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一絲一毫不可鬆懈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充分認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性、艱鉅性、緊迫性,全面排查梳理今年工作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倒排工期、強力推進,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中國的脫貧攻堅成就有目共睹、世所罕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對理想社會的追求。今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我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一舉扭轉了從上世紀80年代貧困人口減到3000萬左右就減不動以及戴貧困縣帽子的越扶越多的趨勢,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到今年2月底,全國832個貧困縣中已有601個宣佈摘帽,179個正在進行退出檢查,未摘帽縣僅剩52個,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不僅如此,我國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正在加快,貧困治理能力明顯提升。事非經過不知難。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努力實現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脫貧理想,這一理想的達成,將為世界反貧困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脫貧攻堅任務尚未完成,一絲一毫不可鬆懈。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後任務越艱險。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尚未全部脫貧。剩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殘疾人的比例達到45.7%。這當中,又有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限制了一些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收入也相應減少,扶貧產品銷售和產業扶貧遭遇困難,不少扶貧項目停工,很多幫扶工作受到影響。近200萬已脫貧人口還有返貧的風險,近300萬邊緣人口也可能致貧,如何鞏固已有的脫貧成果,可以說難度很大。再加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屢禁不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仍有發生……如此等等,問題不容小覷。但凡有一絲一毫鬆懈,就有可能導致不能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不抱憂患的態度,行嗎?

脫貧攻堅已到最後衝刺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為我們吹響了衝鋒號。我們必須拼盡全力,克服疫情影響,攻堅克難完成各項任務,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嚴格考核開展普查,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說一千道一萬,人的因素最重要。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還要靠幹部隊伍的過硬作風。必須祛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做好各方面保障,讓基層扶貧幹部能夠輕裝上陣。我們相信,經過努力,我們將如期實現脫貧攻堅這一中華民族和人類歷史上的偉業。

學習時報評論員蘭文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