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是再吃“大鍋飯”!

上篇文章提到,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並非是走“回頭路”,但並未深入分析其原因,不少夥伴提出疑問,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要再吃“大鍋飯”嗎?今天就這個問題,再做進一步探討。

隨著農村的不斷髮展,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有著它新的時代背景與歷史使命,同時也有著新的發展方向,不是再吃“大鍋飯”。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是再吃“大鍋飯”!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時期歷史任務

現階段,大量農民選擇進城務工,大量耕地荒置、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成為農村面臨的嚴重問題。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時期歷史任務,並非組織村民再吃“大鍋飯”,而是將閒置的土地、房屋等資源以村集體為主體,進行股份化流轉集中,形成資源的適度規劃化,才能解決農業發展機械化、規模化,降低生產成本等問題。農民不僅擁有工資收入,同時享有股份分紅。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是再吃“大鍋飯”!


在實際的農業發展中,土地及經營主體的適度規模化,一直以農業企業為主。但企業經營具有不穩定性,據統計,國內企業的平均壽命僅有3.9年,因此在土地的集中流轉上具有極大風險。相對於企業的不穩定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則是穩定性較高的主體組織,同時具有對本地情況最為了解與熟悉的優勢,是進行土地適度規模化的最佳主體選擇。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是再吃“大鍋飯”!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我國農村集體資產總量龐大,截至 2017 年底,我國農村集體經濟賬面資產總額(不含西藏)為 3.44 萬億元,其中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佔比較大,分別為 44.6% 和 54.5%,全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等資源性資產共 66.9 億畝。

但是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存在發展嫉妒不均衡的現狀。其中,城中村、城郊村普遍較好,也多以物業經濟或多種經濟收入並存,純農村或山區村,則發展有限,多數收不抵支,負債累累。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是再吃“大鍋飯”!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問題

(1)、缺乏集體經濟發展意識:

部分區域對於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意識模糊,不夠重視,缺乏實際行動,不僅容易造成基層組織成員認知混亂,關注度低,在農村集體經濟整體發展上,創新和突破不夠,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缺乏長遠規劃,更缺乏地域鮮明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施亮點。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是再吃“大鍋飯”!


(2)、缺乏農村集體經濟有效發展機制和運營模式:

在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過程中,雖然經過土地、宅基等資源的確權和支持股權內部流轉等,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因為涉及分配權、管理權等各項不確定性因素,造成集體經濟在鄉村資源的集中和發展上,面臨較多實施困境,即集體經濟容易實現搭建架構,但缺乏有效運營和落地實施。

現有集體產權股份制合作經濟體,缺乏實施有效的內部運營和監管模式以及外部合作方案,不僅造成資源集中難,也同樣造成對外引入專業投資和運營合作難。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是再吃“大鍋飯”!

(3)、缺乏經營性收入:

現有集體經濟多數為資源租賃收入,既缺乏發達地區的物業經濟等綜合性收入,又缺乏農業現代化推進中的農業產業園發展性收益,但還要負擔較多的行政性公共產品服務,普遍收不抵支,因此在鄉村產業發展的整體統籌下,如何增加鄉村集體經濟的物業管理、資源合作等經營性收入非常關鍵。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是再吃“大鍋飯”!


(4)、缺乏有效管理運營人才:

村集體經濟缺乏合格管理人才,不僅面臨年齡結構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整體素質不高,也較少組織村支兩委和村民參與專業培訓和職業鍛鍊。對於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有著現實的人才阻礙。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是再吃“大鍋飯”!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方式——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要完成新時期的歷史任務,則需著重解決以上問題,其關鍵則在於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改變以往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能力水平較低的現狀及問題,通過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建立,從法人主體的建立、股權化資源流轉、監督管理制度、人才引入與激勵、對外經營合作、進入與退出機制設立等各方面規範農村經濟經濟主體的建立與發展。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不是再吃“大鍋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