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碭山:“扶貧工廠”奏響“田園牧歌”

近年來,安徽省碭山縣碭城鎮在把現代農業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有機結合,以原生態田園為發展點,跳出農業抓農業,用“工業灶”煮香“農業飯”,打開鄉村產業發展新空間,“扶貧工廠”奏響現代農業地“田園牧歌”。

安徽砀山:“扶贫工厂”奏响“田园牧歌”

疫情防控不鬆勁,春耕生產湧春潮。4月10日,走進碭城鎮李屯村扶貧產業園,產業園裡的大棚車釐子已逐漸進入成熟期,20多名員工在採摘、除草、澆水等農業生產管理,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復工後的產業園一派生機,從城裡來的市民絡繹不絕,帶著孩子來這裡體驗自採等田園生活。據李屯村總支書記王俊新介紹,李屯產業園採用“田園綜合體+產業扶貧廠”的發展模式,園內有反季節種植大棚100餘個,有車釐子大櫻桃、食用菌、陽光玫瑰葡萄、冬雪桃等果蔬品種,成為集現代農業、觀光旅遊、自採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產業示範園。

安徽砀山:“扶贫工厂”奏响“田园牧歌”

據悉,在鄉村振興發展的道路上,碭城鎮黨委、政府創新思路,搶抓機遇,大力發展現代新型農業,為鄉村振興夯實基礎。為大規模發展車釐子種植,2019年,該縝利用廣德市結對幫扶碭山縣的扶貧資金,共建李屯村榮浩合作社扶貧櫻桃種植項目。該項目當年引進廣德縣幫扶資金330萬元,流轉李屯村貧困農戶土地530餘畝,一期建設智能雙層溫室鋼架大棚14座,同時建設單層鋼架大棚2座,用於繁育車釐子新品種。在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的同時,該項目給村集體每年帶來16.5萬元的經濟收入,促進了碭山水果產業的快速發展。2019年底,碭城鎮又引進安徽旭澤豐車釐子種植園區,園區總佔地面積約170畝地,目前已建造30個大棚等,載種車釐子等果樹,可帶動當地貧困戶數十戶。

為加快李屯扶貧產業園發展,碭城鎮加大對產業園的基礎建設投入,一是投入235萬元,新修6米寬、1.37公里的產業園區柏油路,接通了101省道,方便產業園名種水果蔬菜的交通運輸;二是實施“幸福溝”治理工程,總投資近30萬元,全長2830多米,治理後修建6座橋,貫通全村和農業示範園區內大小溝塘,解決了產業園和4000多畝農田的雨季排澇問題,成為一項綜合惠民工程;三是實施“律師扶貧公益林”項目,3月12日植樹節,該鎮聯合宿州市律師協會投資5萬元,在李屯村農業產業園和千畝櫻桃園區首批栽種1000株石楠、500棵紫薇、950棵柳樹和垂柳,用以綠化、美化人居環境和幸福溝護坡。

“我們跳出農業圈子抓農業,用工業企業理念發展現代農業,拓展鄉村振興產業的新空間,讓現代農業的‘長青藤’越長越長,‘增收瓜’越結越大;讓村民走出家門進廠門,既收‘地租錢’,又拿打工錢;讓李屯村的脫貧戶永不返貧,永遠幸福安康。”碭城鎮黨委書記、鎮長仇衛東信心滿滿地說。(李豔龍 李懷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