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鼎:高速公路不允許我們慢下來、停滯或掉頭

上海文件·勻速運動 / 張鼎:高速公路不允許我們慢下來、停滯或掉頭

“上海文件·勻速運動”展已在喜瑪拉雅美術館正式開幕,這一次邀請到了7位/組參展藝術家: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1980年生於甘肅,生活工作於上海。是在國際當代藝術界最為活躍的中國藝術家之一。他常創作的大型機械裝置作品具有強烈整體性:主題、形式元素與諸多作品部分的緊密聯繫讓他的展覽看起來不是眾多互相獨立作品的橫向陳列,而是一件結構縝密、縱向構築的巨大作品。他曾通過驚人的、有某種新粗暴主義意味的空間裝置將美術館空間轉變為華麗而荒誕的囹圄;在互不相干、相距甚遠的展覽空間之間搭建觀念性橋樑;邀請眾多風格迥異的樂隊、聲音藝術家在舞臺上同時進行演出,扭曲並壓縮聲音、影像、空間——在展覽現場發生的,往往不是創作成果,而是藝術創作過程。

/上海文件/勻速運動/

/策展人語/

張鼎時常用酷炫的材質和冷峻的結構,把卑微者們在平凡生活中的恐懼和憤怒,納入各種高反差的視覺/心理張力中。他的廣泛愛好和公司制的工作方式,以跨界和娛樂的樣式融合到他的作品中後,讓人在多重感官的強刺激中,體會冰冷現實和熾熱的自由意志間的複雜關係。

—— 杜曦雲

/上海文件/勻速運動/

/展覽現場/

首次於2018年在北京三個互相獨立的展覽空間展出的“安全屋”系列裝置探索了權力象徵、集體運動與“安全”概念的關係。政治力量中心區域帶有繁複裝飾的華燈是全知全能式力量的重要象徵,其燈光-監控-聲音複合結構籠罩了在公共空間中展開日常或非日常實踐的公眾,既確保了安全,又時刻起著監督防衛功能。對於藝術家來說,這是政治形式與藝術形態的典範式交匯點。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上海文件”展覽現場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安全屋#6》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安全屋#7》

“安全屋”系列作品以沉靜而複雜的三層結構方式演練了安全與非-安全、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等辯證關係,而藝術家曾數次談起的安迪·沃霍爾北京遊歷經歷也為作品肅穆的面貌添上了一層俱樂部氛圍的光暈。“安全屋”回顧了張鼎“肉鋪”及更早期系列創作的紛雜麵貌,預示了2019年“高速形式”展覽的運動邏輯。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蛋白質運動#1》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蛋白質運動#2》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蛋白質運動#3》

/張鼎/Zhang Ding/

/其他相關/

—— 張鼎的“高速形式”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高速形式」展覽現場

©️OCAT上海館

改裝過的代步車,載著觀者駛下一條仿真高速公路——張鼎的個展(“高速形式”,展期:2019年10月19日至2020年3月8日)在OCAT上海館的下沉庭院新館舉辦,離蘇州河北岸的舊址僅數百米遠。坐在自動駕駛、通過讀取地上的反射片進行轉彎的駕駛椅上,觀者徐徐駛過兩旁設有高速護欄的道路。合成的公路噪音透過巨大的揚聲器轟炸著耳膜,26組高速頻閃閃光燈如同測速照相機一般閃爍;常常用於表示方向與公路規則的LED標識,在此展示著電腦生成的、夜間行駛車輛的圖像。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高速形式」展覽現場

©️OCAT上海館

這種體驗既魅惑又引人焦慮。它有著電影的質感,夜間行駛的氛圍如同瑞恩·高斯林在《亡命駕駛》(2011)中的畫面,牆上鍍金奔馳車的照片則時髦得宛如蒸汽波專輯封面。但被限制在常用於身障人士代步的車內,人不禁感到虛弱且缺乏安全感,刺眼的燈光與聲軌的巨響加強了不安。不祥的綠色骷髏頭骨與脊骨LED圖像散佈在展廳中,暗示著道路安全宣傳標誌,一併還有“安全須知”,例如“請勿直視場內高速頻閃裝置”,和“請觀眾將雙腳放在踏板上,以防捲入車輪”。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高速形式」展覽現場

©️OCAT上海館

張鼎對基礎設施的探討基於此前的個展“安全屋”(展期:2018年8月4日至2018年9月4日),這個同樣引發焦慮的展覽於2018年在北京三個空間同時舉辦,其中在金杜藝術中心呈現的系列雕塑作品《安全屋 #1》(2018)結合了擴音喇叭,攝像頭與投光燈,將天安門廣場上兼具燈光、監控、廣播的多媒體柱作為靈感——同樣以安全為託辭(不同的是以反恐之名),實施管控。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高速形式」展覽現場

©️OCAT上海館

LED系列作品“高速形式 #3”(2019)同樣回到了“監視”的主題。一塊LED牌描繪了一名司機戴著全覆蓋頭盔坐在常規乘用車裡,如同在競速(與誰競速則不得而知),又彷彿在躲藏,以遮掩面部來避開道路上的大量監控;另一塊則顯示一輛車被從上空跟蹤,如同監控無人機俯拍的畫面。沿著展覽的軌跡轉過幾個彎,第三塊LED牌簡要地揭示了事實:我們的觀展全程都被拍攝記錄了下來。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高速形式」展覽現場

©️OCAT上海館

據張鼎的說法,他喜歡“快而平穩地”開著自己的寶馬汽車,尤其在夜色中。藝術家感興趣的不僅是監視與社會管控的無限蔓延,還是我們如何被廣義的經濟、社會與政治力量推動向前。高速公路不允許我們慢下來、停滯或掉頭,對於展廳的觀眾亦是如此,只得被代步車載著,按照張鼎預定的配速行進。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高速形式」展覽現場

©️OCAT上海館

《高速形式 #5》這件圖騰柱式的雕塑,鬥式座椅上是兩隻交配的犀牛,暗示著無休止與無可避免的主題。展覽資料將這件作品與2016年金融危機初顯時出現的術語“灰犀牛”聯繫起來,該術語用於描述“高概率、影響重大但被忽視的威脅”,與表示難以預測的“黑天鵝”事件相對。我們充分意識到了21世紀最為緊迫的問題,包括物種大量消亡、加劇的不平等與氣候變化等,但我們何時(或是否)會駛出匝道從而避免這些問題發生,卻始終沒有答案。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高速形式」展覽現場

©️OCAT上海館

無助地被載著朝向不明方向駛去的感受,愈發被軌道旁的一塊綠色LED骷髏燈牌《高速形式 #8》(2019)加深,燈牌的一旁是俄國詩人曼德爾施塔姆寫於1922年的詩歌《世紀》:“我的時代,我的野獸,誰能夠/直視你的雙眸/並用自己的血黏結起/兩個世紀的脊骨?”曼德爾施塔姆寫道,他自己那“美麗,悲哀時代”的脊骨已經碎裂,“流淌著,流淌著漠不關心/向著你致命的淤青”。近一百年過去,詩句時至今日仍然成立。

上海文件·匀速运动 / 张鼎:高速公路不允许我们慢下来、停滞或掉头

「佛跳牆」展覽現場

©️桃浦當代藝術中心

如此努力地與社會搏鬥,是張鼎的創作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也讓人想到藝術家2007年的作品《大時代》。這件作品歌劇般的視覺風格猶如費里尼的電影,將貧富差距凸顯出來,直指中國經濟“奇蹟”下的不平等。而2012年在上海桃浦當代藝術中心的展覽“佛跳牆”(展期:2012年6月2日至7月1日)是一場形式怪異的盛宴,伴有成對跳華爾茲的舞者和交響樂。展覽以食材極盡繁複的佳餚為名,反諷了中國暴發戶重視奢靡多過其實際價值的境況。廚師為觀者準備了張鼎版本的佛跳牆,而用於製作這道菜的動物被石膏翻模,如同中彈一般,鮮血像是從體內噴湧而出。

相對於“佛跳牆”,“高速形式”更加優雅,也更有野心。通過高速公路基礎設施的日常話語,他詢問我們所精心設計的結構(如開著鍍金的奔馳在夜幕中行駛般誘人)是否仍能為我們所用,還是說,它們已經坐進了實際的駕駛艙中,操控著我們。

翻譯:鐘山雨

當前展覽 what's on

徵稿啟事call for paper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