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樸實的“撒爾塔”人,這個只有五十多萬人口的民族

東鄉族是中國甘肅省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大多數東鄉族都兼通漢語,漢文為東鄉族的通用文字,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東鄉族是中國十個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之一。

勤勞樸實的“撒爾塔”人,這個只有五十多萬人口的民族

東鄉族

東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洮河以西、大夏河以東和黃河以南的山麓地帶,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臨夏縣和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在甘肅的蘭州市、定西地區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還散居著一小部分東鄉族。新中國成立後,部分東鄉族從甘肅遷徙到新疆居住。

勤勞樸實的“撒爾塔”人,這個只有五十多萬人口的民族

東鄉族女子畫作

伊斯蘭教在東鄉地區有老教、新教、新興教三個派系。在東鄉族形成之 東鄉族少女(2張) 初,教派比較單一,自明末清初以來,隨著伊斯蘭教蘇菲教團教義的先後傳入,逐漸形成教派和門宦。老教是指中國伊斯蘭教的四大門宦即哲赫忍耶、虎菲耶、庫不忍耶、嘎底忍耶及其各支系小門宦;新教是指清末民初由東鄉果園人馬萬福創建的伊赫瓦尼派(意為兄弟);新興教是解放初期產生於臨夏八坊而傳人東鄉的教派,又稱瓦哈比耶派或色勒夫也,俗稱三抬。在東鄉族的伊斯蘭教中影響較大或由東鄉族創建的教派和門宦有庫不忍耶、北莊、胡門、大拱北門宦和伊赫瓦尼派。

勤勞樸實的“撒爾塔”人,這個只有五十多萬人口的民族

東鄉族古時的婦女愛穿一種有領圈、大襟和寬袖的繡花 東鄉族服飾 衣服,袖子寬大,袖口上鑲一道花邊。下穿套褲,褲管鑲兩道繡花邊,褲管的後面開小叉,用飄帶束住腳管。逢喜慶大事,穿繡花裙子,他們把這種繡花裙子叫“過美”。足登後跟高寸許的繡花鞋,當時不戴蓋頭,只戴包頭巾,髮髻上插飾物,胸前一般都佩帶銀飾。當時婦女的上衣還流行用各色布縫成數段的假袖,並在假袖各段繡有花邊。後來,婦女的服飾逐漸變化。女的一般都戴蓋頭,分綠、黑、白3種顏色。少女和新媳婦戴綠綢和綠緞子蓋頭,結婚一兩年後的婦女和中年婦女戴黑蓋頭,老年婦女戴白蓋頭。衣著都是藏青色或黑藍色布衣,青年婦女穿紅的或綠的,上衣寬大,齊膝蓋,大襟在後邊,並外加一件齊膝的坎肩,長褲一直拖到腳面。

勤勞樸實的“撒爾塔”人,這個只有五十多萬人口的民族

東鄉族主要以小麥、豆子、青稞等麵食和洋 東鄉族手抓羊肉 芋為主食,以牛、羊、雞、鴨、魚等為副食,但肉食需經阿訇或品行端正的長輩宰殺,放血後才能吃。忌吃豬、狗、馬、驢、騾和兇猛禽獸的肉。不能反手倒水,吃餅子、饅頭都要掰開或掰碎後吃,不能吃整的。 東鄉族特別喜歡飲茶,一般每餐必有茶,最喜用雲南春尖茶和陝青茶,來客人則待以“三香茶”。在蓋碗內放有茶葉、冰糖、桂圓或燒熟的紅棗、葡萄乾等物,叫“三泡臺”。忌抽菸、喝酒 。

勤勞樸實的“撒爾塔”人,這個只有五十多萬人口的民族

開齋節是東鄉族最隆重、最重視的節日。開齋節的一天,男人們去清真寺聚禮,清晨上墓地念經祈禱,鄰里親友間相互上門,做“色倆目”問安。婦女則在家裡炸油果、饊子等油炸食品,部分送給親友,部分留在家中食用。 古爾邦節,東鄉族稱之為“阿也”,一般在開齋節後70天舉行。這一天,凡是經濟能力較好的人家宰牲慶祝,所宰的牛羊肉,請阿訇和眾鄉親在家裡唸經共餐,不允許獨家享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