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我與安順的緣分僅僅是由一次支教開始的,18年八月,和支教隊其他七位成員因“一路黔行”活動相遇,結伴前往貴州安順,在縣城郊外的一個莊子開啟了暑期支教之行,在支教活動結束離開之前,我終於得以一位過客的身份遊覽老街一番。

安順是貴州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秦代即開始修建通馬車的“五尺道”,元代開始建鎮,明洪武年間由“阿達卜”正式定名“安順府”,明、清年間“商業之盛,甲於全省”。又因戰略地位重要,被稱為“黔之腹,滇之喉,蜀粵之唇齒”。

在前往安順以前,我唯一知道的當地景點便是黃果樹瀑布,而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依然要數石板老街。石板老街位於安順市中心,是以儒林路為代表的石板鋪成的街道,當地人因此成為石板街。前往儒林路上,由於施工和市政改造,正在拆除原本的街道,地圖指示的路無法到達,於是我決定繞道,從公路旁的一條小巷子進入,希望能看到老街原始的風貌。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整個老街呈方正佈局,因此較為順利的繞過施工場地,最終看到別具一格的老街模樣。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被磨到光滑的石板記錄著老街數載歷史的商業繁榮,而老街上的商鋪除卻現代化進程中被替代的部分,也依然留存著樸實與傳統。

走在石板老街上,與外面市區大商場形成鮮明的對比,我也有一種彷彿隔世的錯覺。一排排擺放的糧油製品,在店門口打瞌睡的大叔,勤勞熱情的阿姨……老街外,施工隊正在加緊改造的進程。

離開人流,走入側巷,許多由石頭和木材修建的舊市房屋,繞過彎曲的小路,找尋安順文廟的蹤跡。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問詢一位過路人,朝他手指的方向繼續向前,終於看到了安順文廟的大門。門樓莊嚴而不壓抑,氣派而不失樸實,老樹掩映著夕陽,由於到訪者較少而顯得更加寧靜平和。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離開文廟後,便向整個區域外圍試探著走去,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隨便走走看看。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沒有大海和絕美的湖泊,也少有高聳的大山,但安順的歷史卻像是一條蜿蜒的河流,細膩而緩慢。

老街如今由於城市規劃而改造得煥然一新,安順由於旅遊建設也日漸繁榮,但歷史沉澱的記憶連同它的一磚一瓦,甚至每一塊石板,都記錄著變遷和無奈。

在安順,我記錄更多的是人,是每一個與我生命交集都毫無關係的陌生人。

坐在門口乘涼的男人、點一支菸與貓為伴的老婆婆,路過街角的女孩...他們的生活究竟豐富或是平淡?抑或保留著美好的願望?這些我們在今天或是任何時候看來都無從知曉,但在這樣一個秀麗的古城,故事還會繼續上演。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安順——遺失的阿卜達


如果一句話來描述這裡,我覺得安順是一個讓人能輕易感受到平凡快樂的地方。

如果你也有幸去到那,請告訴我關於你的旅行記憶。

我是斑馬小z,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