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走出迷茫,才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前些日子,我和一位許久未見的好友約了下午茶。

她是我的大學校友,上學那會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姑娘,話不多,有點內向,屬於在人群中不會看第二眼的那種。畢業後,父母託關係讓她進了老家的銀行,身邊的親戚朋友都一個勁稱讚,羨慕她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好工作。

一年前的某天,她突然和我說,她感覺有點迷茫,想辭職。

人到中年走出迷茫,才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走出迷茫 ,才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

她告訴我:“3年多來,我每天做著枯燥無味的工作,守著不高也不低的工資,感覺自己未來30年的人生就這麼被決定了。我不想就這樣下去,但是卻不知道能做些什麼…”

每天晚上她都焦慮到睡不著,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被丟在水裡的泡騰片”,維持現狀就是自取滅亡。最終,她提出了辭職。

她開始嘗試各種不同的行業:覺得內向的性格限制了自己發展,於是逼迫著自己和別人打交道。

她嘗試做銷售,儘管每天都很努力,可業績卻始終超不過那些熱情開朗、天生散發著吸引力的人。她陷入了深深的挫敗中,覺得自己每一點努力都像是拳頭打在棉花上。

有一次,她看到了一本關於天賦優勢的書,她發現那些走出迷茫最後成功的人,無一例外都是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找對了適合的方向。她也嘗試著使用其中的SIGN模型,一個可以幫助發現自身天賦優勢的工具。

通過模型分析,她發現儘管自己性格內向,但是心思細膩,善於觀察生活,並且在寫作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她決定嘗試兼職寫文案,她不想錯過這個最後的機會。

那段時間,她白天工作,晚上回去寫作到深夜。一邊學習課程,一邊不斷接文案練習,一遍不行,就改十遍。她說,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才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即便辛苦,也不會覺得累。

漸漸地,她的文案質量越來越高,更多平臺開始找她寫文章。她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也擁有天賦。

如今一年過去,再次見面時的她,舉手投足間都洋溢著自信的氣息。她跳槽到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策劃,同時還為十幾個平臺兼職寫作。她告訴我,還好當初沒有選擇妥協,現在的每天都過得非常開心充實。

做著自己所熱愛工作的她,彷彿在發光,在人群中格外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