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瀟湘竹石圖》


蘇軾的《瀟湘竹石圖》

瀟湘竹石圖

蘇軾的《瀟湘竹石圖》

中國美術館

在中國美術館,有一幅北宋蘇東坡的《瀟湘竹石圖》。這幅圖長28釐米,寬105.6釐米,並不是在畫在紙上的,而是畫在絹上的絹本。這幅畫的結尾處,有蘇軾的題款,寫了五個字“軾為莘老作”。

當時東坡好友孫覺、劉摯二人,都以莘老為字。東坡題款稱"為莘老作",究竟是那個莘老?似乎不便武斷。因無論孫覺或劉摯,都有一個時期,在政治、思想、感情上,與東坡十分親近。以致後來孫、劉二人,與東坡同樣,被列名於"元佑黨籍"。"東坡集"中有許多詩、文、書札、或寄孫莘老,或寄劉莘老。不過,孫莘老又是東坡同年友,比較而論,蘇、孫之交比蘇、劉之交更加深厚,則可斷言。

查過古籍之後,莘老是孫覺,他跟蘇軾是同年的進士。而且是蘇軾的學生或者說亦師亦友。同時,他也是北宋的大書法家黃庭堅的岳父,黃庭堅又尊稱蘇軾是他的老師。孫覺要去湖州做官,於是蘇軾畫了這幅畫給孫覺。畫中,是蘇軾最擅長畫的石、竹子,竹子共有三重。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湖南省的零陵縣。一條瀟水和一條湘水合流在一起,遙接不遠處的洞庭湖,蒼茫一片。左側是一大一小兩塊頑石,不好看,但是很倔強,蹲踞在岸邊。幾層野竹子從底部抽出來。有一種扶搖直上的這種架勢,葉片好像在微風當中瑟瑟地搖曳。在石頭的遠方,竹的遠方,中間是長江,那麼遠處是迷茫的一片。

蘇軾的《瀟湘竹石圖》

圖中在石頭的旁邊可以看到有大段的文字,是湖南人楊元祥隸書題跋,"東坡竹石戲墨始見於湘中故家,綾背象軸如舊,越十五年,其家子孫物故,使婢售於市,偶餘見之,豈造物相成於予躬。惜綾軸已剝落矣。竟以石米易書。坡仙筆跡宛然可敬。予不能留意,專為梁臺柱聘君德甫獻,德甫乃好事博雅君子,故予不惜上。元祥。元統甲戌(元惠宗1334年)二月望書。"

蘇軾畫完這幅畫之後,經過收藏家不斷的過手。楊元祥是在市場上見到這幅畫,被收藏者為了換錢拿到市場上叫僕人來換錢,所以他見到了以後覺得很可惜,但是估計他自己又買不起,於是他就推薦德甫這個人,因為他喜歡蘇軾的字畫,所以推薦他買,最後就歸德甫收藏了。

這幅畫拖尾有葉湜、錢復、等元明題跋凡二十六家。題跋文字三千餘言,始於元惠宗元統甲戌年(1334年),止於明世宗嘉靖辛酉年(1561年)。《瀟湘竹石圖》構圖奇特,匠心獨運,長卷式構圖,高度的藝術概括使畫面充滿張力,使人在“窄窄畫幅”內如閱千里江山,這是以竹石寄託文人精神情懷的中國文人畫典範之作。

近千年來,《瀟湘竹石圖》輾轉漂泊,歸原北洋軍閥吳佩孚的秘書長白堅夫收藏。據一些文獻記載,當時白堅夫買了《枯木怪石圖》和《瀟湘竹石圖》兩幅畫。《枯木怪石圖》花了5000大洋,而《瀟湘竹石圖》只花了十塊大洋,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因為當時古董店的老闆,還有當時民國的這些收藏界的人認為《枯木怪石圖》是蘇軾畫的,而《瀟湘竹石圖》不是他畫的。後來白堅夫在民國的時候,把畫又賣給了日本大阪著名的收藏家族——阿部家族。《枯木怪石圖》據說賣了1萬大洋,而《瀟湘竹石圖》,日本人不太相信是蘇軾的。所以《瀟湘竹石圖》就留在了白堅夫的手裡頭,而《枯木怪石圖》當時就流失到了日本。

1961年,白堅夫來北京找到張珩和楊仁鎧先生。許麟廬帶白堅夫及《瀟湘竹石圖》來到鄧拓家。鄧拓以《燕山夜話》所得2千元稿費,加上變賣了手中24幅古畫款項買下《瀟湘竹石圖》。鄧拓購畫後旁徵博引寫出《蘇東坡〈瀟湘竹石圖卷題跋〉》一文,連畫一同在《人民日報》發表。

鄧拓購買此畫後,有人寫信檢舉鄧拓搞文物投機。劉少奇同志批示要嚴肅查處,幾乎所有中共中央常委和國家領導人都劃了圈。蕭勁光建議少奇同志“對事情要調查之後才好作結論。” 劉少奇即指示康生處理此事。經康生派人查清經過,認定“鄧拓在此問題上不但無罪而且有功”,由榮寶齋的王大山寫成調查報告送劉少奇,一場“買畫風波”得以了結。

蘇軾的《瀟湘竹石圖》

蘇軾的《瀟湘竹石圖》

蘇軾的《瀟湘竹石圖》

蘇軾的《瀟湘竹石圖》

那麼,這幅畫到底是真是假呢?所有的古畫永遠都沒法百分之百說他是真是假。1984年春,國家文物局組織謝稚柳、啟功、楊仁鎧、劉九庵、徐邦達等文物專家對《瀟湘竹石圖》鑑定,確認鄧拓保存並捐贈的《瀟湘竹石圖》是蘇東坡真跡。

但是這幅畫一直是有爭議的聲音的。有這麼幾個原因:

首先,就是楊元祥的題跋。如果寫字的楊元祥認為這就是蘇軾的畫,他捨得這樣去寫著這麼多字嗎?

其次,畫裡的竹子畫的很死板,一個一個的搭在一起的。跟那個生動的墨竹圖相比,顯得很死板。蘇軾不是專業畫家。但是他是一個有才情的人。我們通過蘇軾的書法、詩詞和他的人生履歷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文人。雖然說,蘇軾不是專業畫家,他畫畫不可能畫的像專業畫家那麼好,但是因為他的書法功底,他的畫應該是非常的活潑、瀟灑,而不應該是死板的。有些人認為,《瀟湘竹石圖》裡這個竹子畫的不像蘇軾的詩詞和他的人生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放達,不像是蘇軾的手筆。

文人畫的繪畫講究什麼呢?以書法的筆法來繪畫同時,把文人的修養、文人的見識畫到畫中來,所以他選擇的題材跟職業畫家不一樣,他會畫梅蘭竹菊,特別是畫竹子。也就是說,通過梅蘭竹菊這些特定的自然界的形象來表達文人,特別是文人士大夫的心胸、抱負、才學,更主要的是他對於人品的追求。這是託物言志,這就是文化最重要的書法的筆法。選材要選擇能夠象徵品德的這種繪畫題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