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落:鯨魚最後的溫柔


鯨魚,一個龐然大物,當它老去時,它的軀體也滋養了其他生物。

科學家給了鯨魚死亡併成為其他海洋生物的補給的過程一個浪漫的名字——鯨落。

而其沉入海底的時候,會不斷成為其他生物的食物,甚至能夠供給長達上百年。

鯨落:鯨魚最後的溫柔


我猜很多人都只知道這個詞,而不懂具體的意思,所以下面我將會給大家介紹有關“鯨落”的內容。

1

什麼叫鯨落?


所謂鯨落,就是指鯨魚死亡之後的過程。

當然,這樣說也並不是特別準確,這個落其實有兩個含義:

一個是指鯨魚死亡前後緩緩沉入海底的過程,

另外就是“生物群落”的意思,指的是鯨魚遺體被分解的過程中產生的生態系統。

鯨落:鯨魚最後的溫柔

而一頭鯨魚死亡後再到被完全分解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時間,

因此一頭鯨魚的遺體一般都能夠形成一個獨立的小生態系統,

所以它也和海底火山造成的熱液(黑煙囪)、大陸邊緣海底的冷泉併成為海洋深處的“綠洲”。


2

鯨落的過程是怎樣的?


這個過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我們可以用一個核桃來演化。


第一個階段是剝殼階段,就是其他生物,比如一些貝殼、小魚以及平時被它欺負的小蝦來吃外面的皮肉。


第二階段是吃核桃仁階段,畢竟殼已經剝開了,其他動物就可以吃內部的東西了。

而這一階段的參與者其實不太一樣,主要是一些長得像一堆蓬鬆的頭髮以及搞不清是蜘蛛還是螃蟹的海洋生物吃。

而這些生物的吃法可不一樣,他們是住在裡面吃,它不像之前的那些剝完殼之後就走了。

鯨落:鯨魚最後的溫柔

在上面這批海洋生物吃完之後,又有新的生物來了(感情拿這當餐館了?一批一批又一批)。


第三個階段是廚餘垃圾腐化階段,可能核桃吃得不是特別乾淨,於是就剩下了一些,而這部分就給一些微生物當作美餐來享用了。


最後一個階段,為新生物遮風擋雨的階段,在吃完核桃之後,堅硬的外殼往往被扔掉,而這也為一些小蟲子提供了棲息的地方。

而鯨魚的遺骨也是這樣的存在,它雖然只是一堆像石頭一樣的東西,但是很多小生物會附著在上面,長久地生存下去。


3

鯨落有何意義?


鯨落對於許多海洋生物來說,是一頓不小的每餐,因為鯨魚的體型非常大。

之前也有一些科學家對鱷魚做過實驗,即將一頭鱷魚的遺體放在海底(鱷落?),然後觀察其遺體被清理的情況。

而鱷魚的遺體遠不如鯨魚,在大半年之後就被消滅掉了。

而除了進行了物質循環以外,鯨落還使得新生物出現。

之前就有科學家在鯨魚的骨頭上發現了一種新的蠕蟲——吃骨蟲弗蘭克普萊斯(Osedax frankpressi) 和吃骨蟲羅賓普魯姆斯(Osedax rubiplumus),這兩種蟲長得像熒光棒,經常附著在鯨魚遺骨上吃一些有機質。

鯨落:鯨魚最後的溫柔


4

為何能夠被稱為奇觀?


據說,全球的自然形成的鯨落不足50處,足以見其稀缺程度。

當然,鯨落這個景觀的科學意義大於觀賞價值,一般人絕對欣賞不來的。

因為當你看到一堆奇奇怪怪的海洋生物圍著一堆白色的高度腐爛的肉瘋狂蠕動、手舞足蹈、搖曳多姿、緩慢爬行的時候,你絕對能夠暴瘦十斤。

鯨落:鯨魚最後的溫柔

言歸正傳,之所以這麼稀缺,是因為沒有人能夠隨時掌握所有鯨魚的動向,連一條鯨魚都很難跟蹤,更別說全部了。

鯨魚的壽命相對來說非常長,大部分鯨魚都可以生存50-60年,這就更加加劇了跟蹤的難度。

並且海洋環境比較多變,一些鯨魚的葬身處(姑且這麼說吧)是在深海的環境之中,壓力非常巨大,就算是對於有專業裝備的科學家來說也是難以抵達的。

所以,跟蹤鯨魚並尋找鯨落這樣耗費人力物力的事情就很少有人會做了。


寫在最後:

鯨魚的軀體很大,看上去也像是溫柔的動物,最後把自己的軀體貢獻給了養育它的自然。

而當它的心臟停止跳動,

它便開始落下,

看上去是一個生命的結束,

實際上是新的生命的開始。

正所謂:

巨鯨落,

萬物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