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離奇死亡,是什麼原因促使趙光義在靈前匆匆繼位?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中,皇位的繼承歷來都是父死子繼,自秦、漢以來已經成了帝王之家傳承延續家族統治的慣例。

但無論怎麼傳,只要有兒子,就會被立為太子,就是將來皇位的繼承人。除了太子,很少傳給別人。雖然歷史上也有傳位與太子之外的先例,但大都事出有因,有的是政局不穩,有的是太子年幼,為了辛苦打下的江山不至於半途而廢,不得已才傳給兒子以外的人。可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並不具備上述情況。

宋太祖趙匡胤離奇死亡,是什麼原因促使趙光義在靈前匆匆繼位?

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一夜之間暴病而死,第二天,一個新的皇帝就即位了。不過即位的不是他的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而是他的弟弟,時任晉王和京兆尹的趙匡義。

事情發生在公元-976年10月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宋太祖召弟弟趙匡義宮中飲酒,並喝退所有下人。當晚,沒有人知道里面究竟發生了什麼,從窗外只能看到在搖曳的燭光下兩個晃動的人影,和耳聞“好做,好做”的斧頭觸地之聲。

當晚,趙光義留宿宮中。次日五鼓時分,身體狀況一向很好的趙匡胤一夜暴斃,年僅四十九歲。死前身邊沒有一個人,也沒立下任何遺囑。趙匡胤剛死,他的弟弟趙光義就在靈前匆匆即位。

這種反常的舉動讓不少人對趙匡胤的死產生了諸多懷疑。皇帝到底是病死還是死於趙光義之手?千百年來不少文人學士對此進行了各種分析與研究。但僅憑《宋史》上寥寥數語的記載,至今也沒有一個正確的結論。趙匡胤的死因也眾說紛紜,意見不一,成了歷史懸案。雖然不少人指出,趙匡胤死的蹊蹺,存在眾多疑點。但也有人認為趙匡胤是因病而死,趙光義即位只是偶然。

宋太祖趙匡胤離奇死亡,是什麼原因促使趙光義在靈前匆匆繼位?

給出趙匡胤屬正常死亡的理由是趙匡胤家族中患有心腦血管病。趙匡胤又偏愛飲酒,因事發當晚飲酒過多,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作而死。至於為什麼即位的不是太子而是趙光義?是他的母親杜太后死前留下過“傳弟不傳幼子”的“太后遺詔”,並且還為趙光義辯解,認為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一直很好,趙光義生病時趙匡胤還親自為他端湯喂藥,由此斷定弟兄兩人手足情深,趙光義沒有殺兄奪位的動機。

至於那把斧頭是趙匡胤的寢宮早就有的,還引用司馬光的記載,趙光義在太祖皇帝入睡後就離宮回府,不在現場,所以趙光義沒有殺兄的嫌疑。

但仔細看這些所有能證明趙光義清白的理由無不顯得牽強,漏洞百出,很難讓人信服。趙匡胤既便真的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為什麼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要和趙匡義在一起的那天晚上死?事情真的就那麼巧合嗎?

再看所謂“受命於太后,傳位與太宗”的所謂“金匱之盟”。杜太后生前吸取了後周世宗柴榮傳位幼子而因此丟掉江山的教訓,希望趙匡胤死後把皇位傳給他的弟弟趙匡義。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

宋太祖趙匡胤離奇死亡,是什麼原因促使趙光義在靈前匆匆繼位?

但這份遺詔的真假也遭到不少人的質疑。杜太后死時趙匡胤才三十多歲,正值壯年,太子也已十多。趙匡胤就算再不能熬,挺到太子成年也不是問題,為何會在趙匡胤年輕輕時就留下遺詔呢?何況這份遺詔在趙匡胤死前不要說有人見過,連聽都沒人聽說過。很明顯,這是一份偽造的“太后遺詔”。“金匱之盟”並不存在,只是趙光義為自己即位披上的一層合法外衣,是偽造出來的。這也是趙匡義用來證明自己沒有弒兄篡位的唯一證據。

至於有人認為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很好,趙光義沒有弒兄的動機。但那只是以前。到了晚年,兄弟兩人彼此之間的關係早已不如從前,尤其在趙匡胤提出遷都之後兩人就已開始出現了矛盾。時任開封府尹的趙光義認為大哥這是有意削弱自己的權力,對遷都表示出強烈反對。此舉不排除太祖皇帝有意削藩,為以後太子繼位掃清障礙。

如果這些還不足以證明趙匡胤是死於趙光義之手,但看趙光義當上皇帝后的所作所為,無論如何都難逃弒兄之嫌。

趙匡胤是猝死,死時沒有留下任何遺囑。而當晚只有趙匡義一人在場。趙匡義是唯一一個最後見過太祖皇帝的目擊者,也是最大的嫌疑人。

宋太祖趙匡胤離奇死亡,是什麼原因促使趙光義在靈前匆匆繼位?

孝章皇后在得知太祖駕崩的消息後急令太監王繼恩速召秦王趙德芳進宮,也是為了立新君之事。孝章皇后內心是希望由趙德芳來繼承太祖之位的。趙匡胤死時身邊沒有一個人,也沒有立下任何遺囑。因此,誰先到誰就佔據有利地位。但讓宋皇后沒料到的先趕到的卻是趙匡義。

當孝章皇后看到匆匆而來的趙匡義後,駭然失色,明白一切都無法挽回了。為了保護秦王和自己的性命,只得說道:“官人,我們母子以後就全靠你了”。看似承認了趙光義的地位,她那也是在絕望之中不得不這樣說的。不這樣說,她和秦王的性命怕都難保。

為什麼趙光義會趕到秦王之前來到現場,因王繼恩早被趙光義收買。當宋皇后讓他去通知趙德芳時王繼恩卻率先趕到晉王府,事先告知了早已等候在那裡的趙光義,於是,趙光義便迅速出現在現場。

在配合趙光義弒兄篡位的人中除了太監王繼恩,另外還有御醫程德玄。趙光義從太醫程德玄那裡拿到了藥物。在毒死趙匡胤後,晉王便返回了晉王府等候消息,當孝章皇后命人詔秦王進宮時,趙光義連車都顧不上坐便急忙趕到了寢宮,此時的宋太后也已無力迴天。

宋太祖趙匡胤離奇死亡,是什麼原因促使趙光義在靈前匆匆繼位?

趙光義當上皇帝后,王繼恩和程德玄也分別得到了封賞。王繼恩被封為招安使。程德玄則被封為刺史,兩人都成了地方大吏。

再看趙光義又是怎麼對待他的大哥太祖皇帝的兩個兒子的?長子趙德昭被逼自盡,次子趙德芳離奇死亡,死時都正值壯年。三弟趙廷美遭貶後鬱鬱而終。趙光義的兒子也因同情他的叔叔趙廷美受了刺激變得瘋瘋癲癲。宋皇后年輕輕就去世,當有人提出應以皇后之禮安葬時又遭到趙光義的反對。

趙光義能成功篡位,王繼恩、程德玄只是配角,關鍵的一步靠的還是那令天下人為之詬病的靈前即位,這也是他一生最不光彩的一面。他之所以如此的迫不及待,怕的就是夜長夢多。如果讓別人搶在他之前當了皇帝,對趙光義來說,後果不堪設想。為避免節外生枝,他必須搶在太子之前坐上龍椅,那樣才能讓所有的人閉嘴。手中有了權力,就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是他殺了趙匡胤,篡奪了侄子的皇位又能怎樣呢?這就是趙光義為何要匆匆即位的原因,到那時已成事實,誰也改變不了,百官也只能保持沉默,更沒有誰敢提出來調查太祖皇帝的死因,除非想引火燒身。

宋太祖趙匡胤離奇死亡,是什麼原因促使趙光義在靈前匆匆繼位?

通過趙光義當上皇帝后的所作所為,很明顯,趙匡胤並非病死,而是死於趙光義之手。趙匡胤在時他就有了篡位之心,只是由於他當上了皇帝沒有人敢說破而已。更不會有人冒著掉腦袋的危險記在史書上。時至今日,對趙匡胤的死記載比較詳細的除了文瑩和尚的《續湘山野錄》外,只有《宋史》中的寥寥數語,加之年代久遠,如今想從史書上去找證據自然不可能,趙光義也不會讓官方史書上留下一絲一毫的證據來證明是他殺了趙匡胤,那無異於是自暴家醜。

所以想從正史上去找,再過兩千年,五千年也不可能。但趙匡胤是死於趙光義之手已沒有什麼可懷疑的。就算他沒有害趙匡胤,就憑他靈前即位,叔奪侄權這兩項也沒有冤枉他,不論過去多久,弒兄篡位的罪名他是永遠也洗不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