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原本可以避免,只要你盡力!”心理學家:別再浪費你的機會

“痛苦原本可以避免,只要你盡力!”心理學家:別再浪費你的機會

你每天浪費多少個小時

如果你停止浪費眼前的機會,你的人生會是怎樣的?

如果你過去10年裡沒有逃避,把你想做得事情一一完成的話,今天的你,會是一個怎樣的你?

這是心理學家Jordan Peterson在一個演講中對年輕人發出的質問,振聾發聵,如晨鐘暮鼓讓人深省,指出了很多人不能實現自我目標和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

Jordan Peterson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臨床心理學家。他一直努力帶領著迷茫的年輕一代一同探索生命的意義,努力承擔起對未來的責任。

他在演講中說,他經常問在讀大學生你每天浪費多少個小時,或者你一週浪費多少個小時。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每天4~6個小時,主要花在低效率的閱讀、瀏覽視頻網站

刷手機看無關緊要的資訊和小視頻等等。

他統計了浪費的時間,一週20~25個小時,一個月100個小時,也就是2.5個工作周,每年浪費的時間相當於人們工作時間的一半。

浪費時間,就是在浪費變得更好的機會。每一個選擇,都會有兩種可能,因此會產生機會成本。機會成本便是我們浪費時間要付出的代價。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種方案時,被捨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機會成本是一個經濟學術語,它能非常貼切地說明人們在作出抉擇時產生的影響。

浪費眼前的時間和機會,沉浸於無意義的玩樂和低效的閱讀,相較於進行高效率學習、時刻為未來做著準備的人來說,將會付出巨大的機會成本。

Jordan Peterson教授說,這個世界上那些了不起的人,都能預見他們在數1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他們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他們都勇敢向前,因此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他對那些浪費機會的人說,你現在所經歷的一切痛苦,原本是可以被避免的,因為你心裡清楚,你一直都沒有盡力去成為最好的自己

怎麼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回首往事而不必陷於痛苦和自責?

那就是Jordan Peterson教授說的,“停止浪費你的機會,盡力去成為最好的自己!”

“痛苦原本可以避免,只要你盡力!”心理學家:別再浪費你的機會

如果你停止浪費眼前的機會,你的人生會怎樣?

一、回望過去,我們每個人都浪費了很多機會

如果讓你梳理過去的經歷,回望曾經的行為,你能保證說,“我沒有浪費過機會”嗎?

估計絕大多數人都不能保證!

因為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浪費一些時間和機會,有些時候自己也知道,這些浪費正在發生,但就是控制不住。

這些因為懶惰、自控力差、難以堅持等等原因造成的該做的事情沒有做,而把大量時間花在沒有效率和意義的事情上,實在是數不勝數。

比如,分明是計劃要寫一篇文章,可是手機上突然跳出一條熱點新聞,趕緊看,看一條還不過癮,還得把推薦的相關消息都看了,看完還不夠,還要主動去搜索事情的幕後新聞,一晃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這種研究精神值得敬佩,但是卻是花在了一些無聊的花邊新聞上,而要寫文章的安排卻被擱置了。

手機、pad等電子設備耗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有人用它們來工作,不工作的時候,有些人也放不下來。

上面的遊戲、視頻、資訊,應用商店裡的app琳琅滿目,應接不暇。隨便下載一個應用,都能讓人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在上面。但這些花費的時間絕大多數時候卻與個人的成長和進步毫不相關。

Jordan Peterson教授在學校的調查就發現,學生尤其如此。沒有自制力,美好的青春年華,浪費在了大量他認為無意義的事情上。

二、浪費機會,讓我們不自信,甚至失去前進的動力

你有沒有發現,當你沉浸在一些無聊的事情上的時候,你會發現很有趣,時間很好打發,但是過後卻覺得更加無聊,甚至感到空虛。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那些事情對你的生活沒有多大的意義,你並沒有從中產生收穫感和滿足感。

除了能解決無聊時的時間,並沒有給生活和學習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沒有解決當前或者未來的實際問題。

時日一長,這樣的事情反覆去做,人就會對此習以為常,慢慢喪失前進的動力,甚至失去奮鬥的信念。

人都是有惰性的,而且人的風險偏好總是把自己往安逸的方向推。

每個人在選擇的時候,都會選擇避開給自己帶來痛苦和折磨的事情。

一個人要成長和進步,就需要經歷一段又一段的磨鍊,有時候可能會感覺到堅持的不易。但是就好像攀爬一樣,你要爬到峰頂,必須得耐得住性子堅持往前爬。半途而廢是體會不到爬到山頂“一覽眾山小”的樂趣的。

機會的浪費,會讓我們失去成就感,也越來越不自信。

人的自信是建立在不斷的自我肯定的基礎上的,只有不斷堅持去做有成就感的事情,得到自我肯定,才會增強自信。

沒有把主要精力花在對現在和將來有意義的事情上,那就會削弱自己的成就感,甚至失去前進的動力。

有些人甚至在日復一日的浪費機會的行為中開始進行自我否定。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連嘗試的勇氣都不復存在。

Jordan Peterson教授在演講中說,你可以這樣問自己,如果這10年裡你沒有逃避去做你知道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如果你都一一把它們完成的話,今天的你會是一個怎樣的你?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那些了不起的人,他們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做到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痛苦原本可以避免,只要你盡力!”心理學家:別再浪費你的機會

高效的人是多麼有效率,超出你的想象

三、改變,成為最好的自己

改變,別再浪費你的機會,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是Jordan Peterson教授在演講中的呼籲。

要改變自己,需要從這三個方面開始著手。

1)糾正我們的行為,停止把事情變得更糟

Jordan Peterson教授說,這是另一件人們一直犯錯的事,不是把事情做好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因為他們充滿戾氣、怨恨、傲慢自大、虛偽狡詐或者犯有自我放棄傾向,或者說這些症狀混雜成一個絕對病態的合體。如果人們非常努力的去阻止和糾正自己的這些行為,他們將會變得無法預料的好。

我們要做到不浪費機會,首先就需要糾正和改變自己的錯誤行為。

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讓有些人變得充滿戾氣、怨恨,任何人和觀點他都要反對,聽不見任何勸諫,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結在外在的人或事情上;而傲慢自大、虛偽狡詐和自我放棄傾向等等混雜在一起,讓人更加不能虛心、安心地接受事情的本來面目。

下定決心,糾正這些錯誤的習慣和行為,停止把事情變得更糟,是激發潛能,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2)暴露在自己所逃避和恐懼的事物面前

Jordan Peterson教授說,如果你把某個人在他自願的前提下,暴露在他們所逃避和恐懼的事物面前,他們知道自己需要克服這些困難去達成他們所設定的目標。如果你能夠教會他們直面他們所恐懼的事物,他們會變得更強大,你無法預測他們的極限

同時,他說,你可以這樣問自己,如果這10年裡你沒有逃避去做你知道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以你自己的定義,以你自己的價值來衡量,如果你都一一把它們完成的話,今天的你會是一個怎樣的你

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那些了不起的人,這些人都能預見他們在數1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他們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他們都勇敢向前,因此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要敢於面對自己感到恐懼的事情,不再逃避,該做的事情鼓足勇氣去做。一次又一次地去想辦法完成它,堅持去完成想做和該做的事情,你就會變得非常不一樣,越來越強大。

3)珍視自己,盡力去成為最好的自己

有些人沒有足夠的自信,總覺得自己是無關緊要的,看不到自身的價值。

Jordan Peterson教授表達了自己對此的看法,每個人都可以是網絡中的一箇中心點,而且我們現在有了社交網絡就更容易明白,你一生中至少會認識1000個人,而每個人也都認識1000個人,所以你距離影響100萬人只有一人之隔,距影響10億人只有2人之隔。

你在世界之中,也與世界相連,並不是無關輕重。你的行為也可以影響身邊的人,進而影響到更大範圍的人。

這才是你如何與世界聯繫起來的方式,你所做的一切,就像朝水塘中扔一塊石頭,漣漪向外擴散,他們會帶來的連鎖效應完全在你的理解範圍之外,這意味著你所做的任何事和你所沒做的任何事都遠遠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你做或者不做一些事情,你對這個世界的影響都在產生。

因此,每一個人都要珍視自己,珍惜時光,不要浪費機會,盡力去成為最好的自己。

結語

如果因為現在的狀況感到痛苦,回望過去,卻發現浪費了太多的機會和時光。那就趕緊改變,別再浪費你的機會了!

一要糾正自己的行為,別再讓事情變得更糟;二要暴露在自己所逃避和恐懼的事物面前,勇敢地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三是要珍視自己,盡力去成為最好的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放棄!

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就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一生是開心而富有價值的一生。


-----------------------------

懂心理學就會讀心術?歡迎關注 @私享參謀 ,一起學點心理學,開心生活,不再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