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園:不負春光好 復工復產忙

現代農業園:不負春光好 復工復產忙

種植人員正在拔無土栽培的油麥菜。

3月27日,春風拂面。在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西鎮的“壹方圓小鎮”內,“春姑娘”在這裡悄無聲息地留下了綠的足跡。

只見小鎮的現代農業園區內,無土栽培的油麥菜在基質的作用下長勢正好,沐浴著溫室的陽光,奮力挺直身姿,渴盼成長;育苗區內,一株株在苗盤內探頭探腦的塔塔菜、奶油生菜、茄子、西紅柿等幼苗則展現著生命破土而出的張力與勇氣……這裡,綠意滿懷,生機勃發。

據貴德縣農牧和科技局項目辦主任羅原春介紹:“壹方圓小鎮”總佔地面積為66.67公頃,通過“互聯網+生態智慧農業”的方式,將其打造為一個集現代化生態智慧農業、無土栽培和立體種植等先進技術展示與推廣、農產品質量追溯、優質果品新品種試驗、休閒觀光與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田園小鎮式的綜合性農業觀光示範園區,在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園區從2017年由貴德縣盛農農牧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青海西通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建設,總投資達到2.3億元。此項目不僅是全縣的重點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在貴德縣投資規模最大的農業項目。

目前,園區內的90%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包括果蔬智能化溫室大棚、溫室遠程控制系統、智能化模塊、雲臺監控、排供水管網、電力管網、停車場、道路、圍欄、遊客接待中心、商業街等。

“我們從2月20日開始復工,現在到崗50多人,包括辦公人員、保安人員以及農業種植人員。現在涉及蔬菜種植的部分已經全面復工。”青海西通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李晉亞說。

李晉亞說:“因為疫情的影響再加上近日的低溫天氣,育苗將近推遲了一個多月,所以現在更要抓緊育苗,不負春光,為今年無土栽培的蔬菜全部上市、推廣西寧市場做準備。”公司還積極謀求與省內企業合作,以期獲得技術指導與服務,努力克服疫情影響。

在復工的同時,公司也將防疫工作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每天溫室大棚的屋頂天窗會全部打開,通四次風;園區裡每隔4小時,辦公區域每隔2小時進行消毒;在用工過程中,企業全部使用河西鎮上劉屯村、下劉屯村、下馬家村等當地村民。

“現在,我們都採用智能化控制系統管理這些溫室大棚。智能化控制系統通過傳感器能感知大棚內部溫度、溼度、光照度等各項環境指標,並對棚內水簾、遮陽板等設施實施監控,經由系統內部的大數據平臺分析後,為人們提供正確指示。比如,溫棚的溫度如果過高,系統就會發出提示,需要打開天窗、排風扇、溼簾等。”李晉亞說。

李晉亞說:“發展智慧農業能夠實現精細化操控管理,還能節省人力成本。溫室大棚溫度充足,使得蔬菜瓜果一年四季都能種植而不受季節影響,有利於增加產量。另外,無土栽培技術節約土地資源的同時還可降低蟲害對植物的影響,為人們提供高品質的蔬果。今年,我們還會繼續完善農產品追溯系統建設,消費者們在包裝上掃碼後,可以清楚看到蔬果何時育苗、栽種、成熟、採摘、包裝的,讓他們知道蔬果的品質是否新鮮。”

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中,村民們也轉變為新型職業農民。下劉屯村的村民羊正蓮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三年,2018年公司還送他們去江蘇進行技能培訓。羊正蓮有一個筆記本,上面貼著園區裡栽種的各式各樣蔬果的圖片,有小丑瓜、香爐瓜、老鼠瓜等,她還在旁邊認真做了筆記,寫下每一種蔬果的習性特徵。

“這裡的種植真的跟傳統種植有很大不同。傳統種植就是上化肥、翻地、大水漫灌,而在園區,葉菜類進行水培,果菜類則種植到基質槽中,種植起來也更加科學,在這裡我學到了很多現代農業的技術呢!”羊正蓮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