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女將軍

李貞出生於1907年,去世於1990年3月11日,少將軍銜,湖南省瀏陽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瀏東遊擊隊士兵委員會委員長,中共平江、吉安縣委軍事部部長,紅六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紅二方面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婦女學校校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政治部秘書長、西北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秘書長,最高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中國第一位女將軍

李貞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父親早逝,6歲即被送到一個醫生家裡當童養媳,起五更睡半夜,擔水、砍柴、做飯、洗衣樣樣都幹,經常捱打捱罵。1926年,18歲的李貞參加了婦女協會,不久擔任了鄉婦女協會委員長。1927年9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攻克瀏陽,李貞立即參加了瀏東遊擊隊。在一次戰鬥中,游擊隊被敵人包圍在獅子崖,戰剩六七個人,李貞捨身跳崖,因被樹枝檔住倖免遇難,突出敵人包圍,但已有身孕的李貞因此流產。1928年,王首道、張啟龍攻打張家坊,由李貞扮裝新娘,游擊隊員化裝成迎親隊伍,打下了張家坊。李貞在游擊隊裡是士兵委員會委員長,楊梅生丟了一支槍,按紀律應槍斃。李貞力主讓楊梅生戴罪立功,楊梅生免於一死,尋了個機會奪回叄支槍。楊梅生1955年授中將銜。李貞先後擔任平江、吉安縣委軍事部部長。1932年,李貞擔任湘贛邊區紅軍婦女團團政委。1933年,李貞擔任湘贛軍區醫務學校政委,安福縣委副書記,並曾到瑞金黨校學習。她還擔任紅6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紅二方面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抗日戰爭時期,李貞先在冀中,後回抗大學習,擔任八路軍婦女學校校長。以後歷任120師教導團組織科科長、師直屬政治處主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晉綏軍區政治部秘書長、西北野戰軍政治部直屬政治部主任、西北軍區政治部秘書長。

中國第一位女將軍

1955年,李貞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開國將帥中唯一的女性。也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肖華、鄧華、甘泗淇、李貞合影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位女將軍,李貞的威名早已傳揚中外,但她那頗為曲折的婚姻生活,卻至今鮮為人知。跟許多歷盡艱辛的革命前輩一樣,女將軍的感情道路也很不平坦,她曾經三次結婚,兩次離婚,在血與火交融的戎馬生涯中,飽嘗了愛情與婚姻的酸甜苦辣……第二個丈夫是張啟龍,第叄個丈夫是甘泗淇上將。她和甘泗淇有過的一個孩子,在長征中夭折。後來,甘泗淇、李貞撫養了20多個烈士遺孤。

中國第一位女將軍

在那個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年代,孤兒寡母是很難維持生計的。李貞6歲那年,母親含著眼淚對她說:“有個姓古的人家,家裡沒有女孩,希望找一個養女,媽打算讓你去,你願意嗎?”李貞看到家裡窮得連飯都吃不上,便點頭答應了。可是,她到古家之後,才發現自己不是來做養女的。古家已有3個女兒,這家的大女兒對李貞說:“嘻嘻!你還不知道哩,你是來給我弟弟做婆娘的。”李貞聽後,哭了。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是來做童養媳的。

中國第一位女將軍

1990年3月11日,李貞走完了她光輝的一生;人們含淚為她清理遺物時發現,這位參加革命64載的女將軍,除了記錄她赫赫戰功的4枚勳章外,其他的遺物簡單到稱得上“一貧如洗”——四把用了15年仍捨不得扔掉的舊藤椅;一個用了整整40年不肯更換的行軍箱;一臺用了14年的“雪花”牌單門電冰箱;11000元人民幣,2500元國庫券;戰爭年代留下的兩根小金條。李貞在遺囑中這樣安排她的遺物:一根金條捐給自己的家鄉瀏陽縣,一條捐給甘泗淇的家鄉寧鄉縣,用於發展教育事業;存款一分為二,一部分捐送北京市少年宮,一部分作為自己的黨費。看著李貞的遺物清單,在場的工作人員無不失聲痛哭。他們說,將軍心裡總是裝著人民,唯獨沒有她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