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打響鈣產業整治提升“決戰”產業轉型 礦山轉綠

常山打響鈣產業整治提升“決戰”產業轉型 礦山轉綠

浙江日報訊 日前,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在常山縣輝埠鎮後社片區,挖掘機揮舞“鐵臂”進行地表清理工作。不久,這塊曾是當地鈣產業最集中的連片土地上,滿目的綠植將取代曾經林立的立窯和殘留的煤渣。

常山縣石灰石儲量居全省首位,上世紀90年代生產輕質碳酸鈣的企業發展迅猛,主要集中在輝埠鎮。直到幾年前,鈣產業仍是全縣支柱產業之一,但也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影響,灰霾遮天蔽日,當地百姓無奈自嘲:“每年要‘吃’一塊磚。”

近年來,常山縣實施“藍天三衢”生態治理工程,先後關停拆除129孔石灰立窯、201條鈣加工生產線、16家輕鈣生產企業。今年初,常山啟動輝埠區域環境系統整治提升決戰,計劃實施土地復墾、礦山復綠、產業轉型等六大類18個項目,預計總投資51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16億元。常山縣委主要負責人說,鈣產業整治工作是踐行“兩山”理念的重要舉措,要全力以赴整出一片新天地。

整治關係到多個群體的利益,工作難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在後社片區,整治總面積約1500畝,存在土地流轉頻繁、時間跨度長、牽涉戶主複雜等諸多難點。為此,常山縣成立臨時黨支部,根據地域劃分宋畈、東魯、雙溪口三大戰區,一一對應成立戰隊,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和縣審計局負責人分別任隊長。眼下,後社片區整治涉及的200餘戶政策處理工作已基本完成,近200畝土地完成復墾。

鈣產業轉型也在加速推進。常山縣委託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碳酸鈣行業分會,編制碳酸鈣產業整治升級發展規劃等,計劃引進行業領先的輕鈣及其下游企業,打造年產值接近12億元、年利稅約3億元的高端產業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