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定陶區鄉村振興服務隊:搞活農業產業 讓村民在家掙到錢

【開欄的話】2018年9月,山東省委選派千名幹部下基層,共有11個服務隊、110名幹部來菏澤開展幫扶工作。在菏澤這片熱土上,這些服務隊紮根基層、克服困難、擔當作為,有效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及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落實,取得了階段性成績。為深入挖掘服務隊幫扶故事,充分發揮典型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中共菏澤市委組織部聯合大眾網·海報新聞,開展“服務進行時”專題報道。今天推出第二篇,看省派菏澤市定陶區馬集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如何搞活農業產業,讓村民真正富起來。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劉進 徐德波 劉濤

“搞產業有風險,但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做;如果村裡沒有好的產業項目,村民還是不能真正的富起來。”自2018年9月進駐以來,省派菏澤市定陶區馬集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李正義就深深明白這個道理。菏澤是一個農業大市,菏澤鄉村振興的基礎是產業,產業振興的基礎在農業。一年多來,服務隊緊緊抓住發展農業產業這個關鍵點,在定陶因地制宜積極探索,以農業產業振興為“突破口”,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省派定陶区乡村振兴服务队:搞活农业产业 让村民在家挣到钱

省派菏澤市定陶區馬集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幫助村民建的葡萄棚

把產業搞起來,讓村民留在村裡

2018年9月27日,服務隊全體隊員集體到達了服務地——菏澤市定陶區馬集鎮,正式展開了對馬集鎮梁堂社區、袁堂社區、力本屯社區、張圈村、馬街村的服務工作。“這幾個村都是典型的農業種植村,以小麥和玉米為主,收益較低,導致村裡多數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在村裡的年輕人很多都流轉了土地,是村裡的種田大戶。”李正義說,如何提高農民收入,把土地用活,讓村民願意留在家裡,讓村子熱鬧起來,是服務隊首先考慮的問題。

摸清村裡的種植產業結構情況後,服務隊馬不停蹄,走訪農戶瞭解需求,外出考察學習外地經驗。“如何提高土地效益?需要改變現有種植結構,發展規模種植產業。”在李正義看來,選擇好種什麼?怎麼種?多大規模?如何說服村民願意種?這些問題是服務隊隊員們要面對的最關鍵問題。

經過多方考察,服務隊根據“適地適樹”“優選優種”的原則,最終選擇了適合當地生長條件的桃和葡萄。“我們考察後決定鼓勵村民種植油蟠7號、新黃1號桃和陽光玫瑰葡萄,這幾個都是新特優品種,如果能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種植,收益肯定不錯。”李正義說。

“家裡能掙錢了,還出去打什麼工?”

“要發展規模種植肯定就要有投入,有投入就會有風險,產業搞不起來,村民有可能就要蒙受損失,我們服務隊就是要把這個風險降到最低,讓村民有信心,大膽邁開步子往前走,即使有一天服務隊走了,產業還是能夠持續下去,增加村民的收入。”李正義明白,擺在服務隊面前的問題就是如何降低風險?讓村民信任服務隊,願意參與到規模化種植中來。

選品種、建園區、教技術、找銷路、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一年多來,服務隊的隊員們圍繞“最大限度降低風險”這個中心,最終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建起了110畝、140畝的兩個示範園。兩個示範園都有采摘區和商品區,並且種植了不同時間上市的品種,這樣便於銷售,示範園建好了,參與的村民賺錢了,後面的村民不用說就會主動要求種植了。

省派定陶区乡村振兴服务队:搞活农业产业 让村民在家挣到钱

省派菏澤市定陶區馬集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李正義與村民郭鳳魁在田間交流

馬街社區的村民郭鳳魁在村裡是一個膽大有幹勁的人,2019年初,他承包了服務隊搭建的18畝葡萄棚。記者採訪時,他正在葡萄園裡對葡萄進行剪枝整叉,對於葡萄將來的收成,他信心十足。

“省裡面的專家教我們管理,每週都來指導,技術有了,品種又好,明年結了果,每畝差不多能收入上萬元。”郭鳳魁介紹,現在他的兒子還在外面打工,如果明年葡萄園的收益好了,他準備讓兒子回來和他一起打理葡萄園,“家裡能掙錢了,還出去打什麼工?。”

今年,服務隊在幫扶的幾個村子裡準備再建幾個示範園區,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進來,真正地形成規模化種植的產業,打出名氣,形成地方品牌,擴寬銷售渠道。除了葡萄和桃種植示範園,服務隊還依託馬集鎮白菜王莊種植蔬菜的傳統,幫助該村建立了蔬菜示範基地,目標將該村打造成周邊的一個蔬菜種植基地。

注重打造新型社區,不搞老村莊修修補補

牽住生態振興的“牛鼻子”,推進“兩新”融合發展。在鄉村生態振興方面,服務隊的隊員們有著他們獨到的見解:“馬集鎮是菏澤市利用土地增減掛鉤的政策,推進‘兩新’融合發展的試點鄉鎮,我們認為,‘兩新’融合有利於從根本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因此,我們不搞老村莊的修修補補,而是注重打造新型社區。”

省派定陶区乡村振兴服务队:搞活农业产业 让村民在家挣到钱

馬集鎮注重打造新型社區

2019年,服務隊投資500萬元在馬集鎮中心社區建設了一座日處理能力1000方汙水處理廠,同時爭取到了國家發改委100萬元的補助資金用於鞏固提升馬集鎮安全飲水工程。此外,服務隊還為袁堂社區精心規劃並建成櫻花大道、主題廣場,使其成功申報第二批省級“美麗村居”建設試點,獲批600萬元配套資金。在鄉村生態環境治理方面,服務隊投資50萬元對馬集鎮附近的紅旗渠、南坡河進行了綜合治理修復,真正發揮其生態景觀、農田灌溉的作用。

建設老人日間照料、社區文化綜合活動中心,舉辦傳統文化宣傳,推動公益公墓建設,組織廣場舞培訓,舉辦廣場舞展演,開展美麗庭院創建……鄉村文化振興方面,在隊長李正義的帶領下,隊員們同樣做了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先後有300餘名婦女參加廣場舞培訓,1200餘家農戶參與淨化、美化、綠化庭院,評選出230戶星級美麗庭院。

省派定陶区乡村振兴服务队:搞活农业产业 让村民在家挣到钱

省派定陶區鄉村振興服務隊存檔的各自服務材料

培育新農人、

“領頭雁”引領鄉村組織振興

鄉村要振興,必須要有人才的“硬支撐”。“農村職業技能型人才不足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我們先後開辦了馬集鎮果樹種植、中式麵點、電商等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班9期,累計培訓農民700餘人次,並且有30多人成功創業。”李正義說,接受過職業技能培訓,在一定意義上,他們就是“新型農民”,或者說是“新農人”,這些人是未來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省派定陶区乡村振兴服务队:搞活农业产业 让村民在家挣到钱

改造建設村黨員活動室

梁堂社區的村民孔凡銀就是參加過培訓班後成功創業一位村民,如今他的小店在社區裡已經小有名氣,生意紅火。“真沒想到,有一天我還能掌握一門技能,自己開店當老闆,多虧了村裡的服務隊組織的培訓,改變了我的生活,也可以說是改變我的一生。”孔凡銀說。

自駐村服務以來,服務隊對馬集鎮39個行政村的200名“兩委”成員進行組織能力提升培訓,規範村黨員主題黨日活動,為村黨員上主題黨課,改造建設村黨員活動室,號召248名黨員參與‘亮身份、做承諾’活動,調整村黨支部書記,選拔年輕有為的黨員進村‘兩委’班子……經過一系列強化黨組織自身建設措施的實行,服務隊幫扶村的黨組織引領作用慢慢地凸顯出來,2019年,梁堂社區支部書記車世國被評為定陶區“頭雁工程”第一位。

對於最後一年的幫扶工作,李正義看著在葡萄園裡忙碌著的村民和已株株長勢喜人的葡萄,他信心十足:“今年我們的工作需要更細緻,也會更艱鉅,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差錯;我相信,我們建的這兩個示範園的效益一定會讓村民大吃一驚,我們引進這裡的種植產業一定能夠由一顆樹苗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