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攝影,遠離六種“垃圾人”(2019版)

2016年9月,飛哥寫過這個題目

那天飛哥過38歲生日

從那以後,兩年半過去了

攝影圈的“垃圾人”真的是……

就沒有怎麼變少啊!!!

不變少也就罷了——

居然還多出幾種!!!

這讓平白從三十多變成四十多的飛哥

情何以堪?

不免把舊做添上兩味“猛料”

再向腌臢處狠狠刺上一回!

本文用了“玩”攝影這個詞,因為攝影確實是個好遊戲。遊戲這東西,大家一起玩永遠比一個人玩好玩得多,所以攝影人都喜歡有夥伴。

一個好夥伴能幫我們一直快快樂樂的進步,可要是一個壞夥伴……那就有點糟糕了哦!玩攝影,一定要避開壞夥伴。當然,如今“壞夥伴”又有了一個刻畫入骨的新名字—— “垃圾人”。

所謂垃圾人,飛哥找到一個傳神的描述:“他們到處跑來跑去,身上充滿了負面垃圾:充滿了沮喪、憤怒、忌妒、算計、仇恨,充滿了傲慢與偏見、貪心不滿足、抱怨、比較,充滿了見不得人好、愚昧、無知、煩惱、報復、和充滿了失望。隨著心中的垃圾堆積又堆積,他們終需找個地方傾倒;有時候,我們剛好碰上了,垃圾就往我們身上丟....”這樣的人,在攝影圈裡有嗎?不但有,還不少呢!梳理下來,影友圈子裡面的“垃圾人”,大概可以找到這麼六大類:

一聽批評就翻臉的“炮筒子”

這是影友中“垃圾人”數量最多的一種。突出特點是,拍片上癮,聽好話更上癮。有事沒事曬曬片子,主要目的就是“集贊”。

公平地說,有些作品拍的確實不錯。但是人無完人,影友的水平,如果說片子沒毛病那才是不正常的。要從幫助進步的角度上,能夠提出不足,就是找到了改正錯誤、提升自己的契機,是一件大好事,應該感謝人家才對。可是對於“炮筒子”來說,只要有人提出其作品的問題,那就算捅了馬蜂窩,立時就要怒火沖天,作出各種猛烈回擊。 最有意思的是,“炮筒子”的回擊是有針對性的:對年輕人,說你沒經驗;對老影友,說你老糊塗;對實幹派,說你愛嫉妒;對評論家,說你嘴把式。反正批評各有各的不對,只有他老人家永遠正確。加上炮筒子只要混的年頭長,總有幾個不錯的朋友,大家同氣連枝團結一心,必須把敢說不好的人罵化了為止(這在影友微信群裡最明顯,隨便一張爛片出來都是叫好如雲,偶爾有人提意見,馬上被從水平到人格立體化多角度攻擊)。久而久之,批評意見越來越少,而炮筒子的水平呢?在心滿意足之餘,也就穩定的一路爛下去了。

堅信事事有黑幕的“紅眼病”

“紅眼病”是“炮筒子”的升級版,他們已經不滿足於論壇和朋友圈“集贊”,而是積極參與到展覽、比賽當中,可是每次摘金奪銀的都是別人,自己習慣性名落孫山。“紅眼病”不會承認自己有問題,而是四處宣揚:別人成功背後都有隱情!為什麼某某作品獲獎,是因為他把評委“搞定”了。為什麼某某人獲得了榮譽,是他有什麼特殊的背景。總之,別人不咋地,靠歪招上位;自己最優秀,回回被人黑。

其實多數高規格的攝影活動都是比較乾淨的,優勝者確實技高一籌,對此“紅眼病”們心裡其實非常清楚(他要是真相信黑幕叢生,就不會屁顛屁顛到處投稿參賽了)。之所以宣揚“內幕說”,歸根到底是這些人覺得名落孫山在老婆孩子影友面前太沒有面子。或者就是心理上乾脆承受不了“自己不夠好”這個殘酷的現實,索性編一套說辭自欺欺人。可是日子久了,蒙人就蒙的自己都信了,把提高水平這件正事丟在一邊,整天自怨自艾真的變成了祥林嫂。更有甚者,看見別人成功拿獎就不平衡,必須要發一封舉報信噁心一下。一個遊戲玩成這個樣子,你說掃興不掃興?

活躍於各種山寨舞臺的“收藏家”

“收藏家”和“紅眼病”出自一門,同樣是參加正規活動名落孫山,他們可不會“屈從”於命運,而是“奮發圖強”——走山寨!反正現在肯花錢,總有人搭一個場子陪你玩。“美索不達米亞國際沙龍藝術巡迴展”,投不投?投!中國攝影大師傅協會,入不入?入!一年入選多少張合適?咋地也得有幾千張!只要花花綠綠的證書攢齊了糊一牆,回家蒙得住老婆孩子,出門蒙得住街坊鄰居,這就叫萬事大吉!

在所有“垃圾人”裡面,飛哥最同情的其實就是“收藏家”。他們何嘗不知道自己的“藏品純屬”野雞沒名、草鞋沒號——都是西貝貨。只不過被虛榮心把心態都扭曲了,寧可自欺欺人、寧可花錢上當,也要弄這麼個不值錢的虛名。可是自己底氣也不足,真遇上明白人,又不敢把這點“榮譽”拿出來見人。這份夾一頭藏一尾的難受勁兒,看著都替他尷尬(這段是飛哥兩年前寫的,這兩年真有幾位被吹鼓手捧得美了,開始拿著山寨證書耀武揚威,真是禮崩樂壞)。這樣的“垃圾人”,真是要有多遠離他就多遠嘍!

排斥一切新事物的“老法師”

很多老法師,都是手裡有些真本事,當年領過一陣子風騷的。但是這些年社會背景和文化思潮的發展太快,很多老法師文化水平有限,美育素養又不完整,就逐漸落寞起來。其實教育不足的問題,真不是某個人的責任,而是時代造成的(飛哥自己年紀比老法師小一些,文化水平算是不錯了,美育教育也還是一團糟)。只要勤奮學習,未必不能迎頭趕上。就算是自己沒有繼續學習的精力,在江湖上提攜後輩,發揮力所能及的作用,也一樣大有可為。當今攝影界一大批50歲、60歲以上的攝影家,年輕那會兒學校教育都不完備,但是自我提高仍然成為領軍人物,這就是很好的證明。

但有些“老法師”,一方面把自己多年來的觀點固定成了“信仰”,堅決不肯變化;一方面看年輕人怎麼都彆扭(老人看見新人乍起,那種看不慣和貶低,還真是誠摯而發自內心的),堅決不想讓路,那就只剩下一條路:打壓年輕人。這些年青年攝影人、新鮮思潮和作品甚多(其實主要是在國內新鮮,放到國際上多數也一般化),到哪裡都逃不過老法師的指責非議。有些地區的攝影組織因為把精力放在推新人上,被本地老攝影家戟指大罵,飛哥也是親眼見過的。其實就算新人出不來,老人的水平也不會就變得更好。攝影圈算一筆統購統銷的大帳,那絕對可是賠了。

跑馬圈地獨佔資源的“自了漢”

拍攝要善於發現新題材,能拍到“新鮮資源”總是讓人興奮不已。但是有些影友發現新鮮資源之後呢,他就認為……這個資源就是他的,別人不能碰。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的事情:某人在某地拍了一朵好花,拍完趕緊把花摘下來踩兩腳;某人看到一個水窪拍到一個好前景,拍完開著車從這個水窪來回碾幾道……這還是低層次影友的做法,水平高一點的就要對題材“跑馬佔地”了:某某地方某某資源明明是我發現的,你憑什麼來插一槓子?

佛家有一個名詞叫“自了漢”,指一種境界不高的修行者,修行的目的不是普度眾生,而是“度自己”。攝影圈也有“自了漢”,創作不是為了攝影藝術,而是滿足自己的“名利”二字。既然如此,自然是“好東西千萬不能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最好是資源只為我一個人所用,我用完了就消失,千萬不要讓別人也得到好處。這樣的人且不說“影友”,生活中交朋友,您願意搭理他嗎?

上綱上線亂砸人的“假道學”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是中國人的追求。言行合一的道學先生往往無趣,然有一腔正氣在。飛哥這樣嬉笑怒罵的人雖然不喜歡他們,內心也是敬重的。這裡反對的,是一種“假道學”。嘴上說得是道德文章,心裡想的可不是弘揚正氣,而是拿著道德武器打擊別人。 這種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上綱上線。貌似站在家國天下的高度上,實際是把髒水澆到和自己有不同意見者的頭上,歸根到底還是抬高自己、貶低他人。隨便扣帽子打棍子,讓一批人不敢出聲,是會讓我們的攝影圈越來越壞呢?越來越壞呢?還是越來越壞呢?

好了,六類垃圾人我放在這裡了。其實這六種人的思維方式,嚴格說起來只有三點:

第一,不肯正視自己的不足;

第二,不肯承認別人的成功;

第三,不管不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垃圾人的危害在於,無論何時何地受到他們的影響,那可就把基本價值觀跑偏了。價值觀一旦跑偏,後面怎麼做恐怕都不會有正面效果。實際上,這幾種垃圾人的思路,對我們的影響又豈止限於攝影呢?遠離他們,無論攝影還是生活,我們都會變得更好吧?

(作者系 中國攝影家協會培訓部長、攝影理論家 許華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