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數學應用題高級解法:合併思想的巧妙運用

小升初數學應用題高級解法:合併思想的巧妙運用

一、行程上下坡的合併思想

例:甲乙兩地相距48千米,其中一部分是上坡路,其餘是下坡路。某人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後沿原路返回。去時用了4小時12分,返回時用了3小時48分。已知自行車的上坡速度是每小時10千米,求自行車下坡的速度。

【分析】去時的上坡路就是返回時的下坡路去時的下坡路就是返回時的上坡路,將一去一回的過程合併起來,得到上坡路一共行了48千米,下坡路一共行了48千米,已知上坡速度是每小時10千米,所以上坡時間一共是48÷10=4.8小時,而一去一回的總時間是4小時12分+3小時48分=8小時,所以下坡時間一共是8-4.8=3.2小時,所以下坡速度是48÷3.2=15(km/h)

【解答】48÷10=4.8(小時)

4小時12分+3小時48分=(8小時)

8-4.8=3.2(小時)

48÷3.2=15(km/h)

二、雞兔交換的合併思想

例:雞和兔共有168條腿,如果將雞換成兔,兔又換成雞,則共有156條腿。問雞、兔各有多少隻?

【分析】第一步:因為“雞換成兔,兔又換成雞”,所以將前後兩種情況合併起來,得到雞的總數等於兔的總數也等於原來雞兔的總數,將合併後的一雞一兔捆綁在一起,則每一份有4+2=6條腿,(168+156)÷6=54份,所以合併後的雞有54只,兔有54只,原來雞兔的總數也是54只。

第二步:假設原來54只全是雞,則共有54×2=108條腿,而實際共有168條腿,少了168-108=60條腿,所以要將一部分雞變回兔,每變一隻,總腿數就減少4-2=2只,一共要變60÷2=30只,即兔的只數。

【解答】(168+156)÷(4+2)=54(只)

假設原來全是雞

兔:(168-54×2)÷(4-2)=30(只)

雞:54-30=24(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