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我們成為仰望星空的人

黑格爾曾說:“一個民族,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這個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個民族每一個人都只關注自己的腳下,這個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我知道,黑格爾筆下所謂仰望星空的人,並不是在那漆黑的夜晚,倚靠在床沿透過窗戶的玻璃,或是端坐在寬敞的陽臺,更或者是躺在農家小屋的園子裡,亦或者是站立在城市高樓之巔,用那發亮的眼睛看星星、看月亮的人。他所說的仰望星空的人應該是讀書之人、學習之人、思考之人、思想之人,他們用獨特的視角、深邃的眼光、科學的思維,深入理解宇宙萬事萬物,從而產生對萬事萬物的認識和智慧。

閱讀,讓我們成為仰望星空的人

其實說到閱讀,我也是一個極熱愛讀書之人。但是和心中的女性偶像比起來還是差的極遠極遠的。遠的讓我覺得自己太過於渺小,儘管如此,我卻一直在堅持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閱讀了。讀書,能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讀書,能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氣質、優雅的人:讀書,能讓我們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那個自我是真正的自由之人,因為在讀書人的心裡,有著自己對萬事萬物不一樣的見解,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不會隨波逐流卻是一個極有性格的人。

閱讀,讓我們成為仰望星空的人

然而,當我們處於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裡,想要靜下心來閱讀似乎特變的困難。這個時代的人是那般的浮躁,看上去似乎每一個人都在閱讀,但是我認為沒有思考的閱讀,沒有讓自己的沉浸在書中的閱讀,都是虛假的閱讀,還算不上真正的閱讀。因為許多人讀後沒有內心的交織,也沒有來自深心的感悟。我依舊喜歡捧著書本,聞著書香一行一行的讀著,在讀的過程中,會深深地去思考問題,對人生,對世界發出自己的感嘆,這便是真正的閱讀。

總有人告訴我說:“我真的沒有時間去閱讀。”也總是有人跟我說:“看到書本我就會想要睡覺。”甚至還有人跟我說:“讀書沒有什麼用。”楊絳先生的話來回答你:“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了!”是啊,我們是不是也屬於這樣的一類人呢?不喜歡閱讀,卻經常漫思胡想,難免對人生的所指便也沒有深刻的理解。我們人的一生啊,何嘗不是在尋尋覓覓,總是想找到那處最美的屬於自己的風景。殊不知,風景就在遠方,而你卻從未踏出過你的腳,也不知道——閱讀,便是讓你近距離可以欣賞到不同卻是最美的風景。那便是你從閱讀中所獲得的知識與智慧,那才是最美,最簡單的風景,更是最簡單的幸福和財富。

高曉松曾說過:“生活不僅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們或許不知道詩和遠方在何處,但若是你從未去努力過,真正地去閱讀過,你又從哪裡去尋找自己呢?恐怕再怎麼行走,也是於事無補的。我喜歡葉老先生說:“有些人不怕旅行的艱苦,行走千里,爬上峨眉山頂欣賞日出,或者跑到甘肅敦煌欣賞壁畫等。”從實際的來看似乎沒有用,但是他們從山頂回來,從敦煌回來,胸襟擴大了,眼光也變得深遠了,回去後依舊做著各自的事情,但是無形中卻多了一種讓人敬佩的敢於行動的精神,這卻是如今的我們最缺乏的。

閱讀,讓我們成為仰望星空的人

高爾基說:“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死在那裡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書籍真的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沒有它們,人會變得無知、愚笨、粗鄙、甚至讓人厭惡吧?不去閱讀的話,如何解答人生所遇到的困難呢?不去閱讀的話,如何讓自己的身體和靈魂是一致的呢?不去閱讀的話,如何提升自己的人生品質呢?

我喜歡在每一天甦醒的、最安靜的時刻用來讀書的。在春風明媚的春日裡,我會坐在自己陽臺旁,靜靜地讀書:在炎熱的夏日裡,我會在自己的家鄉竹林中閱讀:在涼爽的秋天中,我會散步在河邊,坐在石階上去讀書:在寒冷的冬日裡,我會躲在溫暖的被子裡讀書。時光的美好就在你讀的書中,善良美好的日子離你越來越近。真正閱讀的人從來都不缺少自由的靈魂,他們的心靈無需任何設防,但是卻永遠無法攻陷!我想這正是那些英國紳士可以在廢墟前的圖書館認真的閱讀的勇氣,在戰爭面前這樣的閱讀不能改變什麼,卻最起碼他們的靈魂有了安放的地方,那顆內心堅定,神色坦然的心便是最安全的場所,靈魂在此刻從來就沒有畏懼過任何東西,哪怕是野蠻和黑暗的戰爭面前。

閱讀,讓我們成為仰望星空的人

我們就像柏拉圖說的那樣,每個人是有靈的。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精靈,它像是上天為人註定的一種天命與力量,讓人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走,不再迷失在荒漠裡,讓生命煥發神奇的光芒。人生其實就是一張拼圖而已,我們的人生就是在完成生命裡的拼圖。我們每做出一個抉擇,就好像是加上一片拼圖,而尚在未完成之前,是無法看到全貌的。是啊,一個人不走完生命的旅程,又如何看得見生命的樣子。即便是那樣,但我們心裡很清楚生命裡的味道是怎樣的,無非就是悲歡離合、幸福痛苦、酸甜苦辣、挫折成功。可是若一個人想要拼好自己人生的那一張圖,一定是要有願景的。如果沒有願景,拿到什麼就拼上去,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圖很難辨認,有些地方晦澀,有些地方燦爛,卻看不到整個人生所散發的光芒。

其實,在讀完這一本書之後,我才發現我們人一直都明白的道理。生命的意義有大有小的,就看你我如何對待了。或許平凡沒什麼不好,或許波濤洶湧也不一定壯觀,儘管如此我們為自己的人生在勾勒,併為之塗上更好的色彩。說到底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關懷、有痛苦可以受。這麼說來,有痛苦可以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因為人生是不斷的在改變的,人只要活著就會逐漸的老去,只要我們是主動與積極地,就算是遭遇苦難時,就能激發面對困難考驗,同時增加自己的專長,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閱讀,讓我們成為仰望星空的人

我們就這般在風和日麗的陽光下閱讀,每一次觸碰心靈、開啟思考,最終在愜意的情況遇見那個溫柔、敦厚、生動、豐富的自己。至於如何閱讀,我還是喜歡歌德的話語。他說:“經驗豐富的讀書人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上的話,另一隻眼睛卻看到紙的背面。”我們堅持一種無功利心的閱讀心境,就是堅持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我們堅持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是堅持了自己的生活的方式。

讀書是最好的修行,也是最簡單的高貴。唯有讀書,方能成就有趣的靈魂。讀一本好書,猶如與一位大師在深情對望,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讀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啟迪我們的智慧,開闊我們的視野,改變我們的思維。一個喜歡讀書的民族,未來必將充滿希望。

彌爾頓也說:“書籍並不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它也包藏著一種生命的潛力,與作者同樣地活躍。不僅如此,它還像一個寶瓶,把作者生機勃勃的智慧中最純淨的精華保存起來。”在浮躁的時代中,默默積蓄自己的良好力量。在未來的我們,這顆種子仍然會開在某個牆角里,安靜卻很爛漫的、執著卻真實的、簡單而快樂的。而且從心底明白和體會,閱讀,讓我們成為仰望星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