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黑龍江省2020年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力爭達到1200萬畝

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探索建立了在深耕基礎上實施免耕播種的保護性耕作制度,在減輕風蝕水蝕、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強保墒抗旱能力方面效果明顯,有力推動了黑土耕地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提供了堅實保障。


頭條|黑龍江省2020年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力爭達到1200萬畝


為加快東北地區保護性耕作推廣應用,遏制黑土地退化,恢復提升耕地地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近日,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黑龍江省財政廳印發《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方案(2020-2025年)》。


據《方案》所述,黑龍江省將以玉米生產為重點,兼顧大豆等作物生產。2020年,全省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力爭達到1200萬畝。到2025年,全省實施面積力爭達到5200萬畝,佔到適宜區域耕地總面積的70%左右,形成較為完善的保護性耕作政策支撐體系、技術裝備體系和推廣應用體系,奠定全面推行保護性耕作的物質技術基礎,激發廣大農民和地方的積極性,形成良性發展的長效機制。經過持續努力,保護性耕作成為黑龍江省適宜區域農業主流耕作技術,耕地質量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提升,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增強。


《方案》指出,根據黑龍江省各地的氣候特點和土壤條件,重點區域放在適合保護性耕作面積比較集中的地區,

主要是第一到第三積溫帶的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綏化市等西部乾旱、半乾旱、鹽鹼、風沙地區和中南部地區的適宜區域耕地實施;其它降雨量比較充足或氣溫較低的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雞西市、雙鴨山市、伊春市、七臺河市、鶴崗市、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等適宜區域耕地,也要同步積極推進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


在行動實施進度上,《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計劃組織實施30個保護性耕作整體推進縣,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5200萬畝,其中2020年計劃實施1200萬畝;2021年計劃實施2000萬畝;2022年計劃實施2800萬畝;2023年計劃實施3600萬畝;2024年計劃實施4400萬畝;2025年計劃實施5200萬畝。


編輯:單哲 馮吉  審核:盧奕麗 王影 

主編:張學志    監製:李保國 王貴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