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當善良遇上善良,就會開出世間最美麗的花朵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昨天,重溫了由劉德華、葉德嫻主演的電影《桃姐》,這次觀影依舊深受感動。

當初該片的導演許鞍華也為這部電影的劇本所感動,但她遍尋投資不著,最後她拜託劉德華出手,才使該片得以正式開拍。

這部電影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並在該屆威尼斯電影節中斬獲了多個獎項,女主角葉德嫻更是獲得了威尼斯影后桂冠;在第48屆金馬獎中,該片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三個大獎;在第31屆金像獎的頒獎典禮上,該片同樣收穫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的佳績。

除了令人拜服的得獎記錄外,《桃姐》的票房成績也十分可喜。電影在內地上映的首日,票房便突破了1300萬,上映五週累計票房6839萬;在香港上映連續兩週位列票房收益首位,31天累計票房2589萬。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桃姐》這部電影沒有什麼沉重宏大的命題、驚心動魄的情節,它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平民題材電影,影片講述的是女傭桃姐與其一手撫養長大的少爺羅傑之間主僕情深的故事。

桃姐,原名鍾春桃,祖籍廣東臺山,自幼家貧,出生不久便被人收養,後來她的養父在日本侵華期間被殺,養母無力照顧她,在輾轉之下,將桃姐安排到梁家做女傭,從13歲到70多歲,桃姐在梁家服務了整整60年,先後照顧過樑家四代人。

桃姐自入了梁家,就一直盡心盡力地照顧著他們一家大小的生活起居,她尤其疼愛羅傑。

羅傑出生時,桃姐已經在他們家工作十幾年了,除了羅傑20歲到30歲在美國的這段期間之外,桃姐一直都在他的生活裡。

後來,梁家一家人都移民去了美國,只有羅傑一人回了香港,於是,桃姐便開始如慈母般無微不至地照顧羅傑。

桃姐每天都會不厭其煩地去菜市場挑選新鮮的菜,而後回去為羅傑烹調一桌佳餚,飯後她還會泡好茶、切好水果端到羅傑面前,而她自己通常只是在廚房隨便吃一口。

羅傑是一名電影製片人,工作十分繁忙,經常要在內地、香港兩頭跑。一天,桃姐照常在家等待出差的羅傑歸來,結果卻突發中風暈倒了,羅傑回家發現後將她送去了醫院。

中風的後遺症使得桃姐無力再繼續照顧羅傑,行動不便的她反而需要被人照顧,為了不給羅傑添麻煩,桃姐主動要求搬去老人院。

而在桃姐離開後,羅傑越發感受到桃姐對他們這個家和對他的偉大貢獻,於是他便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悉心照顧桃姐直至她生命的終結。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羅傑悉心地給病弱的桃姐擦嘴


01 《桃姐》為何能創下令人拜服的獲獎記錄,它究竟成功在哪?

導演許鞍華說:“年輕時,我拼命透過自己的片子討論沉重宏大的命題;年老後,我更願意關注普通人的生老病死和內心狀態。”

《桃姐》就是這樣一部平淡且真實的電影,正如它的英譯名“A Simple Life(簡單的生活)”所反映的一樣,這部電影的主要情節極其簡單,它講述的就是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的病後餘生。

整部電影沒有高潮迭起、險象環生的情節,沒有矯揉造作、刻意渲染的成分,沒有導演主觀情緒的介入,有的只是對平凡生活的點滴刻畫。近似於紀錄片的白描手法使得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真實自然,彷彿就是切實發生在觀眾身邊的生活常態,電影也真實地展現了世俗生活的眾生相,使每位觀眾都可以在電影中找到自己或他人的影子。

這部電影平淡卻不乏味,給長期陷於轟烈劇情和視覺奇效的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清新質感;同時,它對生活場景的真實還原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使得電影中的一幕幕情節直入觀眾的內心深處,引發他們的思考和感悟。電影中,桃姐面對死亡的豁達與坦然,也帶給了人們關於生命的感懷與啟迪。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此外,影片中處處透露著的人間溫情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溫馨和感動。

桃姐和羅傑之間你陪我長大,我伴你終老的特殊母子情、梁家其他人對桃姐的關愛之情、老人院中院友之間的互助互慰之情……這其間的每一種溫情都十分令人動容。

電影溫馨動人卻不刻意煽情,一切的情感流露都如水到渠成般;有悲傷瀰漫卻不會讓人陷入悲情的低谷,雖然終點站是死亡,但桃姐和羅傑之間時不時的互相揶揄打趣,卻能給觀眾帶來陣陣歡笑。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去參加首映禮,兩人互相調侃對方是靚仔、靚女


同時,電影還折射出了社會養老問題。

桃姐是幸運的,她一生無兒無女,幸得僱主一家悉心照料,直至百年歸老,但影片中還有許多老人不如桃姐一樣幸運,比如:那個無親無故由政府負擔她養老費用的婆婆和有兒有女但兒子不肯盡贍養義務的金姨。

最後,除卻兩位主演的精彩演繹,洪金寶、徐克、秦沛、鄒文懷、羅蘭等資深電影人的精彩客串也猶如神來之筆般頻頻給觀眾帶來驚喜。

看完整部電影后,讓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電影中處處透露著的人間溫情以及桃姐面對死亡時的豁達與坦然。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02 生命是場苦旅,但人性的善與愛所帶來的美好與感動卻讓生活多了些彩頁

電影在桃姐平淡如水的生命旅程中展開,沒有磅礴的淚水,沒有肆意的歡笑,有的是人性的善與愛帶來的美好與感動。

桃姐和羅傑之間你陪我長大、我伴你終老的特殊母子情:

數十年的朝夕相伴,使得他們主僕之間產生了一種勝似親情的濃厚情感。

桃姐視羅傑如己出,對他有著慈母般的關愛。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桃姐給熟睡的羅傑蓋被子


羅傑說好久沒吃牛蜊了,桃姐雖然嘴上挖苦他說:“你又想再通血管啊?很久沒吃,那就別吃了,今天都讓你吃蟹蓋了,不要吃牛蜊了,不要吃。”但她最後還是給羅傑做了他想吃的滷牛蜊。

桃姐中風後,為了不麻煩工作繁忙的羅傑,她主動要求搬去老人院,去了老人院後,陌生的環境和怪異的院友讓她覺得很不適應,但羅傑來看望她時,她卻隻字不提,還讓他不要擔心自己,說自己在老人院有人照顧,過得很好。

桃姐心裡明明很期盼羅傑來老人院看望自己,但卻跟他說沒空就不用來了。羅傑來老人院接她出去時,她提前很久就坐在門口翹首以盼,但羅傑來時,她卻故意表現得雲淡風輕。

羅傑小時候,父母不准他看《南國電影》,桃姐會偷偷買給他;父母不准他喝可樂,桃姐會偷偷拿給他。

桃姐儲物的木箱裡,保存了很多關於羅傑小時候的記憶,羅傑愛看的《南國電影》、羅傑答題贏的力士香皂、羅傑出生百日哭時桃姐揹他上街用的揹帶、羅傑小時候的照片……

桃姐從老人院回去看到家裡有些髒亂,她擔心羅傑不能照顧好自己,就親自替他找傭人,還逐條嚮應徵的人交代照顧羅傑的注意事項,哪裡可以買到新鮮的魚、煮飯要用什麼鍋才香、羅傑喜歡吃什麼、每天要煮些什麼給他吃……結果所有人都覺得要求太高做不了。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飯後,桃姐切好水果端給羅傑


年三十晚上,羅傑去美國陪家人過年,桃姐在冷清的老人院裡,為了不讓羅傑擔心,她撒謊說老人院裡有很多人,很熱鬧。

羅傑帶桃姐去看自己電影的首映,桃姐十分重視這次邀請,為了不給羅傑丟面子,她拿出了珍藏已久的衣服和首飾,還塗了口紅、皮鞋也擦得光亮。

首映禮結束後回去的路上,桃姐談及電影剛開始時在熒幕上看到羅傑的名字,語氣裡滿溢著興奮和自豪,還篤定地對羅傑說如果他爸爸看到他今時今日的成就一定會很開心。

羅傑說自己的電影不好看,桃姐立馬反駁說好看,怎麼會不好看?羅傑說她看電影時睡著了,她極力辯解說是因為眼睛澀。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首映禮結束回去的路上,兩人開心地聊著天


而在桃姐中風離家後,羅傑也慢慢意識到了桃姐對自己的好,而後他便如烏鴉反哺般去照顧桃姐。

桃姐說要去住老人院,羅傑就親自替她去找合適的老人院,還仔細向工作人員詢問老人院的相關設施。

羅傑工作很繁忙,但他依然會抽空去老人院看桃姐,看到桃姐在掃地,他會替她掃,還非常周到地考慮要替桃姐準備兩套日用品,方便替換。

老人院的院友看到羅傑,八卦地問桃姐羅傑是不是她兒子,為了不讓桃姐難堪,羅傑說自己是桃姐的乾兒子。

羅傑帶桃姐出去吃飯,會細心地替她擦好餐具,還會挑魚肉給她吃。

羅傑的一幫小學同學去他家,大家回憶起小時候桃姐經常給他們做好吃的,都十分懷念,羅傑在一旁一言不發地聽著,也默默感懷桃姐對自己的種種關愛。

羅傑中途接桃姐回家,特地把寄養在陳太家的小貓咪卡卡接了回來,因為他知道桃姐很喜歡卡卡,少爺出身、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他為了給桃姐補身,親自下廚煲了薏米羹給她吃。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桃姐和小貓卡卡


後來,看到桃姐的儲物木箱裡保存著很多關於自己小時候的記憶,羅傑更加深切感受到了桃姐對自己的疼愛,倍受感動。

年三十晚上,羅傑要去美國陪家人過年,他擔心桃姐在老人院裡寂寞,努力說服老人院通融,把卡卡送去陪伴桃姐。

在自己電影首映的重要時刻,羅傑特意帶桃姐去看首映禮,首映禮結束後,桃姐對羅傑說:“如果你爸在就好了,開心死他了,見到這樣。”羅傑卻說:“會不會呀?你就會。”羅傑的這句話很好地體現了他對桃姐多年付出的理解和感激。

首映禮結束後回去的路上,他們並排走在街道上,羅傑細心地把桃姐讓到內側,兩人手挽手漸行漸遠的背影,看上去像極了一對感情篤深的母子。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兩人手挽手離去


醫生建議桃姐做副假牙,桃姐嫌貴不肯做,但羅傑堅持要幫她做。

桃姐做切除膽管手術前,羅傑在病榻前安慰她、逗她開心,還真誠祈求神保佑桃姐平安,讓她可以如願見到他們梁家的第五代人,免除她在手術中不必要的痛苦。

羅傑時常會去老人院陪伴桃姐,比很多老人的親生子女去的還要勤。

在桃姐最後身體極度虛弱的階段,羅傑推著輪椅帶桃姐去公園,像哄孩子一樣哄桃姐開心,看到桃姐虛弱的模樣,羅傑深知桃姐命不久矣,流露出了難以掩飾的感傷。

在桃姐生命的最後時刻,醫生建議讓桃姐自然離開,經過一番思想陣痛後,羅傑決定採納醫生的建議。他知道桃姐愛乾淨、愛整潔,所以臨去大陸前,他悉心地替病床上的桃姐梳理好了頭髮、穿好了襪子。

桃姐和羅傑之間的感情經歷了由平淡主僕向溫馨親情的昇華,也完美詮釋了“你陪我長大,我伴你終老”這句話的真諦。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羅傑推桃姐去公園


梁家其他人對桃姐的關愛之情:

除了羅傑,梁家其他人對桃姐也十分關心。

羅傑的媽媽梁太太回香港時,特地去老人院看望桃姐,還親自燉了燕窩帶去給桃姐吃,和她閒話家常。

梁太太給桃姐錢,桃姐不肯收,說羅傑已經為她花了很多錢了,梁太太說:“他這樣對你也是應該的,你花了很大力氣才帶大他的嘛。”

梁太太坐飛機時特地向人多要了兩雙襪子帶給桃姐,因為她記得桃姐以前常說腳底冰涼怕冷,她把自己脖子上的圍巾取下來親自給桃姐圍上,桃姐感謝她,她說是應該的。

梁太太還提醒羅傑儘快把深水埗的房子收回來裝修一下,因為他們當初移民前說過要把那間房子留給桃姐退休之後住,直到她百年歸老。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梁太太去老人院看望桃姐


新年的晚上,羅傑從美國打電話回香港問候桃姐,他的姐姐和外甥也在電話那頭聽著,還爭相給桃姐送祝福。

羅傑的姐姐也是桃姐一手帶大的,雖然她開玩笑說生氣桃姐偏心羅傑,但她還是對羅傑說:“我和我兒子都是桃姐帶大的,你負責她的生養,那將來她的死葬就由我負責。”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羅傑的姐姐對羅傑說將來桃姐的死葬由她負責


後來他們一家人拍全家福時,特意讓桃姐坐在中間的位置上,我想在他們心中,早就把桃姐當成一家人了。

當善良遇上善良,就會開出世間最美麗的花朵,桃姐對梁家人數十年如一日的真誠付出換回了年老之時梁家人對她的種種關心照顧,讓人們感受到了平凡生命所爆發出的感人力量。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拍全家福時,桃姐也在其中


老人院中院友之間的互助互慰之情:

一位老人半夜嚷著要回家,堅叔一邊扶著她在大廳裡來回踱步,一邊安慰她說:“回家了,回家了……”

梅姑看到桃姐,親切地招呼她坐在身邊,向她介紹自己,還要請她吃糖水。

金姨的兒子拿到金姨的房子後,不肯盡贍養老人的義務,不替金姨付在老人院的開支,老人院的工作人員蔡姑娘安慰她說:“別擔心,錢遲幾天交不要緊。”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金姨和老人院工作人員蔡姑娘


梁太太給桃姐帶了燕窩,桃姐毫不吝嗇地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桃姐在老人院門口等羅傑,還應院友的要求幫她縫釦子。

新年時,梅姑給桃姐送新年禮物,她們互相祝福對方新的一年心想事成、龍馬精神,梅姑的媽媽看桃姐獨自一人,就邀請桃姐去她家一起過年。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梅姑和媽媽邀請桃姐回家過年


金姨去世後,她的女兒來老人院收拾遺物,梅姑安慰她不要難過,小心身體。

梅姑身患重疾,需要長期洗腎,可她現在住的老人院的設備幫不了她,醫生建議她轉去設備好點的老人院,臨走前,她特地囑咐蔡姑娘幫她跟桃姐說一聲。

堅叔三番兩次跟桃姐和羅傑借錢,桃姐明知道他借錢是出去鬼混的,可還是寬容地借給他了,後來桃姐去世時,堅叔手捧白花前去弔唁。

生命是場苦旅,死亡也終將到來,但這些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所帶來的美好與感動,卻讓人們黯淡的生活畫卷多了些絢麗的彩頁。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桃姐的葬禮上,堅叔前去弔唁


03 生有時,死有時,生前有人能愛、身後有人牽掛便已足夠

除了感人至深的溫情外,影片中桃姐坦然面對死亡的豁達情懷,也帶給了人們關於生命的感悟和啟示。

導演許鞍華說拍完《桃姐》這部電影之後,她再也不怕什麼衰老和潦倒了。

桃姐骨子裡是堅強的,去到老人院後,她行動極其不便,但也不去麻煩別人,事事都親力親為。

中風後,桃姐對自己的身體有著清醒的認識,她深知這次中風是死神給她的信號,她離大去之日不遠了,但這時她還沒有做好直面死亡的準備。

後來,金姨死去和梅姑離開時,影片都以特寫的方式展現了桃姐面對死亡和離別的反應,桃姐雖然表現得沉默淡然,但觀眾可以深切感受到她的內心正在經歷一場海嘯。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金姨去世時,桃姐沉默淡然


如果說一開始對於死亡桃姐是在強裝鎮定,那麼後來她就完全看開了。

在做割膽管手術前,桃姐躺在病床上坦然地對羅傑說:“我不怕的,肉在砧板上,要砍要剁,隨他們的便。”

神父引用《聖經》上的話對桃姐說:“神使萬物有時,哭有時,笑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羅傑接著打趣說:“通血管有時,割膽管有時。”桃姐笑得肚子疼,羅傑說:“笑到肚痛,都好過哭到心痛。”然後,桃姐也跟著說:“吃奶嘴有時,進棺材有時。”這時,桃姐已然看破了生死,不再畏懼死亡。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羅傑在病榻前照顧桃姐


後來,堅叔又來借錢,羅傑不同意,桃姐卻很寬容地說:“讓他去找吧,還能找多久呀。”桃姐這句話也反映了她的豁達。

在我看來,桃姐豁達的生命觀一方面源於她堅強的性格,另一方面則是源於羅傑的關愛所帶來的力量。

桃姐是傭人出身,一生無兒無女,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梁家一家人,也在人生將要行至盡頭時得到了他們親人般的關愛,羅傑無微不至的照顧更是讓她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與美好,讓她覺得人間值得。回首人生,在數十載的生命旅程中,她經歷過愛與被愛,她覺得很滿足,也就沒有什麼放不開了。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曾國藩說:“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事不雜,季過不戀。”

世間萬物,各有定時,與其整日擔憂傷懷,不如熱情洋溢地投入生活,努力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把生活變成一杯佳釀,讓精彩鑲嵌歲月,把美好記憶收藏,待來日回想欣賞。不必感傷時光如白駒過隙般匆匆流逝,只要我們曾為他人帶去過光和熱,也曾感受過他人為我們帶來的光和熱,就算沒白來人間一遭。

最後請記住:人生晦朔,幾度春秋,無論怎樣耽擱,死亡終會到來,好好珍惜今日景,不必擔憂明日光,只要我們生前有人能愛,身後有人牽掛,這樣就足夠了。

電影《桃姐》:人性的愛與善使平凡生命爆發出的偉大而感人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