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號角吹響 特高壓率先“交作業” ——訪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建設部副主任種芝藝

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在“新基建”重頭戲特高壓建設方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全年建設項目投資規模1811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3600億元,整體規模5411億元,在經濟社會運轉大局中持續釋放動能。

“新基建”號角吹響 特高壓率先“交作業” ——訪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建設部副主任種芝藝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繼續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科學有序、開足馬力復工復產。4月2日,國家電網公司召開“新基建”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提出全面加快“新基建”重點項目建設,帶動全社會產業鏈發展,扛起大擔當、展現新作為,搶抓新機遇、實現新突破,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提質振興。
3月5日前,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工程已全面復工。特高壓工程的開工復工對提信心、穩預期有哪些作用?將如何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和相關產業發展?對提高民生供電保障能力、助力脫貧攻堅又具有怎樣的意義?本刊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建設部副主任種芝藝。

“新基建”號角吹響 特高壓率先“交作業” ——訪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建設部副主任種芝藝

《國家電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工程建設受到了一些影響。這期間,國家電網公司採取了哪些措施?
種芝藝:
科技攻關、工程設計和主設備製造是控制特高壓工程質量和進度的關鍵。今年農曆春節後,公司利用遠程辦公、視頻會議等形式立即啟動科研和設計攻關,強力推動主設備廠復工,努力將疫情對特高壓工程的影響降至最小。
目前,各特高壓工程現場已及時復工,特高壓關鍵“卡脖子”技術、提升直流大規模輸送新能源能力等技術攻關已全面啟動;全部115家特高壓主設備和關鍵材料供應商全面復產,為高質量完成全年的大規模建設和創新發展補短板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家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在應對疫情影響全力恢復建設、助推企業復工復產12項舉措中提到,積極推進在建重點工程建設。目前,特高壓項目的復工情況如何?
種芝藝:


按照公司黨組提出的“一個提高、六個強化”要求,公司上下全力抗擊疫情、積極推進工程復工。2月11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甘肅段線路率先復工,打響了特高壓工程復工攻堅戰的“第一槍”。目前,青海—河南、雅中—江西特高壓直流工程,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張北—雄安、駐馬店—南陽、蒙西—晉中、長治站電廠送出、東吳站擴建特高壓交流工程等8項續建工程已全部復工。
2月28日,陝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正式開工。伴隨著復工復產逐步推進的步伐,該工程湖北段項目於3月30日開工,拉開了湖北特高壓工程建設大幕。同時,公司承擔的“一帶一路”標誌性項目——巴基斯坦默拉直流工程在疫情期間連續施工。
《國家電網》:
特高壓項目密集復工,會涉及大量人財物等方面問題,做到安全有序復工,堅持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兩手抓、兩不誤,國家電網公司採取了哪些保障措施?
種芝藝:
特高壓工程技術要求高、建設難度大。隨著特高壓項目密集復工,現場人數已達到3.5萬人左右,分佈在全國15個省區市的1400餘個作業點。數萬人在上千個作業面分散施工,單個換流站集中人員達400~1000人,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特徵,現場防疫和施工安全壓力很大。

公司堅決把牢“三關”(健康檢查關、篩選上崗關、安全生產關),確保“三到位”(物資供應保障到位、防範措施到位、監管責任到位),以如履薄冰的態度,採取強力措施控制。一是建設好、運轉好現場防疫體系,關鍵是“細”。針對不同作業場景制定典型防疫方案,從施工組織源頭對所有人員分班、分組、分區、分時精準管控,設立內部多級“防火牆”,確保防疫物資供給,現場全封閉管理,規避有人健康異常導致所有人員受影響、被隔離的風險。
二是推動地方政府及時審批覆工,關鍵是“主動”。針對大量復工人員返場、給地方政府本已十分嚴峻的防疫工作帶來的壓力,公司積極主動對接,嚴格遵守地方政府相關要求,高標準做實防疫方案,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推動現場復工。
三是強化施工人員培訓和管控,關鍵是“實”。公司將人員健康檢查關和上崗篩選關前移到出發地。到達現場後,剛性執行14日隔離觀察制度。現場人員均建立健康檔案、一人一卡,每日在安全員的監督下進行兩次以上體溫測量,並使用兩種原理的測溫計同時測量。
四是確保疫情防控資金需要。所需資金在工程費用中計列,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所有參建人員購買保險,讓一線施工單位和人員吃下“定心丸”。

“新基建”號角吹響 特高壓率先“交作業” ——訪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建設部副主任種芝藝

《國家電網》:
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特高壓作為“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表明了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提質振興的主攻方向。國家電網公司全年特高壓建設項目投資規模1811億元,這對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有哪些作用?

種芝藝:
特高壓是我國自主研發、國際領先的輸電技術,是中國電力工業的“金色名片”。特高壓作為“新基建”的重頭戲,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輸電效益好、產業鏈長,對上下游產業拉動力強。以陝北-湖北直流工程為例,該工程涉及上百家設計、設備製造、建築、安裝、科研單位,直接帶動設備生產規模約120億元,可增加就業崗位超過4萬個。
公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時間出臺應對疫情影響全力恢復建設、助推企業復工復產12項舉措,以近千億元的特高壓重大項目開工復工為龍頭,帶動電工裝備、用能設備、原材料等上下游產業鏈復工復產,向全行業釋放積極信號。這對穩定社會預期、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提振發展信心具有重大促進作用,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國有企業“六個力量”重要作用和“大國重器”責任擔當。
《國家電網》:
特高壓工程建設對經濟發展有巨大拉動作用,建成投運後對清潔發展、助力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有哪些作用?
種芝藝:

我國能源資源與消費分佈不平衡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能源資源須在全國範圍內優化配置。特高壓輸電與超高壓相比,容量大、距離遠、損耗低、節省佔地,代表了國際高壓輸電的最高技術水平,是適應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和電力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先進技術,成為支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國家能源戰略、實現能源資源全國範圍優化配置與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的核心技術手段。
特高壓工程對國家經濟發展帶動作用巨大。工程建成後,一方面可以將西北、西南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另一方面可以將電能輸送到華東、華北等負荷中心,改善華東、華北經濟發達地區環境質量,實現當地清潔發展,可持續發展。

“新基建”號角吹響 特高壓率先“交作業” ——訪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建設部副主任種芝藝

《國家電網》:
前不久,國網特高壓部組織國網直流公司、中國電科院、北京電力檢修公司等單位,在延慶換流站開展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在工程建設中,各黨支部如何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在黨建引領工程項目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經驗值得推廣?
種芝藝:
公司高度重視工程現場黨組織建設,持續深入開展“黨建+”活動,強化黨建引領,推動工程高質量建設,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工程現場。
一是成立工程現場臨時黨支部,將現場所有黨員納入臨時黨支部管理,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提升黨員宗旨意識。二是開展黨員亮身份活動,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鼓勵全體黨員在工作中主動亮明身份,立足崗位、彰顯價值,衝鋒在前、勇於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工程建設者的奉獻情懷。三是開展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以“黨建+”活動為紐帶,深化協同合作、解決工程問題、營造良好氛圍,提升隊伍凝聚力和戰鬥力。四針對實施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的關鍵工作,成立黨員突擊隊,當先鋒、作表率,把責任扛在肩上,把標杆立在基層,確保高質量完成任務。五是加大宣傳力度,做好正面宣傳引導,傳播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先進榜樣,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雙勝利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