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態度就知道了

在50年代初期,為了方便軍機關辦公,便在全國各地開始圈一小塊地,裡面有住所、醫院、食堂、學校等等,類似一個小型的“社會,這就是大院的建立背景。在大院生活的一般都是軍區的幹部,大院子弟也大多都是軍二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個年代的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

建國初期,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態度就知道了

其實從85年裁軍之後,所謂的大院也很難看得到了,我們聽到的大院文化,大多都是老一輩人口口相傳的,其中免不了一些主觀色彩。確實,那些大院子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父母都在軍隊任職,首先這個家庭環境,就要比普通工人的孩子要好。而且為了方便大院子弟上學,還特地建立了幾所中學,像育英中學、培英中學等等。《血色浪漫》中的鐘躍民,就是育英中學的。

有了這層身份,大院子弟的生活質量,就比工人的孩子好很多。那個年代也攀比,但是他們不炫富,他們炫什麼呢?炫身份。不過也不會那麼明目張膽,到處跟誰說自己老子是誰誰誰,這太跌份了。從55年授銜之後,大院子弟的“標配”,就是將校呢大衣。那時候只要能穿上將校呢大衣,不用問,肯定是大院子弟,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一般人哪能穿到呢,所以誰看見都羨慕。

建國初期,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態度就知道了

我們再以《血色浪漫》為例,鍾躍民的父親鐘山嶽,建國之後是副師級幹部,轉業後也是副部級;袁軍的父親也是師級幹部;而孫儷扮演的周曉白的父親,則是副司令,是上將級別;張海洋和鄭桐的父親也都是享受師級待遇。他們這幾個死黨,就是正兒八經的大院子弟。那個年代圈子的界限感其實很嚴重,這個從李奎勇的話中能感覺到:“躍民,我就看不上你們這幫大院的孩子”。

如果大院子弟和工人的孩子關係親近,李奎勇決不會這麼說。當時的大院子弟自成一個小圈子,都是從小長到大的朋友,一個班全是發小,自然而然跟外界,就形成了一種界限感,連找對象估計都得看看朋友圈。簡單來說,就是必須得門當戶對。掐架的也大多都是大院子弟,像小混蛋那種其實是特例。因為沒錢沒背景,大家都不太敢惹事。

建國初期,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態度就知道了

仔細看《血色浪漫》,一言不合就揍你丫的,是當時的一大特徵。大院子弟有多幸福,其實看看小混蛋就知道了。李奎勇還不算什麼,他其實心裡有點自卑,小混蛋是真的從自卑轉為憤恨。大白天就敢在大院門前搶將校呢大衣,搶完還捅人一刀。為什麼?他骨子裡崇尚暴力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就是這種差距,讓他嫉妒。怎麼辦呢?他就處處找那幫大院子弟的茬。

按照李奎勇的話,就是到處拔份,誰不給他面子就捅他丫的。後來的劇情大家都知道了,小混蛋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社會治安,即便沒有和黎援朝那段,他也沒啥好下場。從他對大院子弟的態度,也能感覺到,當時的差距其實還是蠻嚴重的。只不過老北京人都好面,誰都不肯栽面,小混蛋就用搶將校呢大衣的極端方式,來宣洩不滿,其實就是因為他缺少這個,在乎這個。隱含的意思,就是別看我不是大院子弟,我照樣能穿將校呢!

建國初期,大院子弟到底有多幸福?看看小混蛋的態度就知道了

現在是很難看到大院了,這種建國初期的特殊產物,也只能從老輩人口裡得知了。大院子弟拋開生活質量不說,其實這是一種很珍貴的人脈資源。現在娛樂圈的北京老炮,混得風生水起的,大多真都是大院子弟。像王朔、馬爺、姜文等等,都因為這層網建立的聯繫。這種圈子,外人一般根本沒機會融進去。

今日話題:

你知道大院子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