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影視:喜事全沒有,噩耗不打烊

長城影視:喜事全沒有,噩耗不打烊

長城影視:喜事全沒有,噩耗不打烊

近日,因長城影視違規披露信息導致股東權益受損,迎面奔來的將是一大波手持紙片價股票的長城股民。

长城影视:喜事全没有,噩耗不打烊

在經歷了長城公司近幾年來第N次不良信息的傳出之後,他們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可以找到除了被套牢割肉低價賣出之外,另一個出套的方式!反過來對於這家公司來說,最後一根稻草壓下來後,相信即使耶穌也救不了它了。

成也併購,敗也併購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想要專心做強主業,要併購;想要開拓副業,也要併購;想要積累內涵,要併購;而想要炒高股價博人眼球聲名顯赫,更要併購。

長城集團的輝煌過往,就是靠著且並且珍惜的方法,一飛沖天。

2014到2016年,無疑是長城集團的高光點。“內修枝丫,外提股價”是它的勝利宣言。

2014年,長城集團借殼江蘇宏寶於A股成功上市。當年7月,公司便以3億元價格獲得了四川聖達全部控制權,並變更為長城影視。接下來,長城集團越戰越勇,於2016年以9億對價收購杭州天目藥業。

至此,坊間所言的“長城系”主力架構便已組建完畢。

长城影视:喜事全没有,噩耗不打烊

長城影視出品電視劇《紅日》

從5.55的初始發行價格,於2015年6月達到26.38元/股的巔峰時刻。緊緊抓住廣大投資者心絃的,當然是一個個併購利好。畢竟,諾大一艘遊輪上,無論是臺上的舵手還是臺下的信徒,誰不盼望著分分鐘改頭換面,重裝上場呢?

2014年6月27日,長城影視公司牛刀小試,先以1.2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淨資產1795.5萬元的上海勝盟廣告有限公司全部股權,以1.84億元價格收購淨資產為1874.28萬元的浙江光線影視策劃有限公司80%股權,收購前後,公司股價開始上升,在20元每股左右徘徊;

接下來則是更為重頭的併購重組遊戲,長城影視通過支付現金的形式購買西藏山南東方龍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60%股權、諸暨長城國際影視創意園有限公司100%股權、上海微距廣告有限公司60%股權。

长城影视:喜事全没有,噩耗不打烊

相信在幾年之後,時任公司實際控制人趙銳勇在憶往昔崢嶸歲月時,腦海中迴盪的,應該還是“東方迪士尼”、“影視第一股”的回聲。只不過遺憾的是俱往矣,數昔日風流人物,卻不在今朝。

至於大量併購形成的超負荷商譽,從2015年巔峰時的1,097,239,371.68元到2018年的賬面972,940,716.06元,將近1.24億的差額絕大部分都是計提減值所致。

這也只是整體商譽減值的冰山一角,對比長城影視2019財務快報中慘淡的經營業績,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昨天形成的漫漫商譽終會讓長城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傷愈”。

經營不止,違規不停

前腳被通緝,後腳籤協議

講個笑話,2019年12月22日被法院微信懸賞財產線索的人,在2020年1月份還能正兒八經的以自己名義簽署公司控制權轉讓的協議。

以筆者淺薄的人生經驗來看,能夠做到被通緝又不耽誤忙事業的,除了已故拉登,便是今日長城。

2019年12月22日,杭州中級人民法院發佈微信懸賞,懸紅對象正是“長誠系”實控人趙銳勇、趙非凡父子的財產線索。卿本富人,奈何被全民搜錢?

所以還是應了那句話: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长城影视:喜事全没有,噩耗不打烊

事情起源還要從長城集團的瘋狂併購說起,話說當年長城集團雄心滿滿,出手大方,以高價併購為榮,以低價買入為恥,乾的全是燒錢的買賣。巧婦難為無米炊,為了堵住併購所需的現金缺口,趙氏門人沿用了股票質押的妙法。

14年上市的公司在15年8月份的時候,控股股東已經成功質押出了佔本公司總股本的20.03%,即10,523.64 萬股股票。而時至今日,長城子弟兵的股權質押比例紛紛突破90%。

到了2017年,質押成性的長城大佬轉換了思路,開始以上億的應收賬款為抵押物,向建行支行貸款1.3億元。可誰知,銀行催收後只追回了區區兩三百萬。冤頭債主,無奈的建行只能在2019年12月通過法院向社會公開申請,以10%的懸紅比例,求八方支援。

长城影视:喜事全没有,噩耗不打烊

後面追的急,前人自然跑的快。懸賞發佈僅僅幾十天過後,長影集團於2020年1月21日發佈公告,與懷遠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信隆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開展股權合作,擬轉讓公司控制權,成為持股49%的非控股股東。

可縱然再心急,對這家公司來說,想要迅速易主不太容易。如同姑娘找婆家總要事先跟左鄰右舍做做家風功課,急於龍鳳配的長城影視,面對孃家人的背景調查時,憑其斑斑劣跡,恐怕難以過關。

不論是按時間段來劃分,還是按照事件性質歸類,關於長城集團的不良史料總是內容滿滿。總的來說,這就是一家欠錢還不上,被人告法庭,股票遭凍結,私自搞貸款,最後還被曝光的類蟊賊組織。

其中值得濃墨重彩介紹的,則是趙銳勇與其弟趙銳均挪用公章,以長城影視名義向長城集團貸款3.5億,同時隱瞞不披露的故事。雖然這是元老趙銳勇自2018年11月份後又一違法擔保且拒不披露的力作,可結果卻嚴重的多。

畢竟紙已包不住火,如雪花一樣飛來的問詢函以及公開渠道徵集的利益受損股東信息都預示著一切遠不能簡單結束。

多次減持,急求下車

天理昭彰會有時

其實趙氏門人早已知道情況不妙。

雖然2017年5月份公司發佈了控股股東半年內不減持股票的公告並如約保持了按兵不動。但自打2019年開始,趙銳均便開始了股權甩賣,從2019年7月到2020年3月,主動減持210萬股,套現金額約750萬。

长城影视:喜事全没有,噩耗不打烊

唇亡齒寒,控股5%以上的股東見風向不對,也抓緊下車。持有長城7.75%股份的江蘇宏寶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2月份開始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股份4,443,700股,套現金額約1220萬元。

此外,積極尋找接盤俠也是近兩年長城集團的重中之重。簽訂2020年的股權轉讓和控制權變更協議之前,長城集團已進行了5次控制權轉讓嘗試。

更誇張的是,5次嘗試中的最後一次,發生在2019年12月24日。當時長城集團擬引進陝西中投、老鳳皇為及時雨,只不過,隨著證監會對這起重組事項的一系列盤問,參與者啞口無言被問的頭岑而淚潸,交易方案最終也不了了之。

但這依然不能阻礙趙氏集團金蟬脫殼的決心,所以僅僅過了1個月不到便發生了我們熟知的那個併購故事。

长城影视:喜事全没有,噩耗不打烊

很明顯,這就是一場不知道如何才能收尾,卻本應該很早之前就被強行制止的鬧劇。

為何在瘋狂併購時沒能及時有人降溫滅火、為何能夠允許企業股權達到如此高比例的質押、債臺高築之後為何還能繼續借款,以及惡行發生之時為何沒能及時覺察?

縱然四處噓聲、股價狂跌、傳票漫天甚至元兇獲罪都無法解答這些機制問題。

但值得防微杜漸的是,中國經濟體量日益上漲,影視傳媒產品逐漸成為消費熱區。可近兩年興起的文化市場改革逐漸開始讓偷偷作惡的公司露出馬腳,讓不守規矩的組織現出原形。

長城集團生在文化傳媒方興未艾的最好時代,也成長於制度不健全漏洞百出的最壞時代。由於其急於求成,好大喜功又不守規矩導致最後悲劇收場。

從當下來說,不知何時才會落下帷幕的新冠疫情嚴重打擊了影視行業。不需要參照任何數據,參與者們便能猜到今年電影行業的慘烈程度。

而這也告誡著每一個人都要睜大雙眼,對於想用灰色方法度過時艱的公司,一旦你不慎來也匆匆,指不定何時公司垮臺人跑路,別人留下的爛攤子,卻要你為此買單沖沖。

长城影视:喜事全没有,噩耗不打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