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話女郎山(全集)

大話女郎山

序言:本故事純屬虛構,以供娛樂。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們章丘這裡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講述的關於女郎山(城北山)的事,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

【1】

祥雲繚繞的 凌霄寶殿,玉帝與群仙同樂,一派歌舞昇平。

“人間是否又要改朝換代了?”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管理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凶禍福的當權者,玉帝問,“下界皇帝是否心繫百姓?”

太白金星忙上前回稟:“回玉帝,下界現在的皇帝還算是一位明君,應是太平盛世。朝代應再續......” 這位老邁年長的白鬚老者,手中持一柄光淨柔軟的拂塵,入道修遠,神格清高,面目慈祥、和和氣氣的老頭兒,總是主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託塔李天王:“哎~!我看不見得。改不改朝代,還不是玉帝一句話。”託塔李天王身穿鎧甲,頭戴金翅烏寶冠,左手託塔,武藝超群,法力深厚,又對玉帝忠心耿耿,在天界享有崇高而又重要的地位,如今也學會了溜鬚拍馬,阿諛奉承。

玉帝 聽罷,喜形於色,心說:還是李天王的話中聽。 “嗯,哈哈。其他各位仙家有何建議?。”

太上老君奏道:“玉帝,還是再聽聽下界眾生的意見吧?”眾仙點頭稱是。

玉帝心說:真囉嗦,不過我不能輕率下決議。“傳八仙來,他們常在人間走動,是最有發言權的。”玉帝對太白金星說。

太白金星即去傳旨。

不一會,鐵柺李、呂洞賓、何仙姑、韓湘子、張果老、藍采和、漢鍾離、曹國舅一起來到凌霄寶殿,好不熱鬧。

“參見玉帝。”八仙躬身施禮。

“仙卿平身。”

“謝玉帝。”

“寡人今天問你們一個問題,必須實事求是的回答,這可關係到人間眾生的福禍安寧。”

“什麼事?”鐵柺李問。

“下界可是太平盛世?”

 仙風道骨、神采飛揚的呂洞賓上前一步,“玉帝,是太平盛世。”

“不完全是,”曹國舅持不同意見。他穿著官服,腰繫玉帶,手持玉板,八仙中地位最尊貴的人物,國舅爺呀!

鐵柺李說:“玉帝您為什麼提這樣的問題?又為何說關係到人間眾生的福禍安寧?”鐵柺李雖是蓬頭卷鬚、黑臉巨眼,跛右腳的醜陋之態,心卻考慮周詳,不斷然發表主張。

玉帝說:“如果下界是太平盛世,就不會改朝換代,人們就免戰亂之苦。如果當今皇帝昏庸,哼!就會有一位新天子誕生。”

 “這......”八仙誰也不敢輕易發言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群仙也都看著八仙。

還是鐵柺李遇事沉著:“玉帝,請給我們一天的時間,我們到下界,做一番巡察,是不是太平盛世,我們會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覆。”

太白金星也上前道:“一天,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我看鐵柺李言之有理,玉帝,就應八仙之意,讓他們去巡察吧。”

玉帝一臉的不悅,但覺得八仙之言在理:“ 好吧。八仙就去巡察吧,明天來回復巡察之事。再作決議人間改朝換代之事。”

於是,八仙辭仙界來到人間。正是:

玉帝一言不經意,

眾仙附和心各異。

八仙之言主福禍,

蒼生安寧權者系。

【2】

從五嶽之首的泰山北望,餘脈在章丘境內而止。

“俗語云:山斷頭,出王侯。”看著這險峻的山的走向,鐵柺李對七仙說,“若是斷頭山處,再有一山,恐怕新天子就會在此處出生。走,去章丘城。”

頃刻,八仙走在章丘城的大街上。

城中人來人往,做買賣的,唱戲的,說書的,熙熙攘攘,一片繁華景象。

八仙找了一家客棧住下。通過樓上的窗戶,漢鍾離觀察城東的山,山斷頭!“快來看,這裡就是山斷頭的地方,向北,向西都沒有山。向東就是泰沂餘脈。頂多出一個宰相吧了。不會出皇帝的。”呂洞賓、韓湘子、何仙姑等點頭稱是。

張果老:“既然如此,我們還是下樓吃飯吧。”“走。”“好!”八仙一起來到樓下,點了當地特色酒菜,邊吃邊聊,邊聽邊問這百姓的生活,及對當今皇上的一些看法。

通過了解,所聞所見,百姓安居樂業,朝廷皇恩浩蕩,可算是太平盛世。八仙打算去京城看看。

藍采和:“吃完飯,我們就去京城了!”

“噓!”鐵柺李止住藍采和的話,“你們聽......”大家仔細的聽取旁坐上二人的交談。

“二哥,你聽說了沒有,城北一夜間長出一坐小土山來。”

“可不。我還聽風水先生說如果這山要比東山高了的話,我們這裡可出皇帝。”

“出皇帝,有什麼好,現在的皇帝不挺好的,我們有吃有喝,大人孩子快快樂樂的。出皇帝,就要打仗,一打仗,遭殃的還不是我們老百姓。”

“可不是。”

正在這時,走進了一個小孩子,“爹,又高了。”被稱作二哥說:“小寶,什麼又高了?”

“城北的山,又長高了 。”

眾人譁然,一起去城北看看新鮮。八仙也隨之來到城北。

果然 ,平地裡長出了一座山!

說是小山,也不過高出平地三尺有餘。

何仙姑對呂洞賓說:“師兄,依你之見,裡面是什麼玄機?”

仔細看罷,呂洞賓搖頭:“仙姑,其中玄機為兄不知,還是請教師傅吧。”

鐵柺李把柺杖撐好,喝了一口小酒,說:“不妙,此乃魔怪做活,可又一時瞧不出那方魔怪。”

“京城去不了了。”藍采和一臉的不高興。

“這倒是真的,咱們先回客棧,觀察幾日再做打算。”

【3】

八仙回到客棧,一夜無話。

次日,天矇矇亮,他人還在熟睡,唯鐵柺李隻身一人,來在城北,查視小山的貌相,從中找出一些異樣,好查出是何等魔怪做活,造此山,攪天下不安。

鐵柺李查視許久,無果。便坐下,將鐵柺放在身旁,歇息片刻。自言自語:“是不是玉帝有意為之,攪天下不安,特造此山,新天子誕生,是天意?”

就在這時,遠處有發光異物奔馳而來。

鐵柺李急忙撐拐站起,說時遲,那時快,隨著一聲似乎是牛叫之聲,異物已經來到鐵柺李近前,原來是一隻金牛。金牛並未停蹄,自顧疾馳而去。

地上留下一串大大的牛蹄印,不一會,牛蹄印又消失了。鐵柺李看罷,忙看奔向遠處的金牛,金牛好像是在圍著小山跑。

果然,帶著金光,伴著一聲牛叫,金牛又朝著鐵柺李的方向奔馳而來。與此同時,小山動了一動,長高一點。

金牛從鐵柺李面前疾馳而過,轉到了山後。鐵柺李仔細的觀察著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心想:“看看究竟怎麼回事,再做定奪。”

這時又聞得一聲牛叫,金光又一閃而過,這是第三圈了,小山在牛叫的同時,又長高了一點。

鐵柺李等了許久不見有動靜,金牛也不知去向,便來到小山之上。

“喔喔喔”,雄雞報曉,天已經大亮了,一輪紅日從城東山後探出了頭。

鐵柺李在山上走來走去,山,比昨天長高了三尺三。金牛地跑過的蹄印蹤跡全無,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有誰會知道“金牛叫三聲,繞三圈,此山長了三尺三。”鐵柺李點點頭,喝了一口酒,便向客棧走去......

回到客棧,店客們已經進進出出,而對城北之事全然不知,包括剩餘七仙。

吃過早飯,鐵柺李對七仙說:“為了更真實的瞭解人間疾苦,完成玉帝給我們的任務,大家還是分頭行動吧。”漢鍾離、呂洞賓等七仙表示贊同。

“呂洞賓、韓湘子,你們一路北上;張果老、藍采和,你二人西去京城;曹國舅、漢鍾離你倆南下江南;查看人間疾苦。我和仙姑在此地查查此山的來由。三個月後,章丘城中再聚。”

八仙無異議,依依惜別,呂洞賓、韓湘子北上,張果老、藍采和西去,曹國舅、漢鍾離南下,鐵柺李、何仙姑留在章丘城。

眾仙走後,鐵柺李把自己早晨看到的跟何仙姑描述了一遍。

何仙姑說“師傅,你看著金牛是何方魔怪?會不會是牛魔王之作?”

“仙姑所言有理,我也有此種猜測。我看這樣:仙姑你在城中留意此山的變化,黎明時分去城北,看一看金牛會不會再次出現,山有沒有再次長高,你千萬不能驚了金牛。”

何仙姑:“師父放心,小徒謹記。”

師徒離別。

【4】

自從觀音菩薩收了紅孩兒,牛魔王思兒心切,曾冒著被收服的險境闖見紅孩兒。

觀音菩薩沒有見怪,倒是好言相勸,紅孩兒也現身說法,不幾日,牛魔王也動了歸順之心:“盟弟孫悟空現已是鬥戰勝佛,兒子也已是觀世音的善財童子......哎!歸順了吧!也算是有個善果。”

在觀音菩薩的引薦下,玉帝冊封牛魔王仙職,管仙凡兩界之牛。牛魔王竊喜:孫猴子管馬,馬馬虎虎。我管牛一定要牛氣沖天!

這就是鐵柺李要找牛魔王的原因所在。

仙界。仙牛宮。

鐵柺李見到牛魔王開門見山:“牛兄,下界金牛之事可知曉?”

“金牛,什麼金牛?俺老牛不知呀。”牛魔王不敢直視鐵柺李,用眼角偷偷的瞧了一眼鐵柺李,支支吾吾。

“果真不知?還望牛兄幫忙。”

“果真不知!”牛魔王一口咬定,態度堅決,“這忙俺老牛幫不上。”

“幫不上?我打死金牛,可別怪我八仙沒給你面子。”鐵柺李有些氣憤,不過有求於人,不得不緩和一下語氣,“牛兄,好好想想,你想好,一會我再來。”

“不用來了,真幫不上忙。”牛魔王沒有一點回旋的餘地。

聽完,鐵柺李憤然離去。走,不是辦法,還是找孫悟空來幫忙。

於是,頃刻鐵柺李置身於花果山之中。花果山鳥語花香、飛瀑急湍、風景如畫。雲山霧海,如臨仙境。

鐵柺李向孫悟空講述章丘城金牛造山攪天下大亂,仙牛宮拜訪牛魔王的經過。“聖佛,還望能幫忙。”

聽鐵柺李說明來由後,鬥戰勝佛孫悟空嘻嘻道:“不關我事,不管,不管。八仙把金牛降服,豈不發財了。到時候別忘了給我一份?嘻嘻。”

“聖佛,我能降伏,就不勞駕您出馬了,還望聖佛出面,勸牛魔王收了金牛,免凡間戰亂,百姓之苦呀。想當年,大聖幫金蟬子轉世的唐僧去取經,不也是造福黎庶,解百姓於苦海......”鐵柺李看不出金牛是何方魔怪,降服與否,還拿不準,就想圖個便以之法。

“嘻嘻,好好好,俺老孫說說看,行與不行,只有看造化了。走,老孫去了!”眨眼間,鬥戰勝佛一去了仙界。

仙牛宮。

“ 牛兄長 ,小弟悟空前來拜訪。”

“呀呀,孫賢弟,來快坐。上好茶。”

“牛哥,謝了。”孫悟空喝了一口茶,“好茶!是不是下界送你的?還是......”

“不瞞賢弟,這是李天王送的。味道還可以吧。” 

“嘻嘻!李天王給你送的?!不可能,不可能。除非李天王有求與你。嘻嘻。”

“你真是猴精,”牛魔王屏退左右,輕輕地湊到孫悟空的耳邊,“不瞞賢弟,我替李天王在下界造了一座山。”

“一包茶,造一座山。這豈不是賠本的生意,不是你老牛的作風,我不信,不信。”

“你真是猴精,不瞞賢弟,李天王還送我一頭小金牛......你可不要對任何人講。”

一聽到小金牛,孫悟空已經明白了八九,卻故作不明白,“造山何用?”

“不瞞賢弟,聽李天王說,這是玉帝之意。在泰山之北,黃河之南,泰沂餘脈,山斷頭之處,造一山,可出一天子。現在玉帝知道人間祥和,太平盛世,沒理由改朝換代,李天王才出此策,討好玉帝。你說,我能不照辦?”

“好你一個老牛,玉帝讓你管牛,你倒好,不分好歹,道幫起讓人間苦亂的忙。這要傳出去,你你...嗨!”大聖一副替牛魔王著急的樣子。

“這也是天機,其實我不該告訴你,誰讓我們是兄弟,就連你大嫂都不知道。這怎麼會傳出去?”

“傳不出去?你還不知道吧,仙凡兩界都知道了。你的金牛叫三聲,繞地三圈,平地長高三尺三。乖乖!就你不知道。你替玉帝和李天王當了替罪羊了。俺真替你叫冤...”

牛魔王一聽,傻了:“那可怎麼辦?”

孫悟空見狀,中計了,心裡暗暗發笑,一頭笨牛。“怎麼辦,找個破解之法,讓山長不成,不就得了。”孫悟空繼續牽著牛魔王的鼻子,讓他跟著自己的思路走。

“不瞞賢弟,我還真有法讓這山長不成,不過賢弟可要幫我。” 是“不瞞賢弟”,真是一頭笨牛!

“好好好,只要有辦法,俺老孫替你辦了,不用牛大哥出面。豈不兩全其美,一不得罪李天王,二不會造成天下大亂。”

“多謝賢弟。如此這般,這般...山就不會長了。”牛魔王對孫悟空感激之情,難以言表,把破解之法一一說了個明白。

“小意思,俺老孫辦事你放心。說辦就辦,俺老孫去也!”說完一個筋斗便來到了花果山。

花果山水簾洞。

小猴們正在和鐵柺李閒聊,一小猴跑進來稟報,“仙爺,我們大王回來了,一臉的高興。”鐵柺李聽罷,舒展了一下緊縮的雙眉,“聖佛,可有辦法?”

“哎!不好說,不好說。幫不了啊。”

“連聖佛都幫不了,我看這真是天意。可憐人間的百姓...小仙就此別過,後會有期。”鐵柺李無可奈何的搖搖頭,徑直朝洞外走去。

“鐵柺李留步。我幫不了,你自己可以解決。求人不如求己。”鬥戰勝佛見鐵柺李憂民之態,不再遊戲與他,“來,俺老孫告訴你一法,如此這般.....”孫悟空把其中的奧秘與破解之法一一告訴了鐵柺李。

鐵柺李得到指點,心中豁然明朗,原來如此。謝過孫悟空,速回章丘城。

【5】

西關是章丘城外緊鄰的一個小村落,住著十幾戶人家 ,多以種菜為生。

那日在客棧吃酒的被叫做“二哥”的,就是西關人,姓高,排行老二,大家都叫他“高二哥”。

高二哥家有一畝良田,娶妻李氏,生一子小寶,吃喝無憂,日子過得很滋潤。高二哥經常進城賣菜,買完菜高興了就到客棧中,喝一盅。

出章丘城西門,西關外是一馬平川,土地肥沃,可謂是一個大糧倉。新長出的小山,就在西關村的土地上,良田變成山,村民都很著急,可有沒有辦法,乾著急。唯有高老大不急。

高老大是誰? 高二哥的兄長。高老大也有一畝地,種著一園子菜,特別是他種的梢瓜(一種類似黃瓜,比黃瓜粗、長、脆)很出名。高老大是一個很貪婪、嫉妒的人,假如有人看中他的梢瓜,就把價格抬得高高的。假如別人種的菜比他的好,他恨不得上去踩幾腳。他的為人比起高二哥差遠了,鄉鄰對他沒有好感。

現在看見別人的土地變成了山,唯獨自己園子的紋絲沒動,再看看自己的一園子梢瓜,心裡那個美呀。

城北山現在已經長了將近十米,每天都有人來看。“要是這些看山的人,都來買我的梢瓜,我可就發財了。”高老大菜園一邊侍弄梢瓜,不時也看看山。

“梢瓜你賣嗎?”一個老者,持外地口音,問,“我可以進去嗎?”

“ 你要買瓜,可以進來。老先生,你要多少?”高老大一看一個外鄉人,身穿華麗的衣裳,要好好整他幾個錢,“梢瓜可很貴的呀!”

老者不慌不忙的,從腰間拿出一錠金子,“這些夠不?”

“夠了,您隨便摘。”

“ 我挑挑,”老者在園中走來走去,最後,在一個翠中帶白的梢瓜跟前站住,“就是他了.不過,現在我還不摘,再過些時日,我再來取瓜。這一定金子給你,來取時,加倍給錢。”

高老大一聽,高興的不知道姓什麼了。他又轉念一想,老頭花這麼多錢買一隻梢瓜,還是一隻老梢瓜,當種回去自己種?不像。那又是為什麼?

“老先生,您要這瓜幹什麼?”高老大弄不明白。

老者一捋胸前白鬍子,笑著說:“天機不可洩露。”

越是不說,高老大越是想弄明白:“老先生,您就告訴我吧,我絕對不和外人講。我發誓,絕對不講,只有你知我知。您就告訴我吧,一看你就是位善良的老人家。”

“ 這....,這真的不能說,說了我會遭報應的,你也會遭到報應。我看還是不說為好。”老者再三推辭,就是不肯說出原因。

這老者是誰?為什麼要買稍瓜?

【6】

老者再三推辭,就是不肯說出買稍瓜的原因。

高老大有點氣急敗壞,拿金子買梢瓜,來取時還加倍,騙誰,這梢瓜一定有大用途,肯定裡面有蹊蹺。

“你要是不說,老頭,這梢瓜我可不賣了。走,你去吧,出去。”高老大假裝往外攆老者,逼他說出原因。

“別,別。別攆我走。哎!我說。”老者無奈,“你千萬不可對你我以外的第三人講。”

“那是自然,我絕對不講,坐,您快說。”高老大有些迫不及待,給老者一把椅子。

老者坐下,看看四處無人,壓低了聲音,說:“你可知道城北為什麼會出現這座山?這山是一座寶山。你們是看不到,在每天天明之時,就有一隻金牛繞著這座山跑,它跑一圈,就叫一聲,叫一聲,城北山就長三尺三。等到九九八十一天時,此山就成了寶山,山裡面又拿不完的金銀、珠寶。”

“這梢瓜又有什麼有用?”高老大一聽,兩眼直放光,“您再說。”

“這梢瓜對別人來說,除了做菜沒有其他用途,對我可是一件寶貝。它可以打死那金牛。就這金牛,你我三輩子也花不完。要不然,我能花重金買你的梢瓜。”

“你不是騙我吧,那你又是怎麼知道的此事?別的東西就打不死那金牛?”

“怎麼知道的,你就不必知道了,這是天機。我會騙你?你要是不逼著我說,我是不會說的。不過,我洩露了天機,你我必須謹慎行事。我叮囑你幾句,一定記牢。”老者有些不放心,千叮嚀,萬囑咐,“一:不可對任何人講;二:這些日子你什麼也不能幹,照看好梢瓜;三:一定在九九八十一天時等我摘瓜。一定記住。千萬,千萬。等打死金牛...”

“ 我們平分!”不等老者說完,高老大搶著定下了分金牛的份額,一副貪婪的嘴臉,“見面分一半嘛。”

“嗨!一半就一半。 ”老者打了一個嗨聲,臉上寫滿了不情願,“那我走了,一定記住我對你說的幾點。”說完老者步履蹣跚的走了。

這老者是誰,他怎麼知道的如此詳細?莫非他是...

的確,他就是八仙之首,鐵柺李。

從花果山回到章丘城,鐵柺李,見到何仙姑,問明章丘城這邊事,又自己把去仙牛宮找牛魔王,再去花果山,鬥戰勝佛孫悟空幫忙的事,講給何仙姑,並把下一步的計劃告訴何仙姑:“仙姑,我們必須找一個凡人,打死金牛。我們出手,玉帝會降罪與八仙。打死金牛,阻止城北山高過城東山,我們就解了天下大亂之圍,就可以迴天庭交旨了。”

何仙姑聽罷,說:“但願事情進展順利。百姓安居,天下太平。”

很快,鐵柺李看到了高老大,一個“貪”字,確定了人選。鐵柺李變成一個紳士員外郎,一步一步誘惑高老大。

果然,高老大一步一步走進鐵柺李的計劃。鐵柺李裝模作樣的走到一梢瓜旁,用手一指,說就是它了。高老大哪裡知道,這一指,那梢瓜已經用了仙法之術,待日後打牛之用。

難道這計劃就是鬥戰勝佛孫悟空從牛魔王那裡得來的破解之法?不然,這只是鐵柺李的計劃。因為鐵柺李知道了金牛造山的奧秘,有了自己的計劃。

其實,牛魔王告訴孫悟空的破解之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把金牛打跑,就行了。用什麼打?只要能看見金牛,用一根木棍就可以,關鍵是,一般人看不見。

城北山裡面真的有寶藏?這倒是真的,假如新天子誕生,他會得到打開保藏的秘密,用來招兵買馬,推翻朝廷,建立新的王朝。另外,在城北山的寶藏中還有另外的玄機,那就是不讓新天子出世。怎麼才能不讓新天子出世呢?這就看鐵柺李如何實施他的計劃。

【7】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城北山也一天一天長高。

高老大還真信了老者的話,寸步不離的說護著那稍瓜,生怕別人偷了,鳥雀啄了。如此一來,這稍瓜長的也特別好。

一天,高老大正在瓜地裡澆水,一抬頭差一點坐在瓜秧上。“吆?老先生,您什麼時候來的,也不打個招呼,嚇我一跳。”

“我每天都來,只不過你看不見罷了。我看這稍瓜也快夠天數了,長得還可以。在等三天就夠九九八十一天了。我們就......哈哈。”鐵柺李還是化作老員外郎的模樣,臉上堆滿了高興。

“三天?您記錯了吧,這瓜才長了兩個月,怎麼就夠那九九八十一天?”高老大猜不出老者是怎麼算得。“是不是老頭有什麼想法,他想自己......不行,我還是問清楚,免得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想到這,高老大又說:“老先生,我們可一定要算準呀,今年,我這一瓜園的稍瓜,可是一個錢都沒賣。算錯了,金牛分不到,我可賠大發了。”高老大裝出一副可憐樣,心裡卻惦記著向那老者索要賠償的金子。

鐵柺李早就看穿了高老大的心思,不慌不忙地問:“你這瓜是在小山出現前多少天種的?”

“我算算,嗯...有二十多天了,二十一天?對,二十一天。”高老大記得倒是滿準確的。

“你說二十一天,加上二個月,豈不是九九八十一天?”鐵柺李反問道,“不是我一定要算準,而是你要算準,打不到金牛,我是不會賠你金子的。”

高老大邊聽邊想:對呀,怪不得老頭今天來了,還說再等三天。再等三天老傢伙還不自己把金牛獨吞了。你想獨吞,還不如…….就這麼辦!“對,老先生,我種的瓜,多少天我知道,應該我算。嗯……..,應該是,準確一點是二十天加二個月六十天,今天是第八十天,還差一天。對還差一天,等到明天咱們就摘稍瓜,做好打金牛的準備。”

鐵柺李心想:貪然高老大,明明今天是九九八十一天,偏說八十天,把我穩住,明天自己去打金牛獨吞了,好貪然。不過,這正是我想要你這麼做的。問題是他看不見金牛啊,怎麼打。我還需要繼續不露聲色的與其周旋。“那高老弟,可要算好。但是我不放心,今天老朽不走了,要與你看好最後一天。”

“好,就住這。”高老大很不情願,摸了摸懷裡鐵柺李給他的一錠金子:看來今晚非要我破費一點才行。這金子我天天摸,二個月從來沒捨得花,看見它就高興。“老先生,今晚咱們就喝兩盅,增進一下咱們的友情,您看行不?”

“那叫老弟破費了。”

“這叫什麼破費。別說咱們還是合作打金牛,就是一個路過的,我也會招待的。”高老大說的很大方,做起來未必如此。隨即吩咐自己的妻婆去城裡買一些酒菜,並小聲叮囑,兩個小菜一壺酒,不可多買。

是夜,高老大與鐵柺李“暢飲”。高老大勸酒,左一杯,右一杯,目的就是把鐵柺李灌醉,待次日清晨,自己獨自去打金牛。他哪裡知道,這鐵柺李不用說一壺酒,再來十壺,他也不會醉。鐵柺李明白高老大的用意,假裝醉了,伏在桌子上打起酣來了。

高老大見狀喜形於色,把鐵柺李扶上炕沿,讓其睡下。出去房門,將房門鎖住,自己去做準備。摘稍瓜,準備幾輛大車,收拾家中值錢之物,好在打死金牛之後遠遁他鄉。

【8】

這時的城北山,已不是前幾天的摸樣,山高將近200尺,分前後二山,前山東西有2裡左右,後山南北長2裡有餘,很顯然已經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山。

高老大在城北山下焦急的等待金牛的出現。星星終於沒了那麼明亮,他活動了一下手腳,摸摸那三尺三長的稍瓜,既興奮,又有一些緊張。

忽然,遠處有發光異物奔馳而來。來了,高老大心想,一定是金牛。他雙手緊握稍瓜,做好了一切準備。

果然,帶著金光,伴著一聲牛叫,金牛朝著高老大的方向奔馳而來。與此同時,小山動了一動,又長高一點。高老大定了定神,就在金牛從自己身邊跑過時,猛的將手中舉在空中的稍瓜,砸向金牛。

剎那間,只見那三尺三的稍瓜長長了許多,並且發出異樣的光束,重重的砸在金牛的脊背上。“砰”的一聲,稍瓜斷了,金牛發出一聲悽慘的叫聲,倉惶向東疾馳,跑了。

高老大猛追了一段,金牛的影子都看不見了,他癱坐山腳下,像洩了氣的皮球,“哎!全完了!全完了…”高老大懊悔的自言自語,“我的金牛,我的金子……”

“你的金牛?那是咱們的金牛,這下我看你怎麼辦!哼!”高老大一驚,說話的正是鐵柺李化作的員外郎,“我苦苦等待八十天,就差一天,你你你,貪財的高老大!竟然想獨吞,你看看,金牛跑了我的損失可不止你一園子的稍瓜。賠我的金子……”鐵柺李似乎是泣不成聲,把手中的柺杖戳在地上當當作響。

“說什麼也晚了,老頭,金牛跑了,我也不願意。賠你金子?想得美,我賠你個屁!”高老大沒得到金牛虧得心慌,一聽鐵柺李要他賠金子,心中升起一股無名之火,衝著鐵柺李就發作起來,“老頭,要不是你,我……”

“我什麼,我。就是你貪心。人貪念不可過大,哎!算了。走了,山中的寶呀,全完了……”鐵柺李步履蹣跚的走向章丘城裡,嘴裡不住的唸叨。

高老大自以為聰明,把鐵柺李灌醉,自己來打金牛,獨吞這財寶。哪料想真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難道,真是計算錯了天數?不!錯不是出在高老大的身上。這是鐵柺李的計劃罷了。鐵柺李就是讓高老大把金牛打跑,而不是打死。這樣,金牛自然跑到金牛宮,回到牛魔王的手裡,老牛也沒有什麼損失。牛魔王與八仙之間,不會產生矛盾。二來,金牛跑了,城北山也不長了,也高不過城東山,新天子也就不會產生了,天下就不會亂,百姓蒼生得以安寧。

這才是鐵柺李的用意所在。既保全了天下太平,又能與眾仙友和睦相處。那一錠金子就是給高老大打金牛的工錢。

從此,世間的人們,在做交易之前,有了交“定金”一說。

【9】

世間像高老大一樣貪財之人不計其數,羨慕神仙逍遙快活也大有人在,豈不知神仙也不好當啊!八仙如此,八仙為能與眾仙友和睦相處,煞費苦心。

不光八仙如此,就連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不也是如此。鐵柺李前去討辦法時足可以說明之一點。

神仙不是妖,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條條槓槓的規矩,他們有了顧忌。牛魔王不是聽到金牛造山,自己替玉帝和李天王當了替罪羊時也傻了嗎。要好名聲,還不能得罪上司,難為牛魔王了。這就是神仙。若在以前,牛魔王哪管這些。

還有孫悟空,花果山自命齊天大聖之時,世間懼何,天宮地府不也是來去自如,鬧得個天翻地覆,現在規矩多了。也懂得與眾仙友和睦相處的道理。趕走金牛這點小事,孫悟空也考慮的周全,告訴鐵柺李把金牛打跑,就行了。用什麼打?只要能看見金牛,用一根木棍就可以,關鍵是,一般人看不見。

為什麼高老大能看見金牛?又為什麼非要等到九九八十一天才能打?還不是仙家鐵柺李的謀略。

高老大出房門,摘稍瓜,準備大車,收拾家中值錢之物等一切的舉動,鐵柺李看的明明白白。

“這小子,想打死金牛,拉著財寶遠遁他鄉啊。哎,太俗了。還好沒把我弄死,圖財不害命。”鐵柺李心裡默唸道,“高老大,你確信自己能辦到,打金牛? 就連金牛你也看不見。還是我去咋倆合作吧。哈哈……”隨後鐵柺李隱身,伴高老大一同來到城北山腳下。

待到金牛現身之時,鐵柺李用仙指點開高老大的雙眼,高老大才把金牛看見。鐵柺李又點了一點稍瓜,稍瓜發出一束光,砸在金牛身上,這光束帶著仙氣,逼跑了金牛,金牛才去而不返。

城北山高度有了,不長了,沒能超過城東山。鐵柺李看看城東山,點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有了這樣的高度,山中的寶藏已經形成,待破解玄機,打開之時,將造福於章丘一方百姓,故後人稱章丘為“金章丘”。

高老大肉眼凡胎哪裡知道這些。金牛跑了還懊悔不已。要不是鐵柺李要他賠金子,說不定高老大會得失心瘋。叫鐵柺李一激,倒有了氣,精神頭又上來了。他摸了摸懷裡的金子,看著鐵柺李遠去的身影,說:“賠了的是你,有這些金子足可以彌補一園子的稍瓜。老東西,還要我賠,玩去吧你。”高老大撣了撣身上的土,趕著大車回家了。

【10】

城北山。

山下來了好多人看山。高老大在瓜園瞅瞅這些人,不屑地說:“哼!一座山有啥看頭,若是你們知道金牛的事,還不天底下的人都來了,就知道瞎湊熱鬧。”

看山的人群中有一位年邁的老婦人,胳膊上挎著一個包袱,好像是累了,便坐在離高老大瓜園不遠的樹下歇歇腳。

高老大的妻子對高老大說:“你看,這麼大年紀,也來湊熱鬧。哎?走了她的包袱怎麼沒拿。”

“你多管閒事,”高老大說著,抬頭瞅了一眼,一道亮光從包袱那裡閃了一下。“金子,那是一包袱金子。”高老大撒腿就跑,衝向那棵樹。

高老大打開包袱一看,果然,包袱裡有幾錠金元寶,和一些首飾。高老大兩眼放光,“發財了!”

他提起包袱就想走,可是有一雙小手拉住了他。

“大爺,這是那位老奶奶的東西,你不能拿走。”高老大回頭一看,不是別人,是自己的侄兒小寶。

“好孩子,別吵。走,咱們回家,大爺給你買新衣服,買好吃的,糖葫蘆怎麼樣。”

“這不是咱的東西,咱不能要。”小寶緊拉住高老大不放。

高老大生氣了,“你這熊孩子,不知道好歹。閃開!”

“大哥怎麼了?”爭吵聲引來了不少人圍觀,高二哥不知其中緣由,質問兒子:“小寶咋惹你大爺生氣?”

“爹,不能怪我,大爺他拿別人的包袱。”高小寶回頭向東指指,“是那位老奶奶的,剛才她在樹下歇歇來著。我在樹上看的清清楚楚,我大爺在老奶奶剛走後,就飛跑過來,要拿包袱。我不讓,大爺還使勁推我。”

高二哥熟知大哥的性格,視錢財如命,說:“大哥,是真的嗎?”

“不是!包袱是我的。小孩子淨瞎說。”高老大見來的人越來越多,忙說:“兄弟,帶著小寶到家裡說。”

高小寶聲音高高地反駁道:“不行!包袱是老奶奶的。大爺必須把包袱還歸老奶奶。”

“你這熊孩子,吵吵啥。來小寶,大爺跟你說……”高老大軟硬兼施,對高小寶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不管用。

高小寶堅持著自己的說法:“要不然,我去把老奶奶叫回來。”說完,撒腿向東跑去,人群中自然閃出一條道。

有人說:“高老大不能走,把包袱交給高二哥,等高小寶回來”,“對!”眾人齊應。

不一會兒,高小寶,攙扶著一位六旬開外的老太太回到人群中。老太太一頭銀髮,雖是歷經歲月,但是面色紅潤,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這說明什麼?老太太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要麼是官宦之家,要麼是財紳之家。還有可能是……

高小寶站在樹下石臺子,像一位縣令一樣:“大家安靜!老奶奶回來了。現在咱們就問問這包袱到底是誰的。”

人群中議論紛紛,有人說:“哎?小傢伙,好樣的。”

有人又說:“一個小孩子,能有什麼能耐,把包袱分清是誰的。”

“這下有好戲了,一個孩子,一個老頭,還有一個老太太。”

“別吵吵,聽聽這小孩怎沒分清。”

高二哥一看這陣勢,儼然自己的兒子就是縣太爺。看看高老大,唉!大哥呀,這可怎麼說。高老大正生著氣,但是心中已打好了主意,他已經知道包袱裡有什麼了。

高小寶繼續說:“別看我年紀小,可是我看過縣太爺審案,絕對公正,不會偏袒。”

“好!”人群中一陣叫好聲。

高小寶問老太太:“老奶奶,這包袱是不是你落在這裡的?”老太太點點頭,稱是。

高小寶不慌不忙地問:“大爺,你說包袱是你的,有什麼作證?”

“我知道包袱裡有什麼東西。”高老大胸有成竹地說,“不過我不說,我說了,大家不就都知道了。”

高小寶知道大爺是不會輕易認輸的,用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為什麼摸下巴,那還用說,小孩子沒有鬍子,這是學縣太爺呢。

“你不說怎麼證明包袱是你的?那好,你可以不說,就寫在一張紙上。老奶奶,你也把包袱裡有什麼東西寫在紙上。誰寫對了,就是誰的。你們看行不行?”

“行。”“好。”高老大與老太太應允。於是找來筆墨紙張,各自書寫。

寫好後,交給高小寶。高小寶看後,再打開包袱一查對,很嚴肅地說:“我不認字。”臺下人群中發出一陣善意的笑聲。

不認字怎麼來“斷案”?高小寶會怎麼辦?

【11】

高小寶不認字,怎麼來“斷案”?

正在這時,人群中間走出一人。“我來給你當師爺。”

還沒有等來人看紙上寫的字。高小寶已經開始宣判:“你二人對包中之物,說的一摸一樣。這很難判斷包袱是誰的。但是我判定,包袱是老奶奶的。”

高老大不服:“你這個熊孩子,既然我已經把包袱裡的東西寫對。還說不是我的!為什麼?”

“為什麼,因為在老奶奶回來之前,你一打開包袱看了裡面的東西,你自然知道。你寫對是必然的。但是老奶奶寫對,是因為自己的東西心裡有數。所以說,包袱是老奶奶。”

“這孩子判得有理。”“對呀,不是老太太的,老太太怎麼能寫對呀。小寶真聰明。”人們七嘴八舌。

“這,這……哎!”高老大打了一個嗨聲,心裡不服,又有了主意,“這不能算!我打開看,高小寶你怎麼知道?”

“我在樹上看見的。”

“你在樹上看到的。也就是說,你也知道包袱裡有什麼東西了?”

高小寶得意地回答:“那是當然。”

高老大高興了,卻表現的很生氣:“好你一個高小寶,你吃裡扒外,幫外人奪你親大爺的東西,真是氣死我了。”

高小寶本來很得意,被高老大一吵,有些不知所措,畢竟是孩子。

高老大看到高小寶那樣子,暗自高興,繼續嚷嚷:“你知道大爺有金子,叫我買這買那,不給你買,就和我使心眼,找來一個老太婆,把包袱裡的東西告訴老太婆。老太婆當然也能寫出包袱裡的東西,你真是我的好侄子。你吃裡扒外,幫外人奪你親大爺的東西,真是氣死我了。”

這下峰迴路轉,高老大又佔了上風。

圍觀的又開始議論:“這孩子怎麼這樣。”“是啊,高老大說的在理。”“咱看高小寶怎麼辦。”眾人的目光都投向站在樹下石臺子上的高小寶。

只見他嘴巴翹了翹,有些委屈地說:“大爺,我沒有告訴老奶奶。我沒有吃裡扒外,幫外人奪你的東西。東西本來就是老奶奶的。是你剛才說給我買好吃的買衣服。我不要,你還使勁推我。”

說著說著,高小寶看見人群中一人——親大娘,靈機一動, “找我大娘,我大娘最疼我,她不會冤枉我。”

高老大看看自己的老婆,用眼使勁的瞪了瞪。

高老大的老婆,平日裡很是怕高老大,瞪這麼大的眼睛,他心裡慌了:“是幫高老大,還是說實話?”猶豫使得她左右為難。瞅了一眼那位老太太,老太太沖著她微微一笑,和藹與善良一下子,把高老大老婆的膽怯之心,圍得暖暖的。

“包袱是……”人們屏住呼吸目光集中在她的身上,“老太太的!”

一句話,氣壞了高老大,他恨不得把自己的老婆踹倒在地,哼了一聲,氣呼呼地走了。

高小寶把包袱還給老奶奶,眾人鼓起掌來。

老奶奶把包袱接過來,打開,拿出一錠金子給高小寶,說是謝謝他。

高小寶不要,把小手搖得呼呼起風。

老奶奶見狀,慈善的笑笑,對眾人說:“高小寶是個正義的好孩子。謝謝高小寶使我的包袱失而復得。我呢,家裡不差錢。這包袱裡有五錠金子,首飾一宗。給小寶金子,他執意不要,我打算把這些東西,分給在場的各位父老鄉親。好不好?”

圍觀的人異口同聲:“好!”

【12】

老奶奶打算把這些金子首飾,分給在場的各位父老鄉親。

“人這麼多,怎麼分呢?我把包袱交給高小寶,讓他來處理。他很公正,大家說行不行?”

“行!親大爺都不偏袒,我們相信他。”

老太太把包袱遞給高小寶。高二哥替自己的兒子犯難了:“怎麼分呢?這麼多人,總不能十幾個人一起拿走一錠金子。怎麼分?”看看兒子,高小寶又摸摸自己的下巴,這個舉動,引起現場一片鬨笑:“看!我們的‘小縣官’又摸鬍子了。”

“‘縣太爺’,咱們怎麼分呀?”有人問。

只見高小寶眼珠一轉,朝人群中高聲喊道:“鄉親們那,金子不好分。我想這樣,今年城北長出一座山,把大夥的地糟蹋了,莊家沒有了。糧食是最需要的,是不是?”

“是。”眾人異口同聲。

“用這些金子換成糧食,分給大家,好不好?

“好!”眾人像是演練過,回答地整齊有力。

“剛才是誰要當師爺來著?”

“是我。”人群中走出一位男子。

“你識字嗎?會算賬嗎?”

“當然會。要不然能給你當師爺。”

“那好,先生。待會你就把在場的所的有人,做一下記錄。能行嗎?”

“小菜一碟。”先生開始準備暫且不提。

再看高小寶衝著人群繼續問:“鄉親們,有沒有開糧店的?”

“有。章丘城裡,李記糧店是我開的。”隨著話音,一位掌櫃摸樣的人,走近高小寶。

“李掌櫃,你店裡有多少糧食?你看包袱裡這些東西能不能換你店裡的糧食?”

“能,太能了。”李掌櫃樂滋滋地回答。

“先生,等記下人名後,和李掌櫃合計一下,把糧食平分給大家。爹,你去糧店幫著分糧食。李掌櫃,你要多留出兩份。”高小寶像點將派兵一樣,把任務細化到人。

於是,先生登記完人數,和李掌櫃算好每人應分得數量。有高二哥陪同李掌櫃到城裡李記糧店分糧。

大家拿著先生開的領糧的字條,三五成群的,高高興興地走向章丘城裡。樹下剩下的就幾個人了,有高小寶,先生,老太太,還有高老大的老婆。

小寶走到跟前:“大娘,您咋不去領糧食?”

“小寶,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大爺的脾氣,我還不知道怎麼回家呢,還領什麼糧。”高大娘憂慮地說著,“我從來沒敢頂撞你大爺,這回還不......”

小寶看著大娘樣子,心裡也不好受,勸說道:“大娘,沒事。等一會兒,我和您回家。”老太太也安慰高大娘,說你有一個好侄兒,他會辦好的。

高大娘點點頭,和侄子,先生,老太太一同前去城裡李記糧店。

李記糧店。

門口人頭攢動,出出進進的人都興高采烈地領糧。領完糧的也不走,在大街上等著。看見高小寶他們來了,都鼓起掌來。

李掌櫃迎上前來,高小寶把包袱遞給他。高興的李掌櫃快不知道姓什麼了:“小寶,這是給你多準備的兩份,還有.....”

“這兩份不是留給我的,多給先生一份,一份是我大爺的。”高小寶解釋說:“先生幫了我們,理應多一份,我的大爺,雖然做的不對,可是他也在場啊。”

眾人聽罷,無不由衷的敬佩這個十來歲的孩子。老太太點點頭,暗自稱讚高小寶,可謂是聰明伶俐,正直無私,是可造之材。

老太太是誰?為什麼把財分給眾鄉親?

【13】

老太太是誰?何仙姑。事情是這樣的。

鐵柺李看著高老大把金牛打跑,回到章丘城。客棧中鐵柺李與何仙姑正在商討下一步的計劃。

“城北山是不長了,這只是說,新天子不會在章丘城地面上誕生。並不能保證他鄉之人成為新天子。山裡的寶藏如果讓他人計謀而去,或謀反之用,或助歹人為非作孽,豈不成禍事。下一步就是打開寶庫,破解石像變成人的計策,將財寶造福鄉里百姓。”

鐵柺李將打金牛的情景給何仙姑描述完後,又把下一步的計劃同何仙姑商榷,“仙姑,看你有何良策?借凡人之手,把城北山寶庫打開。”

何仙姑沉思片刻,說:“師傅,小徒不妨照葫蘆畫瓢,學您借高老大打金牛之法,尋一心地純潔善良之人,施以仙法,讓他打開寶庫,已純善之心造福鄉里百姓。您看如何?”

“好,這道是一上策,怕是純善之人難尋啊。這樣吧,仙姑就去尋這純善之人,我去通知其餘六仙,早日回到章丘城,把這事完結。若沒有意外,我們就回上界天宮交旨。”

何仙姑稱是。鐵柺李仙遊而去。

何仙姑要找這純善之人,就必須到人多的地方。哪裡人多?何仙姑一想就想到城北山。來到城北山,何仙姑故意將包袱落下,並且讓包袱裡的金子露了出來,試探一下看山的人中,有沒有想要找的人。

於是才有了上面高小寶斷金分糧的故事。憑著這一件事就能說高小寶是何仙姑要找的純善之人?何仙姑不能確信,再次試探高小寶,心地是否善良……

【14】

是夜。高小寶已經入睡,忙碌了一天,他帶著白天的得意,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進入夢鄉……

高小寶忽然覺得自己的炕晃了起來,隨後聽到一種異樣的聲音。他有些還怕,喊娘,喊爹就是叫不出聲。他越來越害怕,這是怎麼了?房頂晃了晃,屋門被撞開,衝進來的是帶著泥沙的大水。

發洪水了!一根屋樑掉了下來,幸好沒砸著高小寶。怕是沒有用的的,高小寶索性趴在厚厚的門板上,牢牢地抓緊,任憑洪水怎樣兇猛,他頑強的在水面上漂盪。飄啊飄啊,不知過了多少時間,洪水平靜了許多,高小寶睜開眼,眼前一片蒼涼。村莊沒有了,大樹衝倒了,遠處的水面上飄著屋頂、樹木、死了的牲畜,還有死人……

高小寶很傷心,他想自己的父母,他們怎麼樣?就在這時似乎有呼救聲:“救命呀!”高小寶仔細的聽聽,的確有救命聲,十分的微弱。他巡視水面,發現了一窩螞蟻。高小寶試探著鬆開一隻手,把螞蟻撈了上來,放在門板上。

門板像只小船,載著高小寶和螞蟻,漫無目的地漂盪。高小寶這時感覺有些餓,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

正在這時,忽然又傳來救命聲,是一隻小黑豬。高小寶又把小黑豬撈上門板,門板搖了搖,差點翻了。高小寶用身體穩住了“小船”,看看小黑豬,小黑豬已經奄奄一息。要是有水和乾糧小黑豬就能得救。

說也湊巧,水面上漂來一個包裹,高小寶把包裹撈上來打開。真是天無絕人之路,裡面是饃饃和一壺水。小黑豬得救了,高小寶也填飽了肚子,一點饃饃渣也滿足了螞蟻們需求。

洪水順溜入河,“小船”繼續在漂盪。終於在一天的早晨,他們的“小船”漂到了岸邊,他們順利的上岸,得救了。

一隻螞蟻說話了:“謝謝你的救命之恩,若日後有困難,用的著我們,你就對著地上喊三聲:‘螞蟻螞蟻,需要你’。我們就來幫助您。”

小黑豬也說:“我也要感謝你的救命之恩,如果用到我小黑豬,你就喊:‘小豬小豬,需要幫助’,我就來幫助您。”

高小寶將信將疑地點點頭,看著螞蟻、小黑豬它們走後,想:“父母在哪裡?到哪了去找呢?自己該怎麼辦?”他無助的向四處張望。

哎!前面有一座茅草房。高小寶急匆匆向茅屋走去。

離茅屋不遠了,高小寶看見從屋裡面走出一位老婦人。高小寶仔細一看,是自己的母親,高小寶一邊跑一邊喊:“娘,娘……”忽然,高小寶發現自己的娘變成一位老奶奶,這不是丟包袱的老奶奶嗎。她怎麼會在這裡?我娘呢 “老奶奶,老奶奶,我娘呢?我娘在哪裡?”

高小寶的父母在哪裡?他能找到他們嗎?

【15】

“小寶,小寶,快醒醒。”高二哥推了推在炕上說夢話的高小寶。“你娘再給你做飯呢。這孩子,又做夢了”。

高小寶被他爹一推一叫,醒了,原來是在做夢。“爹,剛才我做夢我被大水沖走了,找不到你和我娘了,急死我了……”

“傻孩子,快起來吃飯。”

吃過飯後,高小寶就到街上玩,發現一窩螞蟻,這時跑過來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衝著螞蟻就撒尿,眼看螞蟻窩就被尿淹了,高小寶急忙抓一把土擋住。螞蟻得救了。高小寶一瞪眼,小男孩跑了。高小寶看看螞蟻窩,一隻螞蟻在洞口朝自己好像在說話,和自己夢裡的一模一樣。

怎麼會這樣?高小寶不明白,就想回家和爹說說。剛走到鄰居李大爺大門外,就聽見豬叫,好像在喊:“救命啊,救命啊。”高小寶探頭往李大爺家裡一看,一隻小黑豬掉進了水池裡。高小寶趕忙叫人撈豬,可是李大爺不在家,高小寶只得翻牆而入,自己把小黑豬撈了上來。小黑豬得也救了。

這時小寶的娘來找小寶,要他回家,說,丟包袱的老奶奶要走,要和高小寶說幾句話。

高小寶見到老奶奶,老奶奶問他:“小寶,我要走了,你有什麼不明白的事情嗎?”老奶奶似乎猜到了小寶的心思。

“有。”高小寶就把自己做的夢,和白天遇到的事,講給老奶奶聽。

老奶奶聽後,微微一笑:“你能救螞蟻,和小黑豬,說明你心地善良。那你就一定記住螞蟻、小黑豬和你說的話,夢裡的東西,也許真的有用。記住: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夢見的事情要記住,不管是昨天的夢,還是將來的夢。”老奶奶說完,便起程走了。

高小寶牢牢地記著發生的一切,卻始終鬧不明白。

怎麼回事呢?

這一切,都是何仙姑的“傑作”。她走進了了高小寶的夢境,夢幻了洪水、螞蟻、小黑豬,試探高小寶對生靈的態度。

高小寶能拯救螞蟻之弱小的生命,說明他心地善良;小黑豬出現,何仙姑想試探高小寶是否自私。為什麼?假如把小豬也撈在門板上,門板由於重量可能會出現不穩“沉船”。當時高小寶絲毫沒上這方面想,直接撈了上來。看到奄奄一息的小豬,想到的是拿什麼救小豬的命。

也許你會問:斷金分糧的故事,就能說明高小寶大公無私了嗎,何仙姑還用小黑豬來試探,豈不是多此一舉。不不,何仙姑是細心之人,斷金分糧並沒牽扯到高小寶自身的利益,高老大畢竟是外人,當時換別人也可能這樣做。救小黑豬就不同了,高小寶只顧救小豬,沒顧及自己,何仙姑看的一清二楚。

何仙姑將“船”靠岸,想繼續試探,不想被高二哥叫醒了高小寶,無法進行。高小寶白天的奇遇,也是何仙姑一手策劃。

高小寶就是何仙姑要找的純善之人,打開城北山寶庫的任務,非他莫屬。

【16】

城北山上現在也長滿樹木與荊棘。高小寶在山上尋找著什麼。

一天,兩天,這是第三天了。高小寶在一棵歪脖子酸棗樹前,端詳了一會。嘿嘿的笑了起來,臉上露出天真的欣喜的笑容。他找來工具,把酸棗樹刨回家。高小寶的父母也沒在意,只知道小孩子貪玩,只是叮囑他別扎著手。

高小寶在幹什麼?他可不是玩,在製作一把特殊的“鑰匙”。用野酸棗樹做鑰匙?是的,他正在製作打開城北山寶庫的鑰匙。

原來高小寶對前幾日做夢的事,以及老奶奶說的話,都牢記在心。

他記得老奶奶臨行前說:“一定記住螞蟻、小黑豬和你說的話,夢裡的東西,也許真的有用。記住: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夢見的事情要記住,不管是昨天的夢,還是將來的夢。”

他記住了,並且很好奇,“將來的夢”會夢到什麼呢?

就在當天晚上,高小寶做了一個夢,夢見鄉親們得了病一樣,還有妖魔出現。但是、這樣的場景一閃而過。

他記得最清楚的事,丟包袱的老奶奶出像在夢中。老奶奶告訴高小寶:“好孩子,有一件事要你去替我做,一定記清。”

高小寶點點頭:“您說吧,老奶奶。”

“在城北山上,有一個洞,裡面有金銀財寶。你可以把這些金銀財寶,在適當的時候,分給所需要幫助的人。”

“您放心,我一定會辦到,可怎麼找到那個洞呢?”高小寶充滿了好奇,“又怎麼進去呢?我還是一個小孩子…….”

老奶奶和善地說“孩子,你不要問,只管聽,牢記在心就行。”

高小寶嗯了聲,繼續聽老奶奶詳詳細細地把話說完。然後,他把怎樣打開洞門,以及怎麼進洞,進洞後怎麼辦等等複述一遍,老奶奶說記住就好。

高小寶在一聲雞叫聲中醒來,夢裡的事記得清清楚楚。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打開山洞的鑰匙。

“打開山洞的鑰匙是:

紅果與綠葉,手抓刺見血。

生在土石中,根能開石鎖。”

高小寶自言自語,按照夢中老奶奶的提示,在山上找來找去,經過三天,終於找到了一棵長著紅酸棗,葉子綠綠的酸棗樹。

高小寶一時高興,用手一抓,哎呀一聲,手被扎破了。高小寶急忙找到一棵葉子呈綠色,葉片上帶有軟刺青青菜,把青青菜揉碎擠出水,滴在出手血的地方,血止住了。

高小寶心想,還真靈,老奶奶的辦法還真靈。這也是他夢中知道的。

後來,高小寶把青青菜能止血的功效告訴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了。如果不小心弄破了皮膚出血了,大家就找來青青菜止血,大家覺得很神奇。還留下一首歌謠:

青青菜,疙瘩囿,

裡面坐著小佛獸。

你若流血擦一擦,

立刻止疼血不流。

高小寶把生在土與石塊之間的野酸棗連根刨出,帶回家。酸棗樹的根像一隻人手一樣,高小寶把樹根修正一番,連上樹幹,就像一隻胳膊。就在這是這隻“胳膊”奇異的閃了一道光,它就是打開城北山寶庫的鑰匙!

接下來,高小寶就是尋找山洞。他在山上,找呀找呀,終於找到了柏樹與雜草掩蓋下的一塊大沙石,正是:

綠蔭沙石門,

不曾示凡塵。

緣到門開時,

造福一方人。

【17】

高小寶找到了一塊大沙石,正如老奶奶所說:綠蔭沙石門,不曾示凡塵。緣到門開時, 造福一方人。

高小寶異常的高興,我就那有緣人,我們這裡的人要過上好日子了!高小寶就地跳著轉起了圈。看看那塊大石塊,高小寶發愁了:“新綠石上栽,門鎖露出來。”按照夢中所示,必須在沙石下面的沙石之上,種下九九八十一粒穀子,長出新芽,才能看見石鎖,打開洞門。

怎麼才能“新綠石上栽,”沙石“門”下邊還是沙石,雖然石縫中有一些土,怎麼在“門”下撒種九九八十一粒穀子,長出新芽來?連手指都伸不進去怎麼撒?高小寶一會兒找一樹枝插插石縫,一會兒用手扣扣。就是不行。高小寶坐在地上一時沒了主意,咋辦呢?

正在心煩的時候,覺得有什麼東西在脖子上爬,一伸手,摸出一隻螞蟻。

忽然,高小寶又高興起來。“螞蟻,小螞蟻。”找小螞蟻幫忙,對!高小寶對著地上喊了三聲:“螞蟻螞蟻,需要你。”果然在沙石出現了一些螞蟻。 高小寶說:“螞蟻螞蟻,需要你。需要你把這些穀子,種在石縫裡。”

於是小螞蟻叼著穀子爬到石縫裡,不一會,九九八十一粒穀子都被小螞蟻叼進石縫。高小寶謝過螞蟻。隨著螞蟻們的離去,石縫裡長出九九八十一顆穀苗。石縫也隨之裂大,露出拳頭大小的黑色石鎖。高小寶將鑰匙向前一伸,酸棗樹的根像一隻人手一樣,抓住石鎖。高小寶拍了拍鑰匙,連續三下,只聽一聲悶響,前面露出一個山洞。

這時,高小寶想起夢中老奶奶說的話:進洞時不要留下腳印,時間不能太長。時間一長,洞中石人,會踩著腳印跑出來,你就出不來了。石人出來後見風就長,他就會禍亂天下。想到這,高小寶有些害怕,怎麼才能不留腳印,進洞的路像是剛翻耕過,一踩一定有腳印。自己把腳印去掉很費時,不行。

怎麼辦?“小螞蟻能幫我把穀子種在石縫裡,小黑豬也該能幫上忙。”高小寶想到了小黑豬,於是喊了三聲“小豬小豬,需要幫助”。

小黑豬出現了。高小寶把自己要走到洞裡,鬆軟的地上不能留腳印的事,請小黑豬幫忙。小黑豬點點頭,用鼻子在土裡拱了拱,看著高小寶。

高小寶笑了。他放心的走進山洞,小黑豬在後邊,把高小寶的腳印拱平了。高小寶按照夢中老奶奶的提示,很快找到了一尊石像,一尺有餘,刻畫的是一個俊俏的小男孩。

這尊石像,就是牛魔王奉李天王之命,造於此山中。

山是不長了,石像才一尺有餘,若按他們的計劃,山繼續長高,山洞繼續變大,石像隨之長大。石像會頂破岩石,露出頭,見人有人的智慧,見風就有會能動。經歷露水與陽光,就完全成為人。

這就是新天子誕生,他會得到打開保藏的秘密,用來招兵買馬,推翻朝廷,建立新的王朝。到時可就苦了天下的老百姓。

洞中的財寶,也會隨著山洞的變大,金銀財寶越來越多。當石像變成人後,洞裡的財寶富可敵國。

此人是攪動天下不安之人,此寶是助人之財。此人與財,就是將來天下大亂的源頭。幸好八仙心慈懷善,潛移默化,造福人間。

高小寶將石像抱起,在洞裡找到一個不大的洞口,丟了進去。只聽咚的一聲,石像好像掉進了水裡。

一切都很順利。為什麼?仙姑庇佑。

這時洞裡又閃現出一扇門。裡面應該就是寶藏了,有很多的金銀財寶,也就他高小寶不貪財,換別人,像高老大等人,就會不顧一起打開門,將財寶據為己有。高小寶知道,財寶需在適當之時,分給眾位鄉親。

此時,高小寶也有些飢困,謝過小黑豬,長出山洞回家了。洞口恢復了原來的摸樣,一切好像都沒有發生。

【18】

話分兩頭,再說說八仙。

為了更真實的瞭解人間疾苦,完成玉帝給八仙的任務,呂洞賓、韓湘子,一路北上;張果老、藍采和,西去京城;曹國舅、漢鍾離南下江南,查看人間疾苦。鐵柺李和仙姑在章丘城查查此山的來由。約好三個月後,章丘再聚。

現在,何仙姑尋這純善之人,鐵柺李去通知其餘六仙,早日回到章丘城,把此事完結。若沒有意外,八仙就回上界天宮交旨。

章丘城。客棧八仙齊聚。

何仙姑給眾仙講述尋找“純善之人”的經過,和現在的進展情況。眾仙點頭稱好,好一個高小寶。

隨後,呂洞賓和韓湘子講了北上的見聞,張果老、藍采和,講述西去京城的見聞,曹國舅、漢鍾離講述南下江南的見聞。

最後,鐵柺李總結性的說:“聽各位仙友之言,現在的人間不是盛世,還算太平。皇帝不是明君,可也算不上昏君,暴君。老百姓的生活還行,有地種,有房住,算是安居樂業吧。只要不饞不懶,還是可以過活營生。要是城北山洞中的石像成為新天子,哎!老百姓可就遭殃了。戰火起,苦紛爭,家園破,人失所。”

呂洞賓接話:“幸好師傅與仙姑識破這造山之意,阻患於未然,拯救百姓蒼生。”

“那洞中財寶如何處置?”曹國舅有些不解。

何仙姑看看曹國舅,說:“下一步還是看高小寶的。我們八仙不便出面插手,免得在仙界與仙友難處。我相信高小寶此人,別看年紀小,處事還算周全,公正。成年人未必做得到。財寶就有他處理。”

八仙你一言我一語,多覺得可以迴天庭覆命了。於是八仙起身,回到仙界各自的仙宮,待次日回覆玉帝。

凌霄寶殿。

玉帝問:“八仙回來了嗎?宣仙旨覲見。”

“八仙昨日午後已經回來了。回來也不向玉帝稟報,再說不足一日的人間考察,也是敷衍了事,應治罪與八仙。”託塔李天王知道造山不成,恐玉帝知曉後降罪,來了個惡人先告狀。

太白金星忙上前打圓場:“還是聽聽八仙之言,再作定論。”

玉帝宣八仙覲見。

八仙來到凌霄寶殿,將人間考察之事一一回稟,卻隻字不提金牛造山之事。

最後鐵柺李說:“回稟玉帝,現在的人間不是盛世,還算太平。皇帝不是明君,可也算不上昏君,暴君。老百姓的生活還行,有地種,有房住,算是安居樂業吧。人間換不換皇帝,還是由玉帝定奪。”

託塔李天王見八仙不提及金牛造山之事,也不再與八仙為難。眾仙聽八仙之言,點頭稱是。

玉帝看罷,悻悻地說:“既然如此,人間之事暫且不去理會。來,眾仙家一起欣賞歌舞。

凌霄寶殿,繼續著歌舞昇平,玉帝與群仙繼續同樂。

此正是:

金牛造山章丘城,仙凡不知舞昇平。

本意隨心換天子,卻成人間一風景。

人心向善善為行,八仙慈善留美名。

不怕事多怕多事,安得蒼生天下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