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孫武,姓孫,名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齊國內亂後,孫武從齊國流亡到吳國,潛心鑽研兵法,著成兵法十三篇。伍子胥舉薦,吳宮演兵,千古美談,輔助吳王闔閭經國治軍,顯名諸侯,孫子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軍事理論家,而且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指揮家,他在柏舉之戰率領吳軍大敗楚軍,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被尊為“兵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另外六部是《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唐李問對》,武經七書在宋代的地位和四書五經並列。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孫子兵法》是中國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理論著作,也是中國古籍在世界影響最大、最為廣泛的著作之一。《孫子兵法》曾被譽為“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遺孫子”。它所闡述的謀略思想和哲學思想,被廣泛地運用於軍事、政治、經濟等各領域中。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正是因為孫武在軍事科學這門具體科學中概括和總結出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學道理,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被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的三顆明星。魏源把《易經》《老子》和《孫子》並列,夫經之《易》也,子之《老》也,兵家之《孫》也,其道皆冒萬有,其心皆照宇宙,其術皆合天人、綜常變者也。南懷瑾稱道學三代,老子,兒子和孫子​。老子是《道德經》,兒子是《文子》,即計然子,計倪子,倪子,兒子​,孫子就是《孫子兵法》。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白圭將孫子和伊尹呂尚商鞅並列,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尉繚子將孫子和吳起管仲並列曰“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歷史上把孔孟稱為聖人,是文聖,孔子是文聖,孟子是文亞聖,那麼孫吳是武聖人,孫子是武聖,吳起是武亞聖。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宋之前武廟裡原來一直是武成王兵祖姜尚,兵聖孫武,明朝換成嶽武穆岳飛,兵聖孫武,嶽王廟遍佈全國,備受人民的尊崇和愛戴的,但是他抗擊的是女真人的侵略,而女真人又是滿族人的祖先,因此,在清朝建立以後,有關岳飛的《說岳全傳》等小說被全面禁燬,滿清統治者開始全力拔高關羽形象,以取代岳飛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以消除人民的反清意識。準確地說,中國的武聖人是民族英雄姜尚,孫武,岳飛,而關羽則是滿清統治者篡改和強加的一個“武聖人”。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原文【始計篇】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作戰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於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冑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芑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謀攻篇】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道冒萬有,心照宇宙,術合天人——世界第一兵書《孫子兵法》妙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