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靜讀《小偷家族》

好多作者一輩子都在寫同一部小說

這句老話其實更適用於電影導演

王家衛一生都在拍一部《阿飛正傳》

李安曾說:“沒有事物是不變的,這是我電影的重心。人們希望相信某件事物,希望抓住某件事物,以獲得安全感,希望彼此信任。”

當我再次看完《小偷家族》的時候我確信,是枝裕和也是這樣的。

而《小偷家族》也是我今年唯一去電影院二刷的電影

以下影評部分有劇透

一個由謊言開始的故事

《小偷家族》是2011年《奇蹟》之後,又一部在大陸、香港、臺灣,均使用同一中文名的電影。

由於直譯和意譯選擇不同,這種統一的情況很少發生。

日文萬引き家族裡面的“引”有減法和牽引的意思

所以這部電影特地用萬引き來形容片中主人公柴田一家

這個詞專門用來指在商店百貨l裡假裝要買東西,然後偷東西的人

電影就在老爸阿治和兒子翔太在超市偷東西的行動裡開始

好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靜讀《小偷家族》

翔太年紀雖小,但與老爸配合無間毫不緊張

因為他相信老爸告訴他的

商店裡的物品沒有被消費之前,本來就不屬於任何一個人吧

之後,小偷家族一家紛紛登場

阿治的老婆柴田信代是洗衣店的女工,經常順手牽羊從客人的衣服裡偷個領帶夾之類的

奶奶初枝在柏青哥店順走別人的小鋼珠

而孫女亞紀在風俗店工作,她偷的東西比較特別,我們等會兒再說

一家人偷的東西五花八門,洗髮水啦,糖果啦什麼都有

除了生活必需品,他們還會偷一些有趣的東西

比如,魚竿

而這正是是枝裕和拍攝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

我最初看到《小愉家族》原型的這則新聞,吸引我的一個細節是釣魚竿。新聞裡面,這個小偷家族偷的物品有釣竿而釣魚是他們的業餘愛好。這個細節讓我覺得既悲哀又美好。生活就是這樣,千瘡百孔之中也會有美麗的瞬間,我想捕捉的正是這些瞬間。——是枝裕和

寄生啃老還是相濡以沫

但光靠小偷小摸肯定是無法在東京過活的,這家人真正仰賴的還是奶奶每個月6萬日元的退休金。

所以這個家庭的結構其實就一家人都沒有正經工作,孩子也不上學。

這家人就像一叢在文明社會邊緣長出來的雜草,不知道未來在何方但異常頑強。

如果只看文字描述來推想,他們一定生活的暗無天日吧。

可是在導演的鏡頭下卻完全不同

他們的生活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圍在一起吃沒什麼肉的火鍋

一起看“共享煙花”

自顧不暇的他們甚至還收留了一個被父母家暴的孩子

給這部電影打一顆星的人留言說“這電影三觀不正,那些孩子應該有更積極的生活方式”

但是如果我們對比這些孩子過去和現在的生活 :

翔太是在停車場被撿回來的,沒有柴田夫婦他可能早就死了

被撿回來的小女孩百合,剛開始餓的又黑又瘦,渾身是傷

來到柴田家之後,她有面筋吃,有了新發型(自家剪的),有了新衣服(偷來的)

好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靜讀《小偷家族》

更重要的是,她有了用心陪伴她的父母

最後一家人還去了海邊,那個海邊一點也不美

但是在後來,兩個孩子被警方“解救”之後

留在他們心中最美的還是在海邊的記憶

好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靜讀《小偷家族》

小女孩在警察局裡畫的畫,就是一家人在海邊開心的玩耍

困境中的魚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溼對方的身體,是為相濡以沫

奶奶初枝的老伴跟娶了別人,留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的生活。

小孫女亞紀是她老伴繼子家的大女兒,因為父母偏愛小女兒而離家出走,跟奶奶相依為命。

一群無處棲身的人就這樣聚到了一起,用僅有的一點愛互相取暖。

電影裡面還有一個隱藏的細節(衷心膜拜發現的大神)

奶奶退休金的銀行卡密碼是:1192 在日文裡的諧音是いいこに(要當好孩子)

《無人知曉》還是無人知曉

六月份在電影節第一次看到《小偷家族》的時候,我在短評裡面這樣寫:可以說是枝裕和的一部《有人知曉》,一如既往地扎心電影。

可當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發現自己錯了,這同樣是一部關於“無人知曉”的電影。

電影裡這樣的細節比比皆是

1,小翔太帶百合去偷東西,被小店的老爺爺發現了。老爺爺並沒有責怪他們,而是給了他們一些吃的,並告訴翔太:以後不要讓妹妹再做這樣的事情了。 這件事情對翔太的觸動很大,而當翔太再次和百合經過那家小店的時候,發現老爺爺已經去世了。

2,孫女亞紀在風俗店工作,她用的名字其實並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屬於她那個被偏愛的親妹妹的,是她偷來的。 而奶奶去她父母家時,問及她的下落,父母只推說是去了國外,她同樣無人知曉。

3,風燭殘年的奶奶在睡夢中去世,身負命案又害怕失去退休金的柴田夫婦選擇把她埋在在家裡。 並叮囑翔太,如果有人問起,要記住“奶奶從來沒有存在過

不僅人的生死無人知曉,人的心裡話同樣無人知曉。

好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靜讀《小偷家族》

奶奶在大家一起去海灘的時候,無聲的說:ありがとう(謝謝你們)

好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靜讀《小偷家族》

翔太坐上公交車回福利院,看著追車奔跑的阿治,無聲的說:お父さん(爸爸)

好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靜讀《小偷家族》

亞紀喜歡的4號客人是一個啞巴,他心裡想說的話說不出,只有一抹留在亞紀身上的眼淚。

(以上三個是我的淚目瞬間)

張信哲在《白月光》裡面這樣唱道:

白月光 心裡某個地方

那麼亮 卻那麼冰涼

每個人 都有一段悲傷

想隱藏 卻欲蓋彌彰

《小偷家族》裡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壞人”,只是每個人都有一段悲傷的“無人知曉”

只拍一部電影的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是一個很神奇的導演,因為他電影的打開方式與眾不同。

他的電影似乎充滿了矛盾。

每個故事都節奏緩慢的感覺可以停下來玩會兒手機,但是無數細節卻密密麻麻鑲嵌其中。

他的電影冷靜客觀不訴諸於主觀情緒渲染,卻悄悄藏了很多自己的痕跡進去。

亞紀風俗店的工牌是66號,那是是枝裕和的生日——6月6日

亞紀的妹妹愛吃蒙布朗蛋糕是是枝裕和最愛吃的甜食

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夫妻恩愛,生活富足,孩子優秀

但卻是如此脆弱,比如突然有人告訴你,你的孩子當時被抱錯了。

——置於《如父如子》

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父子不和,家庭重組,喪失親人

但卻彼此珍視——“下次來就是新年了吧”(與兒子有隔閡的父親送別主角時的喃喃自語)

——置於《步履不前》

是枝裕和很崇拜侯孝賢,拍出來的電影一樣的慢,他說是在“致敬時間

他電影裡的故事,因現實而破碎,用愛和時間來修補

他說:“我不喜歡主人公克服弱點、守護家人並拯救世界這樣的情節,更想描述沒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點骯髒的世界忽然變得美好的瞬間。”

這就是是枝裕和,他畢生都在拍同一部電影。

全文完

好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靜讀《小偷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