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道主"的由来看军事策略

"东道主"这个词儿,至今还常挂在我们的嘴边上。朋友们欢案一堂,有人慷慨解囊:"我作东道主!"大家边吃边谈,回忆过去,展望未来,互相鼓励,共增豪情。就是说,"东道主"一词,现在仍然常被以酒食请客者所使用。在我们国家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也把我们自己成为东道主,那么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真正了解"东道主"的来历者,恐怕还不太多。说起来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且与战争谋略还很有一点关系呢!

从

《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如果舍去郑国,当了东道主。我们和他们的国家密切交往,大王您的利益是不会受到损害的"。这就是文献资料上最早出现东道主一次的来历。而这句话在《东周列国志》也有相关的记载,尤其是看过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的读者,对这个东道主就比较清楚了。

晋通过城濮之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国,晋国成了新任霸主之后,晋文公一直想报复当年对自己没有礼仪或者轻视自己的人,这个时候由于晋文公和郑国以前有矛盾,因此他非常想消灭郑国。当时秦国和晋国两国关系很好,晋文公便约请秦国和他一道攻郑。秦国答应了他的要求,晋秦军队组成了一个联军,把郑国包围的如铁桶一般。

从

秦国和晋国两国兵临城下,郑国想靠武力粉碎秦晋的合围已属不可能,于是便想通过外交斗争去争取秦国退兵,排除危难。深夜,郑大夫烛之武用绳索降下去脱城而出,来到秦军营地。以他那摇山撼岳之舌,动魂惊魄之理,向秦穆公发动了一场凌厉的心理攻势,这次攻势历史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烛之武先是陈述了攻郑于秦无利的缘由,接着又露了晋国贪得无厌的本性,并以当年晋国假道虞国灭了,后又灭了虞的教训,提醒秦穆公不要重蹈覆歡。这一席震章发的言语,说得泰穆公不禁一直点头称是。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接着,烛之武便说了愿当秦国的"东道主"那番话。那番话中的"行李",并非现在所说的"行装"。在古代,"李"与"理"通用,"行李"即"行理"。"行理"则是专司外交之官。

从

所以那番话的意思是说,秦国如果向东方发展,免不了有使臣往来。那时,作为秦国向东发展必须经过的郑国,则可以为秦使提供衣食住行的方便。由此可见。所谓"东道主"就是东路的负责招待的主人。简单来说就是主人迎接客人的意思。

秦穆公终于被烛之武说服了。他高兴地和烛之武酿血为誓,结为盟友。他不但不再助晋攻郑,反倒留下杞子、逢孙、杨孙三员大将,帮助郑国成守,没向晋国打招呼,便悄悄率军回国了。秦晋两国的友好关系由此破裂,晋军也只好撤军而去。再看,"东道主"一词的起因,与军事谋略不是密不可分吗!郑国愿作秦国的"东道主",曾经免了亡国之危,并离间了秦晋,效果是异常明显的。

从

战胜敌人,离不开智,也离不开勇。郑国在绝对优势的秦晋两军的包围之下,几乎面临着引颈受戮的境地。即使勉强动武抗击,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在这种情况下,办法只有一个:斗智,以斗智来弥补军事实力的不足,挽救自己国家的命运。克劳塞维茨对智勇的作用作过比较,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智力是主要的。他说:"高超的智兼普通的勇气,比出众的勇气兼普通的智慧有更大的作用。"凡敌有谋臣良将,须伺其隙以离间之,使彼猜式而去,我必得所欲。"(《百战奇略・离战》)而要实现这点,离开智慧不行,智慧平庸也不行。

从

将帅的智慧来自知识,也来自经验,表现为深刻的思想,敏捷的思维,清断的表达能力。郑国的烛之武是具备这些条件的。他讲的那番话,是那样的有说服力,说明他确实富有智慧的头脑,是个出色的军事外交家。烛之武的智退秦师,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东道主"这个典故,而且在如何抓住敌人根本利益上的矛盾去分化敌入,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左传》亦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撰,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系西汉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古各国史料编成。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同《公羊传》、《谷梁传》用义理解释有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