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1.文藝大師•雨果“追隨時代的巨人,跨越時空的王者”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一個普羅米修斯式的巨人,一位胸懷磅礴的激情、充沛的人道主義精神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一生為正義、光明和真理“鼓”與“呼”的鬥士和勇士。

人物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2.

文藝大師•閻肅把生活溶入創作讓內心真正共鳴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他常常跑基層,把官兵們的生活點滴作為自己的創作素材,他的作品裡飽含著的對兵、對民的深情,正是他內心最真實的寫照,即使昏迷,也依舊共鳴不絕。他永遠是一個兵,一個人民的優秀子弟兵。

人物簡介:

閻肅(1930年5月9日-2016年2月12日),男,漢族,河北保定人,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詞作家。歌劇《江姐》是閻肅的成名作,他還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總政雙擁晚會、文化部春節晚會、公安部春節晚會等大型晚會的總體設計、策劃、撰稿。2016年2月,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2019年9月獲“最美奮鬥者”稱號。


3.文藝大師•李安相伴相攜逐夢前行”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李安在好萊塢遇挫、蟄伏時,是妻子用“夢想”喚醒了他的堅持,這個曾經險些為生活放棄夢想的男人最終站在了奧斯卡的舞臺上,併成為最出色的導演之一。李安的成功讓我們重新相信了“夢想的力量”。

人物簡介: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臺灣省屏東縣潮州鎮,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1990年,執導首部電影《推手》,該片獲得了第2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特別獎。2000年執導武俠劇情片《臥虎藏龍》獲得了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2012年執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了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4.文藝大師•

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發出時代的強音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也是苦難的象徵。他的作品,充滿高尚的思想,流露對人間美好事物的追求。他用自己無法聽到的聲音,傾訴著對大自然的摯愛,對未來的憧憬。他憑著頑強的意志,扼住了命運的咽喉,發出了時代的最強音。

人物簡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他數量眾多的音樂作品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宏偉氣魄,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並預示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


5.文藝大師•豐子愷涵養德行的仁者,熱愛生活的智者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他的漫畫含蓄著人間的情味,他的散文彰顯著崇高的意味,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時有思想的書法家,是熱愛生活的智者。

人物簡介:

豐子愷(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清光緒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原名豐潤,又名仁、仍,字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豐子愷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書法家和翻譯家。


6.文藝大師·

陳寅格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你是享譽海內外的國學大師,站立潮頭的時代英雄;是誠曠世之大師,不世出之人傑。先生如精琢多面體之金剛石,一有光源即燦爛奪目。從先生可以見世界萬象,從世界萬象亦可以見先生。先生人雖沒,但其思想、學說之影響卻從未停止。堪稱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令人高山仰止,不勝敬慕!

人物簡介:

陳寅恪自1926年留學回國後,就任清華大學研究院教授,是當時清華“四大導師”之一。之後,成為清華大學唯一的中文系“合聘教授”,在師生中享有“蓋世奇才”、“教授的教授”、“太老師”等稱譽。大家稱他為“活字典”、“活辭書”。陳寅恪認為做論文,要求新資料、新見解。他從不要求學生用死記方法,而是鼓勵思考,他更反對“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桃李滿天下”,對陳寅恪來說,當之無愧。他為國家培養了許許多多的優秀人才,其中不乏如季羨林、蔣天樞等大師。陳寅恪一生治學秉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評價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7.文藝大師·錢鍾書“純淨讀書人風雅之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你是中國古典文化裡面最後一個風雅之士。你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譽為“博學鴻儒”“文化崑崙”毫不為過;你健談善辯,口若懸河,舌璨蓮花,雋思妙語,大有孟子、韓愈遺風。但你是一個純淨的讀書人,不但半點沒有在政治上向上爬的雅興,而且避之唯恐不及。

人物簡介:

錢鍾書,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錢”。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篇》。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錢鍾書的記憶能力是超凡的,他精通多種語言,能背誦無數的詩詞和文獻,能將經史子集隨手拈來、頭頭是道,比起今天電視上外強中乾的學術超女超男來判若雲泥。


8.文藝大師·梅葆玖“獻身戲曲終生無憾”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你嗓音甜美圓潤,唱唸字真韻美,表演端莊大方,耀目梨園百花榜,男是一人,女是一人。藝業精湛,基礎紮實,在青衣、花衫、刀馬旦、崑曲等諸行當技藝方面,均登峰踏頂。你為中國傳統文化服務一生,一生完美,一生幸福,死而無憾。

人物簡介:

梅葆玖,祖籍江蘇泰州,京劇演員 ,國家一級演員。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第九個孩子,梅派藝術傳人。10歲學藝,13歲登臺。他致力於梅派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就梅派藝術的弘揚來講,梅葆玖的影響力不言而喻,甚至對當今的京劇界來說也是舉足輕重。他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藝術傳人,其中有幾十位弟子現都已成為了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從戲曲傳承的角度來講,很少有梨園子弟的家人能夠從事戲曲藝術,梅葆玖先生不僅傳承梅蘭芳的藝術,而且他在這片特殊的土壤裡,每時每刻都在為戲曲藝術思考,甚至在陷入昏迷的前一天,都在指導弟子。


9.文藝大師·米開朗基羅追求完美堅持藝路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他平易,但又超凡脫俗;他無以倫比的藝術天賦和創造力全部獻給了藝術,他追求藝術真善美之表現力的執著與忠誠更是感人。他是無愧於那個時代,無愧於巨人的稱號的;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是人類天才、智慧和勇氣的結晶,他的光榮與成就屬於全人類。

人物簡介:

米開朗基羅,1475年生於佛羅倫薩共和國卡普雷塞,全名米開朗基羅·迪·洛多維科·博納羅蒂·西蒙尼,1564年在羅馬去世,時年88歲,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通才,集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於一身,與列奧納多·達芬奇和拉斐爾·聖齊奧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作為文藝復興的巨匠,以他超越時空的宏偉大作,在生前和後世都造成了無與倫比的巨大影響。他經歷人生坎坷和世態炎涼,使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帶有戲劇般的效果、磅礴的氣勢和人類的悲壯。


10.文藝大師·但丁“追求真理,世界文豪”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你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 一位詩人;你是世界上的大文豪,是那個時代的航向標。你是中古時期意大利文藝復興中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西方最傑出的詩人之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人物簡介:

意大利詩人但丁(1265~1321年)是歐洲由中世紀過渡到近代資本主義時期的文學巨匠、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1265年5月,但丁誕生在意大利佛羅倫薩一個貴族家庭裡。他從小喜歡讀詩。一生著作甚豐,《神曲》通過作者與地獄、煉獄及天堂中各種著名人物的對話,帶有“百科全書”性質,從中也可隱約窺見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歌頌了靈魂的美好與光明的引導,表達了執著地追求真理的思想。

名言如下:

1.愛惜光陰的人最怕浪費光陰;

2.容易發怒,是品格上最為顯著的弱點;

3.愛為美德的種子;

4.我們不僅要從自己的智慧中汲取清泉以供一飲,而且要摻雜一些從別人那裡採摘或蒐集來的玉液瓊漿,才能夠提供最甜美的蜜水;

5.我們唯一的悲哀,是生活於願望之中而沒有希望;

6.人不應像走獸一樣活著,而應當追求知識和美德。


11.文藝大師·新鳳霞 “唯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人間”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你有絕塵之美,毫無背景,不靠權勢,以技藝專長,上能驚動政要,下能感動百姓,為世人尊崇,為後人敬仰。絕唱響遏行雲,文章感動天地,品質傑如冰雪,受盡百般磨難,不為命運屈服。無風雨不知花之可惜,無患難不知才之可矜。

人物簡介:

新鳳霞6歲學京劇,13歲學評劇,15歲任主演,藝術上不斷革新,排演多部新劇目,創立了獨樹一幟的評劇“新派”藝術。被評為二十世紀的評劇皇后。文革中因堅持真理被迫害致殘,但身殘志堅,在繪畫和文學創作方面也取得很高的成績。方今中國,以藝人論,新鳳霞一人而已。


12.文藝大師·周汝昌“中華千秋一寸心,紅樓風雨夢中人”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你是紅學考證派集大成者,但常自謙說自己不是紅學界的。的確,你半個多世紀的治學之路一直熔鑄著傳統詩詞、文論、書法、禪宗、戲曲、民俗等中華文化的諸多方面,是通才更是紅學專才。數經動盪,初心不改,老當益壯,治學勤謹。

人物簡介:

周汝昌是中國紅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詩人、書法家,其所著的《紅樓夢新證》,被譽為“紅學方面一部劃時代的著作”。其後歷經數次紅學思想批判運動,始終堅守學術信念,“文革”結束後,周老出版十幾部紅學專著,涉及紅學領域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周老八十歲以後,幾近失聰和失明的狀態下,他每年仍有數部治學嚴謹的專著出版,令海內外學者矚目,令諸多後學汗顏。


13.文藝大師·郭德綱“人在江湖不由己,自濁自清自安然”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嬉笑怒罵百態生,酸甜苦辣味人生。燈紅酒綠名利場,擇一事業竟終生。你在爭議中堅守,在困境中追求,孰是孰非難斷定,發揚傳統終顯名。身為一個民間藝人,你將相聲藝術發展壯大,讓億萬觀眾又開始喜愛上這走下坡路的傳統藝術。

人物簡介:

現在大紅大紫的郭德綱,早在1995年就開始在北京打拼了。經歷過交不起房租,拿不出打車錢,被同行排擠,十數年的摸爬滾打終成一代相聲名家。郭德綱曾說:“萬幸,我一直在做我喜歡的事情。如果我還有什麼追求和願望的話,那就是我希望能說一輩子相聲,等到八十多歲還能跟于謙老師站在小茶館的舞臺給大家說相聲。”身處這燈紅酒綠,爭名逐利的江湖,唯一生存之道莫過於尋一能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


14.文藝大師·程硯秋“演戲蘭心質,做人君子風”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你並非天賦異稟,但你是刻苦非常。你獨創一派,自成一家。幽咽婉轉動人心,如怨如訴感人情,若斷若續的“程腔”打動了無數人。你敢於向命運說不,敢於向列強說不,敢於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是當之無愧的德藝雙馨的大藝術家。

人物簡介:

程硯秋早年學戲時,因腦後音較重,高音不足,低音有餘,曾被老先生評價為“祖師爺不賞飯”。但他經過自己刻苦努力,加上貴人幫助,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程派藝術”,成為京劇藝術大觀園裡的一朵奇葩。在抗日戰爭期間,程硯秋拒絕為日本侵略者演出,隱居北京青龍橋附近務農數載,表現了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


15.文藝大師·王蒙“萬里歸來年愈少,老當益壯書豪情”


2020屆高考“立德樹人”寫作素材分類積累系列之二:文藝大師


人物評詞:

你用真摯的筆寫出無數人的青春,無論是立馬少年還是耄耋老人,你的愛國愛民之心不曾改變。“人民藝術家”的榮譽是你筆耕不輟孕育出來的鮮花,生活給予你的全部,你都把它化作了泉水,洗滌我們的心靈,灌溉我們的國家。

人物簡介:

王蒙11歲便參加了黨的地下活動,19歲發表了首部長篇小說《青春萬歲》。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王蒙下放新疆,將十六載青春拋灑在了那遼闊雄奇的大地上。生活的一切,都是王蒙創作的源泉,大大小小的人事經歷全都化進了王蒙的文字中。進入新時代,已是耄耋之年的王蒙,創作熱情不減反增,每年都有數部作品問世。憑藉的是其對生活的熱愛,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2019年9月,王蒙榮獲“人民藝術家”稱號,而王蒙曾說自己是“一線勞動者”,並稱這種感覺“很牛”。


作者:朱鳳嵐 ,朱鳳嵐,高中語文教師,河北固安第一中學教研室主任,全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省骨幹教師,省級優秀班主任,正高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 廊坊市高中語文名師朱鳳嵐工作室理念:致良知、蘊良師、育良才。工作室主要研究語文教學的閱讀和寫作,不同文本閱讀,整本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