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監督網絡 約束“小微權力”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近日,白銀市紀委監委印發《關於加強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範和強化對村(社區)“小微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為全市基層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意見》的制定,不僅加強了對鄉村“小微權力”的監督制約,還結合我市實際,將街道、社區納入“小微權力”監督範圍,從清單釐權、流程確權、監督約權、陽光曬權、制度管權、紀律問權六個方面,推動基層“小微權力”實現全要素規範、全流程管理、全方位監督。

——清單“釐權”。要求各縣區黨委、政府牽頭負責,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重點圍繞村級(社區)“三資管理”、“三務”公開等方面,全面梳理、歸類、彙總村級(社區)組織和村(社區)幹部權責事項,制定權力清單。按照權責對等原則,對應制定責任清單和風險防控清單,實施 “小微權力”清單化管理,做到“清單之外再無權力”。

——流程“確權”。督促各鄉鎮(街道)黨委、政府按照精簡優化、便民務實的原則,編制各項權力運行的工作規範和流程,明確各項權力的法定依據、執行主體、運行界限、程序步驟、辦理時限、一次性告知和監督管理、責任追究等內容;編制工作流程圖解,明確事項主體,細化辦理程序,提高權力運行質效;建立反饋修正機制,不斷對權力運行流程再優化,對權力運行環節再規範。

——陽光“曬權”。堅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死角”公示公開原則,督促建立完善內容真實、公開及時、簡明易懂的權力透明公開機制,規範細化公開的內容、程序、形式、場所、時限等,實現政策規定、權力清單、運行程序、運行過程、運行結果“五公開”,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

——監督“約權”。按照監督“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要求,通過巡察監督、審計監管、專責監督、自我監督、群眾監督五個方面的監督,做細做實權力運行監督,把“清”和“廉”的要求貫徹到基層權力運行的各個環節。

——制度“管權”。督促健全完善村(社區)幹部及其親屬享受扶貧民生領域項目資金等情況的登記備案機制,群眾信訪舉報問題的受理辦理制度,村級(社區)重大事務決策的群眾評議制度,村(社區)幹部培訓的教育培訓機制等長效機制,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不斷提升制度機制的執行力和有效性。

——紀律“問權”。各縣(區)紀委監委要將規範基層“小微權力”運行情況作為縣鄉兩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的重點,制定完善違反基層“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相關規定的責任追究辦法,並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對“小微權力”運行不規範的,要督促整改提升。對查處的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等“四風”問題和優親厚友、虛報冒領等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要在縣(區)、鄉鎮(街道)進行“雙通報”,推動以案促改,倒逼主管部門、責任單位堵塞監管漏洞。

同時,《意見》還要求各縣區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紀檢監察機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根據各自職責,強化監督檢查,做好對口指導,推動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張智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