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菊:“抗疫一線,我不能缺席”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

刘晓菊:“抗疫一线,我不能缺席”

蘭大一院呼吸病學權威專家、甘肅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劉曉菊(右一)。

出征,“我不去誰去”

新冠肺炎發生以來,蘭大一院呼吸病學權威專家劉曉菊每日都會關注報道,而每日變化的數字則強烈刺激著57歲、業已退居二線的她。

2月4日,劉曉菊向蘭大一院黨委、向省衛健委同時遞交了請戰書。

“我是呼吸病的專家,不去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參與救治工作會很遺憾!”劉曉菊對記者說,自己有參與SARS救治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帶隊經驗;更何況,新冠肺炎是呼吸道的傳染病,是自己的專業領域,“我必須在疫區一線,和我的呼吸同道一起合力抗疫,也必須在一線認清新冠肺炎的‘真面目’。”

“當時是武漢疫情最嚴峻、最吃緊的時候。”2月19日下午,劉曉菊就和蘭大一院15名戰友一起集結到寧臥莊賓館;20日整整一天,開展診療、防護、心裡等方面的培訓;

21日上午,沒有告訴88歲的父親,也沒有告訴90歲臥病在床的婆婆,來不及親親剛滿月的小孫子,劉曉菊帶領甘肅援鄂醫療隊中最大的一支、甘肅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集結、出征。

刘晓菊:“抗疫一线,我不能缺席”

2月21日出發時,劉曉菊作為隊長從省長唐仁健手中接過隊旗並作了表態發言。

“我們一定不負重託,不負全省人民期望,圓滿完成組織交付的任務,確保醫務人員零感染。”劉曉菊深知,肩上的擔子是沉甸甸的,既要完成援鄂任務,也要把172名隊員平安帶回來。

落地,“做到心裡有數”

21日下午1時左右,飛機落地武漢。

“心裡很不是滋味。”看著機場、大街上、馬路上,熙熙攘攘的繁華不再,有一種悲涼充溢在劉曉菊的心口,“感覺整個城市都停擺了”。

當然,也只是瞬間,作為一名職業、專業的醫生,劉曉菊來不及傷感,帶領大家迅速投入“戰鬥”:成立臨時黨支部,邀請專家開展培訓,進行“一對一”練習,尤其是穿脫防護服,她要求大家反覆演練,再進行小組考核,確保人人爛熟於心,“因為防護無小事,防護不止是個人的安全,還關係著整個團隊的安全。”

2月25日,甘肅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兩個病區,80張床,64名患者。

“患者的特點就是高齡。”劉曉菊說,64名患者中,大部分為60歲以上的患者,其中有4名患者90歲以上。此外,患者還同時患有心衰、腎衰、高血壓、糖尿病、重度溼疹、皮膚潰爛、帕金森以及惡性腫瘤晚期等等基礎病,“這嚴重影響著新冠肺炎的治療,難度和挑戰都很大。”

劉曉菊知道難,也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對隊員的影響,她查看所有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更查看所有新入院患者,“要做到心裡有數,也以實際行動為大家鼓氣加油。”

刘晓菊:“抗疫一线,我不能缺席”

劉曉菊(中)與同事一起巡房。

儘管做了培訓,但真的進入“紅區”,醫護人員難免有心裡壓力和情緒波動,尤其不是傳染科、呼吸科的醫護人員。

有幾人失眠了、誰的情緒不佳……劉曉菊一一操心著每個隊員的狀況,也時刻應對著隊員因解口罩、護目鏡不小心掉落、針刺傷等大大小小的職業暴露引起的突發情況。

刘晓菊:“抗疫一线,我不能缺席”

甘肅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有172名隊員。(圖為部分隊員合影)

戰鬥,“來了就要戰勝”

“既然來了,就要戰勝病魔。”劉曉菊告訴記者,在武漢的33個日日夜夜,甘肅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共救治82名患者,回蘭交接時,已有64名患者治癒出院,“沒去武漢前,看到的數字就是數字;來到武漢,才會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數字背後的生命之重。”

64,不再是簡單的兩位數,更來之不易,它傾注了全隊醫護人員的心血!

一次查房時,劉曉菊發現一位患者的左足母趾紅腫發黑,經詢問病史和監測血糖,明確診斷為糖尿病足,但患者卻不願承認。

劉曉菊訝異,繼而理解了。隔離病房不像普通病房,是沒有家屬陪伴的,患者只想早點治好新冠肺炎,早點離開隔離病房。於是,耐心勸服,對症下藥,患者糖尿病足症狀明顯改善,好轉出院……

刘晓菊:“抗疫一线,我不能缺席”

劉曉菊認真查看患者病情。

“患者沒有家屬陪伴,完全依賴我們醫護人員,除了治療和護理,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就顯得更重要。”劉曉菊對自己說,也對醫護人員說。

有些患者因在隔離病房時間太久,情緒失控,經常向醫護人員發火宣洩,他們就陪著聊天;有些患者失去信心,不肯吃飯,或實在吃不下吃了好久的盒飯,他們就像照顧小孩一樣餵飯,還把自己的泡麵、水果留給患者;酒店為醫護人員準備的餃子,他們又分出來一部分,帶到病房;有些患者的家人離世了、有些患者的家屬在不同院區隔離,他們就成了‘臨時家屬’……

歸來,“收穫滿滿感動”

“很開心,大家都平安回來了。”3月24日,甘肅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72名隊員乘坐包機返回蘭州,作為隊長,劉曉菊終於舒了一口氣。

武漢的33個日日夜夜,劉曉菊始終繃著一根線,但又常常因感動而溫暖。

“172名隊員之間特別融洽。”劉曉菊很欣慰,172名隊員雖來自全省11個市州67家醫療機構,卻很齊心。

她建議蘭大一院消化科的醫生王軍負責後勤,他二話不說服從安排,沒日沒夜,為臨時大家庭服務;

蘭大一院急診科護士戴曉倩負責宣傳,33天在各大媒體發出報道200多篇;

武威隊員帶去馬踏飛燕送給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送上“馬踏肺炎”的美好祝願;

隊員過生日,隊長副隊長代表大家送上特別祝福;三八婦女節,男士為女士送上鮮花;

刘晓菊:“抗疫一线,我不能缺席”

援鄂期間,為過生日的隊員送上“特別的生日宴”。

刘晓菊:“抗疫一线,我不能缺席”

三八婦女節,男醫生為女醫護送上鮮花。

武漢人民也帶給劉曉菊太多感動——

儘管物資緊缺,湖北空港酒店總是想法設法為醫護人員做好吃的,一碗熱乾麵熱熱的;

不論早7時,還是凌晨2時,接送醫護人員的司機,總會站起來送送大家,眼神暖暖的;

還有,在武漢開著飯店的甘肅老鄉,搬來爐灶,端來肉湯,為醫護人員現場做牛肉麵;

出發去武漢時,東航乘務員送大家手工繪製的登機牌;任務完成,又去接大家回家;

刘晓菊:“抗疫一线,我不能缺席”

劉曉菊收藏的東航乘務員手繪的登機牌,還在筆記本上記下出徵誓言:“同舟共濟,攻克難關;義無反顧,凱旋而歸。”

多年不聯繫的同學、親友,原來的老領導、單位的老同事,紛紛發短信、打電話,稱讚她“非典時,穆桂英掛帥;新冠時,佘太君出征”;

“解散的時候,我徹底放心了。”回到蘭州,又經過14天的集中隔離,172名隊員才能真正回家,被大家親切稱呼為“管家婆”的劉曉菊才真正放下心來。

沒有休息,集中隔離時,劉曉菊或親自上陣,或邀請專家,為隊員們充電;解除隔離,又應邀各處開展講座,分享與新冠肺炎較量的經驗與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