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道主"的由來看軍事策略

"東道主"這個詞兒,至今還常掛在我們的嘴邊上。朋友們歡案一堂,有人慷慨解囊:"我作東道主!"大家邊吃邊談,回憶過去,展望未來,互相鼓勵,共增豪情。就是說,"東道主"一詞,現在仍然常被以酒食請客者所使用。在我們國家舉辦奧運會的時候,也把我們自己成為東道主,那麼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是怎麼來的呢。其實真正瞭解"東道主"的來歷者,恐怕還不太多。說起來它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並且與戰爭謀略還很有一點關係呢!

從

《左傳・僖公三十年》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如果捨去鄭國,當了東道主。我們和他們的國家密切交往,大王您的利益是不會受到損害的"。這就是文獻資料上最早出現東道主一次的來歷。而這句話在《東周列國志》也有相關的記載,尤其是看過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的讀者,對這個東道主就比較清楚了。

晉通過城濮之戰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楚國,晉國成了新任霸主之後,晉文公一直想報復當年對自己沒有禮儀或者輕視自己的人,這個時候由於晉文公和鄭國以前有矛盾,因此他非常想消滅鄭國。當時秦國和晉國兩國關係很好,晉文公便約請秦國和他一道攻鄭。秦國答應了他的要求,晉秦軍隊組成了一個聯軍,把鄭國包圍的如鐵桶一般。

從

秦國和晉國兩國兵臨城下,鄭國想靠武力粉碎秦晉的合圍已屬不可能,於是便想通過外交鬥爭去爭取秦國退兵,排除危難。深夜,鄭大夫燭之武用繩索降下去脫城而出,來到秦軍營地。以他那搖山撼嶽之舌,動魂驚魄之理,向秦穆公發動了一場凌厲的心理攻勢,這次攻勢歷史證明是非常成功的。

燭之武先是陳述了攻鄭於秦無利的緣由,接著又露了晉國貪得無厭的本性,並以當年晉國假道虞國滅了,後又滅了虞的教訓,提醒秦穆公不要重蹈覆歡。這一席震章發的言語,說得泰穆公不禁一直點頭稱是。那麼下一步該怎麼辦呢?接著,燭之武便說了願當秦國的"東道主"那番話。那番話中的"行李",並非現在所說的"行裝"。在古代,"李"與"理"通用,"行李"即"行理"。"行理"則是專司外交之官。

從

所以那番話的意思是說,秦國如果向東方發展,免不了有使臣往來。那時,作為秦國向東發展必須經過的鄭國,則可以為秦使提供衣食住行的方便。由此可見。所謂"東道主"就是東路的負責招待的主人。簡單來說就是主人迎接客人的意思。

秦穆公終於被燭之武說服了。他高興地和燭之武釀血為誓,結為盟友。他不但不再助晉攻鄭,反倒留下杞子、逢孫、楊孫三員大將,幫助鄭國成守,沒向晉國打招呼,便悄悄率軍回國了。秦晉兩國的友好關係由此破裂,晉軍也只好撤軍而去。再看,"東道主"一詞的起因,與軍事謀略不是密不可分嗎!鄭國願作秦國的"東道主",曾經免了亡國之危,並離間了秦晉,效果是異常明顯的。

從

戰勝敵人,離不開智,也離不開勇。鄭國在絕對優勢的秦晉兩軍的包圍之下,幾乎面臨著引頸受戮的境地。即使勉強動武抗擊,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在這種情況下,辦法只有一個:鬥智,以鬥智來彌補軍事實力的不足,挽救自己國家的命運。克勞塞維茨對智勇的作用作過比較,認為在一定的條件下,智力是主要的。他說:"高超的智兼普通的勇氣,比出眾的勇氣兼普通的智慧有更大的作用。"凡敵有謀臣良將,須伺其隙以離間之,使彼猜式而去,我必得所欲。"(《百戰奇略・離戰》)而要實現這點,離開智慧不行,智慧平庸也不行。

從

將帥的智慧來自知識,也來自經驗,表現為深刻的思想,敏捷的思維,清斷的表達能力。鄭國的燭之武是具備這些條件的。他講的那番話,是那樣的有說服力,說明他確實富有智慧的頭腦,是個出色的軍事外交家。燭之武的智退秦師,不僅為我們留下了"東道主"這個典故,而且在如何抓住敵人根本利益上的矛盾去分化敵入,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參考文獻:《左傳》亦稱《左氏春秋傳》或《左氏春秋》,儒家經典之一。舊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撰,清代經今文學家認為系西漢劉歆改編,近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據古各國史料編成。多用事實解釋《春秋》,同《公羊傳》、《穀梁傳》用義理解釋有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