估值故事,二者可謂相得益彰。由於碳纖維的故事講得足夠漂亮,實際控制人鍾玉也曾不止一次承諾將碳纖維產業注入上市公司,康得新的市值曾一度接近千億!

而如今所有華麗的外衣被剝去時,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碳纖維產業,全部陷入泥潭,且毫無生機。碳纖維產業中的康得碳谷,已經將康得集團和康得新雙雙除名,更名改姓,揮手88,而中安信、康得復材,也因為康得集團提供擔保而形成鉅額債務,或破產重整,或面臨被肢解。曾經的產業中堅和現金奶牛康得新,不僅因涉嫌造假面臨退市,賬面上的上百億貨幣資金只能看不能用,命懸一線。

敗訴!上市公司夢碎,碳纖維帝國或被肢解

截至目前,康得集團所持康得新股票,已有1.6億股被切割抵債,3.5億股處於司法拍賣中,康得集團的結局或已註定,而康得新及中安信、康得復材的命運又將如何,財經真相將持續關注。

此外,令財經真相感到奇怪的是,根據庭審筆錄亦,中信建投公司於仲裁開庭前提交了《撤銷部分被申請人申請書》,撤回了對鍾玉的所有仲裁請求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中信建投放棄了對鍾玉的追責?或許我們只能在經偵的犯罪起訴書中,尋找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