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不良人原意是唐代主管偵緝逮捕的差使,其稱位為“不良”或“不良人”。清梁章鉅《稱謂錄》引《說鈴續》:“緝事番役,在唐稱為不良人,有不良帥主之,即漢之大誰何。”這個詞語在看《畫江湖之不良人》之前我都是不知道的,最近這個詞因為《長安十二時辰》又火了起來,這又是後話了。

要說不良人肯定得提《秦時明月》,因為兩者的題材太過接近不免被人拿來對比。不過從實際的定位上來看,兩者的差異是巨大的,不良人既然從屬於畫江湖系列自然江湖氣息更重,而秦時明月整體定位則更高一點偏向於宏觀。兩者也都算是國內動漫的代表作,但我希望重點談談《不良人》,因為我對於其劇情中的殘唐亂世非常感興趣。那是一個充滿血腥氣息與宿命味道的江湖,一個最為真實的古代世界。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五代殘唐——波橘雲詭下的歷史宿命

五代十國五胡亂華堪稱中國歷史中最混亂的兩個時期。但這兩個時期的歷史卻較少受到創作者的青睞,記憶中除了《蘭陵王》之外少有作品涉及。這一方面是因為這個時期少有家喻戶曉的事件和人物,另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尺度不好把握改編難度大。而《不良人》很好地使用了這段歷史,把整個故事放置到了一個很獨特的時期。

《不良人》的勢力很複雜,這也算是當時複雜割據現象的一種展現。 幻音坊、通文館、玄冥教、十二峒、天師府、不良人,這一個個像是江湖幫派的組織實際上代表的是不同地區的各個割據力量。觀眾們自然樂於看到不同勢力之間的攻伐,畢竟只有戰鬥才是最吸引人的。各個組織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嚴格的層級結構,實力劃分也不嚴謹,甚至經常需要靠不斷引入外援來推動故事進展(比如突然出現的十二峒和屍祖)。而不良人這個組織是這些勢力中最有趣的一個,因為它的設定是最精妙的,也是完美契合了這部劇的主題————宿命。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不良人就是宿命

或許你認為《不良人》這部劇很膚淺根本沒有主題,或許劇情上的嬉笑打鬧以及輕鬆的基調讓觀眾體會不到這段歷史背後的沉重。但實際上不良人要表達的主題比表面的內容更深,這種歷史的沉重感和宿命感正是我最喜歡的地方。

那這種宿命是什麼?

是三百年前袁天罡和李淳風算出的李唐覆滅的宿命?是李星雲那真龍天子般的運氣與機遇?還是李嗣源註定稱帝的歷史必然?亦或是由龍泉寶藏引發的天下大亂?或者是大帥獨立抵抗歷史車輪的無奈與悲壯?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其實和秦時明月相比,不良人的宿命來得更悲壯。這種悲壯並不是個體人物的死亡,而是你完全無法通過個體的犧牲去抵抗歷史的車輪。高漸離和荊軻雖無比接近成功但最終功虧一簣,可這樣的嘗試不是徒勞的,最終項羽還是親手終結了秦王朝。可大帥用盡三百年的時間使用了各種手段,甚至完全拋棄了作為一個人的存在,可最終的結果還是不可避免的滅亡。

一天是不良人,一輩子都是。大帥不想看到李唐的希望徹底消亡,因為他還想當一個不良人。所以最後他寧願犧牲自己也要為李星雲博得一個機會。他妄圖用自己的生命去改變歷史的進程,但不論從正史的記載還是劇情的內容上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犧牲是徒勞。李星雲本不是一個可以成就霸業的人,可惜生在了亂世的帝王家。或許這就是三百年前李淳風看到的景象,宿命並不是人可以挑戰的。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人算不如天算

天定勝人,人定兮勝天——宿命的反抗者

不良帥(袁天罡)堪稱本作最為關鍵的存在,雖然他的鏡頭並不多甚至常常遊離在主線之外,但每一次他的出現都是恰到好處。記憶最深的是不良帥秒殺冥帝的那場,冥帝本以為是勝券在握但大帥只是一招就將其擊敗。

大帥一生雖然有時候行事風格不被世俗所認同(比如面對黃巢之亂無動於衷),但其所有行為的目的都是為了維護李唐王朝。雖然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維持一個搖搖欲墜的王朝,但他認為這就是他一生的宿命。縱使卦象早就告訴他一切都是徒勞,但他也未曾放棄。這種執著確實讓人無法理解。或許三百年的時間已經讓他忘卻了生命的意義,只剩下了作為臣子的責任。而也正是這種責任導致了大帥必然走到一個自我毀滅的結局。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大帥終究沒有一個歸隱田園的結局

天定勝人,人定兮勝天。大帥自身無法突破宿命的束縛,他對於未來第一次感到了迷惘。他不知道為什麼李星雲不願意稱帝,不願意光復大唐的榮光。他看不透這個年輕人,也看不透自己,甚至看不透宿命。他希望藉助卦象來預測未來,因為那是他唯一信賴的東西。他的力量足以改變整個時代,但可悲的是他的力量不能復興一個王朝。世人常說殺人的武學並不難,但救人的武學卻是最難的。大帥不能單純依靠力量來完成他的願望,所以他無計可施。那種身為臣子的責任感最終使他鋌而走險,用自己的生命去達成那未知的卦象。

“天下為棋局,眾人為棋子,唯獨我大帥是執棋者,多年來為唐王朝鞠躬盡瘁,平亂世扶大廈之將傾,掀雲雨警當世之昏君……”

大帥親手為李星雲打開了局面,但這個棋李星雲終究是贏不了的。大帥或許也知道了這樣的結果,但他寧願相信了一丁點的可能性。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這盤棋誰才是贏家?

有人說大帥像曹操,像桓溫,像霍光,但大帥並不是一個權傾朝野的人。三百多年,他始終只是不良帥而不是宰相也不是大將軍,也沒有任何一點野心。他的能力不輸給上面的權臣,可他的忠心卻是上面的人無法比擬的。他只是大唐王朝無聲的守護者,他更像是羅馬的埃提烏斯是王朝最後的擎天巨擘。只有當他真正倒下的時候,王朝才會迎來那無可避免的宿命。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良帥來說一點問題沒有。

可惜的是他最終只能說出“臣盡力了”

當然除了不良帥,本作中還有好多角色都是在反抗宿命。

一心追求王位以致身殘的冥帝,苦心追求龍泉寶藏最後命喪黃泉的鬼王,一直追尋自由生活卻總是陷入世間紛爭的李星雲,蟄伏多年妄圖力挫不良帥的晉王…………但宿命到底是難以反抗的,強如大帥最終還是天意難違。我只想看看在不良人完結之時,又有幾人能過上如願以償的生活。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這是大帥最後一次對宿命的反抗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血淋淋的江湖

不知道還有幾個人記得第一部不良人中的五位閻君,雖然在設定上就可以看出是比較炮灰的角色。但五個兄弟之間情誼還是比較重的,他們逐一被黑白無常殘殺並吸進內力。這個劇情說實話對當時的我衝擊極大,從這個情節也完全可以看出不良人實際上並不是面向小朋友的劇集。它呈現的江湖是一個真實的血淋淋的世界,這一點在第一季是最明顯的。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各個人物的死亡完全來的沒有預兆,各種殘忍的江湖規則使得觀眾一時無法適應。記得當時還有很多人討厭黑白無常這兩個角色,覺得他們手法過於陰險毒辣。但我個人認為他們的塑造是很成功的,病嬌的性格,加上極為詭異又魅惑的造型使得兩人曾一度高居人氣第一與女帝不相上下。生存即是兩人在亂世的法則,而只有變強才能更好地生存。而且這兩人也並不是沒有情感的冷血動物,只不過他們的情感只存在於彼此之間。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第二季的兩位帝王,朱友貞和李存勖的死亡則少了一絲血腥味道更多的是歷史宿命下的必然。而在第三季,李克用與岐王的死我則已經沒有太多的感覺,因為這兩個角色的存在感太低了也沒有太強的戲劇衝擊。真正讓我動容的還是大帥的死,雖然現在還不能確定它真的死了,但那種悲涼感還是讓我有些難受。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其實不良人第一季在我心中是最好的,它的劇情毫不拖沓而且十分犀利。一些其他動漫不喜歡錶達的血腥和殘忍在第一部中都展現的很好,這種內容並沒有讓太多人感到不適反而讓人覺得這個江湖更加的真實。但或許是受到了一些觀眾的投訴吧也可能是監管的問題,之後的劇情再也沒有這種大尺度的戲分。整體劇情也開始向秦時明月靠攏,依靠更多的新人物去推進故事而不是深挖人物之間的矛盾.

第一季的小黑小白出場殺人如麻,之後又榮辱負重通過詭計奪取功力不斷成長,最後又因為溫濤的詭計被華陽針法擊敗落得武功盡失的下場。這個故事線看上去真的很棒,比第三季那有些敷衍的拉票劇情強多了。

當然我批評不良人也是希望他做的更好。我知道政策有一定監管,但我還是希望若森能適當加大尺度讓不良人可以更好還原那個腥風血雨的殘唐亂世。

我還是非常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不良人》的完結吧。畢竟一天是不良人,一輩子都是。

《畫江湖之不良人》:殘唐之下波譎雲詭,宿命之中天意難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