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不良人原意是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差使,其称位为“不良”或“不良人”。清梁章钜《称谓录》引《说铃续》:“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这个词语在看《画江湖之不良人》之前我都是不知道的,最近这个词因为《长安十二时辰》又火了起来,这又是后话了。

要说不良人肯定得提《秦时明月》,因为两者的题材太过接近不免被人拿来对比。不过从实际的定位上来看,两者的差异是巨大的,不良人既然从属于画江湖系列自然江湖气息更重,而秦时明月整体定位则更高一点偏向于宏观。两者也都算是国内动漫的代表作,但我希望重点谈谈《不良人》,因为我对于其剧情中的残唐乱世非常感兴趣。那是一个充满血腥气息与宿命味道的江湖,一个最为真实的古代世界。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五代残唐——波橘云诡下的历史宿命

五代十国五胡乱华堪称中国历史中最混乱的两个时期。但这两个时期的历史却较少受到创作者的青睐,记忆中除了《兰陵王》之外少有作品涉及。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期少有家喻户晓的事件和人物,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尺度不好把握改编难度大。而《不良人》很好地使用了这段历史,把整个故事放置到了一个很独特的时期。

《不良人》的势力很复杂,这也算是当时复杂割据现象的一种展现。 幻音坊、通文馆、玄冥教、十二峒、天师府、不良人,这一个个像是江湖帮派的组织实际上代表的是不同地区的各个割据力量。观众们自然乐于看到不同势力之间的攻伐,毕竟只有战斗才是最吸引人的。各个组织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层级结构,实力划分也不严谨,甚至经常需要靠不断引入外援来推动故事进展(比如突然出现的十二峒和尸祖)。而不良人这个组织是这些势力中最有趣的一个,因为它的设定是最精妙的,也是完美契合了这部剧的主题————宿命。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不良人就是宿命

或许你认为《不良人》这部剧很肤浅根本没有主题,或许剧情上的嬉笑打闹以及轻松的基调让观众体会不到这段历史背后的沉重。但实际上不良人要表达的主题比表面的内容更深,这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宿命感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那这种宿命是什么?

是三百年前袁天罡和李淳风算出的李唐覆灭的宿命?是李星云那真龙天子般的运气与机遇?还是李嗣源注定称帝的历史必然?亦或是由龙泉宝藏引发的天下大乱?或者是大帅独立抵抗历史车轮的无奈与悲壮?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其实和秦时明月相比,不良人的宿命来得更悲壮。这种悲壮并不是个体人物的死亡,而是你完全无法通过个体的牺牲去抵抗历史的车轮。高渐离和荆轲虽无比接近成功但最终功亏一篑,可这样的尝试不是徒劳的,最终项羽还是亲手终结了秦王朝。可大帅用尽三百年的时间使用了各种手段,甚至完全抛弃了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可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可避免的灭亡。

一天是不良人,一辈子都是。大帅不想看到李唐的希望彻底消亡,因为他还想当一个不良人。所以最后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为李星云博得一个机会。他妄图用自己的生命去改变历史的进程,但不论从正史的记载还是剧情的内容上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牺牲是徒劳。李星云本不是一个可以成就霸业的人,可惜生在了乱世的帝王家。或许这就是三百年前李淳风看到的景象,宿命并不是人可以挑战的。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人算不如天算

天定胜人,人定兮胜天——宿命的反抗者

不良帅(袁天罡)堪称本作最为关键的存在,虽然他的镜头并不多甚至常常游离在主线之外,但每一次他的出现都是恰到好处。记忆最深的是不良帅秒杀冥帝的那场,冥帝本以为是胜券在握但大帅只是一招就将其击败。

大帅一生虽然有时候行事风格不被世俗所认同(比如面对黄巢之乱无动于衷),但其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虽然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维持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但他认为这就是他一生的宿命。纵使卦象早就告诉他一切都是徒劳,但他也未曾放弃。这种执着确实让人无法理解。或许三百年的时间已经让他忘却了生命的意义,只剩下了作为臣子的责任。而也正是这种责任导致了大帅必然走到一个自我毁灭的结局。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大帅终究没有一个归隐田园的结局

天定胜人,人定兮胜天。大帅自身无法突破宿命的束缚,他对于未来第一次感到了迷惘。他不知道为什么李星云不愿意称帝,不愿意光复大唐的荣光。他看不透这个年轻人,也看不透自己,甚至看不透宿命。他希望借助卦象来预测未来,因为那是他唯一信赖的东西。他的力量足以改变整个时代,但可悲的是他的力量不能复兴一个王朝。世人常说杀人的武学并不难,但救人的武学却是最难的。大帅不能单纯依靠力量来完成他的愿望,所以他无计可施。那种身为臣子的责任感最终使他铤而走险,用自己的生命去达成那未知的卦象。

“天下为棋局,众人为棋子,唯独我大帅是执棋者,多年来为唐王朝鞠躬尽瘁,平乱世扶大厦之将倾,掀云雨警当世之昏君……”

大帅亲手为李星云打开了局面,但这个棋李星云终究是赢不了的。大帅或许也知道了这样的结果,但他宁愿相信了一丁点的可能性。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这盘棋谁才是赢家?

有人说大帅像曹操,像桓温,像霍光,但大帅并不是一个权倾朝野的人。三百多年,他始终只是不良帅而不是宰相也不是大将军,也没有任何一点野心。他的能力不输给上面的权臣,可他的忠心却是上面的人无法比拟的。他只是大唐王朝无声的守护者,他更像是罗马的埃提乌斯是王朝最后的擎天巨擘。只有当他真正倒下的时候,王朝才会迎来那无可避免的宿命。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不良帅来说一点问题没有。

可惜的是他最终只能说出“臣尽力了”

当然除了不良帅,本作中还有好多角色都是在反抗宿命。

一心追求王位以致身残的冥帝,苦心追求龙泉宝藏最后命丧黄泉的鬼王,一直追寻自由生活却总是陷入世间纷争的李星云,蛰伏多年妄图力挫不良帅的晋王…………但宿命到底是难以反抗的,强如大帅最终还是天意难违。我只想看看在不良人完结之时,又有几人能过上如愿以偿的生活。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这是大帅最后一次对宿命的反抗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血淋淋的江湖

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记得第一部不良人中的五位阎君,虽然在设定上就可以看出是比较炮灰的角色。但五个兄弟之间情谊还是比较重的,他们逐一被黑白无常残杀并吸进内力。这个剧情说实话对当时的我冲击极大,从这个情节也完全可以看出不良人实际上并不是面向小朋友的剧集。它呈现的江湖是一个真实的血淋淋的世界,这一点在第一季是最明显的。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各个人物的死亡完全来的没有预兆,各种残忍的江湖规则使得观众一时无法适应。记得当时还有很多人讨厌黑白无常这两个角色,觉得他们手法过于阴险毒辣。但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塑造是很成功的,病娇的性格,加上极为诡异又魅惑的造型使得两人曾一度高居人气第一与女帝不相上下。生存即是两人在乱世的法则,而只有变强才能更好地生存。而且这两人也并不是没有情感的冷血动物,只不过他们的情感只存在于彼此之间。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第二季的两位帝王,朱友贞和李存勖的死亡则少了一丝血腥味道更多的是历史宿命下的必然。而在第三季,李克用与岐王的死我则已经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这两个角色的存在感太低了也没有太强的戏剧冲击。真正让我动容的还是大帅的死,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它真的死了,但那种悲凉感还是让我有些难受。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其实不良人第一季在我心中是最好的,它的剧情毫不拖沓而且十分犀利。一些其他动漫不喜欢表达的血腥和残忍在第一部中都展现的很好,这种内容并没有让太多人感到不适反而让人觉得这个江湖更加的真实。但或许是受到了一些观众的投诉吧也可能是监管的问题,之后的剧情再也没有这种大尺度的戏分。整体剧情也开始向秦时明月靠拢,依靠更多的新人物去推进故事而不是深挖人物之间的矛盾.

第一季的小黑小白出场杀人如麻,之后又荣辱负重通过诡计夺取功力不断成长,最后又因为温涛的诡计被华阳针法击败落得武功尽失的下场。这个故事线看上去真的很棒,比第三季那有些敷衍的拉票剧情强多了。

当然我批评不良人也是希望他做的更好。我知道政策有一定监管,但我还是希望若森能适当加大尺度让不良人可以更好还原那个腥风血雨的残唐乱世。

我还是非常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不良人》的完结吧。毕竟一天是不良人,一辈子都是。

《画江湖之不良人》:残唐之下波谲云诡,宿命之中天意难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