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投拓階段成本管理!!

房地產成本管理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成本核算型,講的是算的精、算的準、算的快;

第二階段:強調成本控制型,講的是不超目標成本,過程中定期回顧;

第三階段:即現階段是成本策劃型,主要是將成本管理前置化。這個過程中人們更關注成本的價值工程,成本的投入與產出(效益),強調前期策劃、全過程、如何花錢,強調標準化。

目前大部分房企還停留在粗放型向規範型過渡階段的轉化,處在控制型向策劃型轉變的階段,能否把成本事先策劃好,是現在企業成本管理的新趨勢。

房地產投拓階段成本管理!!

目標成本管理的重點就是成本策劃!而拿地前的成本策劃很多公司以拿地的可行性方案作為成果,每個公司可行性方案都不一樣,公司在做可行性報告時都會做以下幾點:

1、瞭解項目的概括,如項目信息、區域情況、基礎信息、項目概況小節;

2、做宏觀政策的分析,如對宏觀經濟、房地產政策分析、區域發展利好方向;

3、房地產市場分析,如當地的市場情況、區域市場情況、SWOT分析。

房地產投拓階段成本管理!!

結合以上幾點去給項目做定位,最後把得出的結論推導,如做出規劃設計初步方案、項目開發及銷售計劃、投資與收益的分析、綜合分析及結論。

如萬科拿地有七雙眼睛:

1、總經理的這雙眼睛看品牌、經營、發展、開發;

2、財務看的是內部收益率、淨收率、開發週期(建立項目經營準則);

3、營銷看的是土地屬性、市場競爭、客戶定位、建立客戶到土地的邏輯,回答客戶為什麼買;

4、成本看的是成本與市場的承受能力,需要市場回答的是總款的承受能力,這個區域對總價的承受能力。比如只有80萬,那你的建造標準成本測算出來是不是80萬,能不能滿足客戶群體,成本能不能滿足營銷的需求,所用成本一定要配合營銷,考慮總款的承受能力問題。

5、設計看的是如何按照目標客戶的要求做方案;

6、第六雙眼睛是營銷,主要通過對客戶需求挖掘,回答目標客戶的產品需求;

7、第七雙眼睛是設計營銷成本,主要是做產品測試,將深化方案與目標客戶作產品的測試。

1到4為第一階段,目的是找到客戶和設定的設計準則。

5到7雙眼睛主要是解決土地、客戶、產品三者之間的關係。

從形成初步方案到目標客戶訪談,再做初步方案的深化,然後做客戶產品檢驗,這樣產品定位才不會出現偏差。

房地產投拓階段成本管理!!

這七雙眼睛主要實現的是:對產品的精準定位,“打乒乓球”式的設計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在為最後的產品規劃做貢獻。

同時要注意拿地前應把控的重點:

1、拿跟企業戰略相關的地。在什麼區域拿地?拿什麼地?

2、是老闆去拿地,還是臨時的組織或拓展部(開發部)諮詢單位加企業牽頭人去拿地。

3、整合好各個板塊的資源,形成整體方案。標杆企業一般是拿地後6個月內,整個產品設計方案要全部完成,9個月開盤銷售,12個月現金流回正。

4、對地塊充分認識,做好決策。老闆的決策風險大,成本高,但效益也大。

總結:成本管理大多會忽視在投資拓展階段的風險研判上,往往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前期拿地、規劃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作用佔70%,如果投資階段的風險研判失敗,那麼對成本管理的影響是毀滅性的。做事要“先思後行”,想不明白就別指望能幹明白。在項目落地之後,要快速啟動工程、設計、成本、營銷等專業交圈的相關策劃,對整個項目如何運作有整體的思路,任何一個方面不進行籌劃,那麼帶來的後果就是需要用成本來買單。

成本管理也並不代表成本處處都要控制,應當講究花錢的價值導向性,錢不在於花多花少,而在於花的有沒有價值,該不該花;要站在營銷定位、項目設計等多個角度,以及項目的整體管理,進行成本管理的統籌規劃。綜上所述,成本管理就是前期成本策劃、中期合約優化與過程中動態監控,最後到結算評估形成一個閉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