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是不是一個偽命題?聽聽教育心理學專家怎麼說

本文是田宏傑老師,在梁冬的訪談節目《梁品》中被採訪的對話。

梁冬:我想向您請教的話題就是,現在這個學習壓力都很大嘛,很多人都夢想著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自己沒有,所以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所以呢這個“快樂教育”我加個引號,快樂教育的毒害現在已經流毒很深了。

“快樂教育”是不是一個偽命題?聽聽教育心理學專家怎麼說

最近開始出現了一種思潮上的反撲,就不要被這個西方的這種所謂快樂教育的矇蔽了,人家的中產階級家庭其實也是很苦的。對於正在兩條道路上進行選擇的家長,他們到底應該走哪條道路,你怎麼看這個快樂教育?

其實也不叫填鴨學校,其實現在很多公立學校其實也教的挺好的,比較嚴格的,教育很嚴格的對吧?

田宏傑:對,你會發現其實涉及到兩端,一端是快樂教育,一端是嚴格的教育,走到哪端?其實你會發現,那快樂教育在中國好像80年代父母60年代70年代一般還真的挺普遍,說的是什麼呢?這孩子學習好壞無所謂,開心就行。

有一次我坐出租車,我在車上給我媽媽打電話,就說孩子這週末要做什麼事什麼事要上什麼課,然後等我掛完電話以後,那出租車司機聽不過去了,他教育我,他說:哎呀!你給孩子弄那麼多事幹嘛呢?孩子這麼小快樂就好,我們家閨女我從來不讓他做什麼事。

“快樂教育”是不是一個偽命題?聽聽教育心理學專家怎麼說

這理論一聽覺得挺對的,快樂就好,但實際上真正做教育心理學就明白一件事是什麼?孩子他在小學階段它的主導活動就是學習,如果他在學習上做不好的時候。全班老師問問題,大家刷刷舉手都會,就她不會,然後別人寫作文的時候寫都挺好,他沒詞,做閱讀的時候,別人都能概括出這段大意,他概括不出來的時候,這孩子他就有一種感受就是我不行。

因為小孩他的自我評價,不是你說快樂就行,你在媽媽心裡最棒的孩子覺得自己最棒,沒這事兒。 小孩從哪建立他對自我的評價,是他跟同伴的比較,他一定跟同伴比較覺得我在同伴中啥的位置,然後他知道我行還是不行。結果我一看別人都行,就我不行,我在學習上就沒有信心。所以好多孩子小時候就在學校沒信心,那你說他快樂,快樂一定在一種隱隱的痛的基礎上的快樂,所以沒有完全快樂教育。

“快樂教育”是不是一個偽命題?聽聽教育心理學專家怎麼說

而且快樂是什麼感受呢?孩子天性他不愛學習,就是他愛廣義的學習,但他不愛學校的學習,因為廣義我獲得新知識,我快樂但學校的學習,你說那一篇卷子刷好多次,那口算題50道我做完了,中間沒反饋。

所以這個時候呢父母要做的事其實要幫助孩子去有目的的去學習,這什麼有目的的學習,我們也把它叫做有益的學習,是什麼呢?就是這50道口算題我做的時候沒有快樂感,但是我知道如果今天咬牙把這50道口算題刷了,我明天又刷了,我一個月下來,我的口算就行了。

“快樂教育”是不是一個偽命題?聽聽教育心理學專家怎麼說

以前我做口算,可能做50道題,別人都能夠對45,我對40道,可我刷了這麼一個月的卷子之後,我發現我就能做45了,我就能對47了,他就跨過了口算的難關。孩子眼前看不到什麼好處,但為一個長遠的目地我去堅持,這就是有目的。

“快樂教育”是不是一個偽命題?聽聽教育心理學專家怎麼說

以上內容如果喜歡,可以關注我或者給我一個贊,有什麼想告訴我得可以再下方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