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干货: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所选的诗歌可分为几类?

独家干货: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所选的诗歌可分为几类?


从初中开始,我们就要进行诗歌鉴赏的学习和考试。尤其到了高中,诗歌鉴赏变得更加重要。虽然看起来诗歌鉴赏只有9分左右,在150分的试卷里只占6%。但实际上,诗歌鉴赏的9分并不好拿,而且诗歌鉴赏也是整个高考语文试卷中最难的部分。学好诗歌鉴赏,不但可以拉开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诗歌鉴赏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为通过学习诗歌鉴赏,你不仅仅是拿到诗歌鉴赏的9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整体的语文素养。


因此,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只要你把诗歌鉴赏这块最难啃的骨头拿下了,你的高考语文也就可以拿下,得高分不再是难事。


既然诗歌鉴赏这么难又这么关键,那么我们有必要对诗歌鉴赏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第一个问题是,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所选的诗歌究竟分为哪几种?笔者通过对近10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的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即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选的诗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其次是著名作家的非著名作品,然后是非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最后是非著名作家的非著名作品。下面我们一一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诗歌鉴赏的诗歌选的既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诗人,同时还是这个诗人写的大家都背的滚瓜烂熟的诗。比如李白杜甫的出现在课本或者经常提到的名诗。遇到这种情况,同学们应付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可能是出题者是为了公平起见。或者因为这种诗出题角度比较难创新。


其次是著名作家的非著名作品。就是说诗人是大家都熟悉的,但是所选的诗歌大家并不熟悉。比如2005年全国卷II选的就是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学生们都认识,也学过他的诗,但是这首诗大家却并未学过。所以这题所选的诗就是典型的非著名作家的非著名作品。2015年全国卷I所选的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6年全国卷I选的李白《金陵望汉江》、2018年全国卷I选的李贺《野歌》、2018年全国卷II选的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也都是属于这一类型。


然后是非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就是说诗人大家不认识,但是所选的诗大家都熟悉,只是不知道这首诗是这个人写的。比如大家都知道写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但是对于这首诗的作者曹松却知之甚少。不过在高考卷中,这种诗选的较少。


最后一类是非著名作家的非著名作品。也就是说命题人可以选择大家既不熟悉的诗人,也不是大家熟悉的诗歌。这种题往往比较难。属于刁钻刻薄的出题,典型的想跟全国高考学子建立仇恨关系。比如2019年全国卷II所选的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2010年全国卷I所选的刘孝绰《咏素蝶诗》 就属于这一类型。


其实这四种类型并不绝对。准确来说,著名和非著名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因为同样一首诗,有些阅读面广的同学就觉得很熟悉,有些不爱阅读的同学就很陌生。所以上面的区分,只是为了方便大家对诗歌鉴赏的选诗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想要做好诗歌鉴赏,关键还是要靠同学们自己平时多读多看多思考。


通过统计近十年的高考试卷,你会发现,高考卷中著名作家的非著名作品选的较多。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趋势,因为它既有一定的难度,也有利于命题者进行命题创新。同学们要对这一类诗歌进行重点学习。


以上是笔者对诗歌鉴赏选诗类别做的一个简单的分析。后续我会撰写一系列关于诗歌鉴赏解题方法的文章,将会针对这四种不同的诗歌进行专门的解题分析,以便让同学们更有针对性的去掌握不同类型诗歌的鉴赏方法。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